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年前的这张典契票有点洋

04.12.2015  10:13

   汽运社区辖区居民李生成老先生已经年近古稀,是一位爱好河湟文化的民间收藏家,他收藏的一张1953年的有价取赎典契,每每拿出“晒宝”都令观赏者爱不释手。

  女子当家典当十三间私房

  这是一张保存完好、大小为对开规格的宣纸,上面是字迹隽秀的小楷毛笔字。内容大概是:青海省化隆县巴燕乡的一位叫张秀英的女子由于生活问题将自家的十三间房典给了一名同乡,获得了140万元(当时的币价,相当于140个大洋)的典费,典期为5年;张秀英有钱时可以赎回,无钱则同乡可以常年居住。62年前,在青海省的乡间,女子当家做主是极为罕见的,从这张典契里不但透露出这名女子的魄力,而且精细之处胜过须眉。这张典契上除了内容清晰明了、关键处皆按有指纹,还有三名德高望重的同乡作为中证落款画押;还设置了匠心独具的“防伪线”,即两纸对接处写上日期,然后撤去一张,留一半字迹在典契上。

  亮点多具有文物、文献价值

  这张典契上有众多亮点:文采好、文笔雅致;典契中的“140万元”展现了当时的历史背景,新中国刚刚成立时使用的是还旧币制,一万元只相当于现在的一元,1954年才开始统一使用新的币制;日期落款用了“公元”年,当时民间基本还是以农历来计日,新中国成立后开始不信奉任何年号,所以这种称谓是非常先进和紧跟国家形势的。代笔人在完成所有的内容录入后,突然写了一个英文字“good”,一种诙谐和轻松跃然纸上,更多的是体现了一种“时髦”,当时在中国尤其是在农村学英文懂英文的人是凤毛麟角的……

  李老先生告诉记者,他曾经将该典契拿给青海大学历史系的一位教授看,这位教授感慨地说,保存这么完好的典契原件实属罕见,它不但具有文物价值,而且还有较高的文献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