【西海都市报】为五年内设立三江源国家公园夯实基础
三江源国家公园建设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实践和典范,是绿色中国走向世界的“形象大使”,是实现从经济小省向生态大省、生态强省转变的必由之路。今年,我省从多个方面,确保实现“两年完成试点任务”的目标,为五年内设立国家公园夯实基础。
按照提出的“一年夯实基础工作,两年完成试点任务,五年设立国家公园”工作目标,目前已制定印发三江源国家公园科研科普、生态管护公益岗位、特许经营、预算管理、项目投资、社会捐赠、志愿者管理、访客管理、国际合作交流、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实施方案等10个管理办法(实施方案),构建了基本配套的政策体系。值得关注的是,今年将尽快完成《三江源国家公园总体规划》编制工作,确保编制出体现国家形象、国家意志、国家战略、国家行动和高水平、高质量的我国第一个国家公园总体规划。制定并颁布《三江源国家公园条例》,为三江源国家公园建设提供法律保障。
投资10亿元,开展三江源国家公园2017年基础设施项目建设,重点实施标志性建筑、保护站标准化、森林公安派出所、巡护道路、生态监测、综合服务中心等项目。整合三江源二期工程、湿地保护、生态多样性保护等项目,进一步加强三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工作。
将通过实施特许经营制度,拓展公园保护管理。同时,按照边试点、边总结、边提高、边完善、边推进的要求,强化机构运行磨合,依托试点目标,继续优化机构组织管理。进一步明确地方政府和三江源国家公园各园区管委会的职责。
将以三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国家公园作为独立的登记单元,开展对水资源、森林资源、草地资源、湿地资源、野生动物资源等自然资源的本底调查,开展自然资源资产确权登记试点和草场承包经营权统一确权登记试点,依法界定各类自然资源资产的所有权主体,建立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制度,建设统一的管理评估平台。
制定创新三江源国家公园牧民生产经营模式方案和草原承包经营权流转制度方案,发展生态畜牧业合作社和有机畜产品加工产业及生态旅游业;以投资入股、合作、劳务等多种形式,开展家庭旅馆、牧家乐、民族文化演艺、交通保障、旅行社等经营项目,促进当地第三产业发展;加强牧民群众就业培训和引导,提高劳动技能和素质,参与生态体验、游憩服务和环境教育等经营服务,提高经济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