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国内重大学术新闻报道回顾
年终岁尾,我们携手相牵又走过一年。2015年,《中国社会科学报》创刊6周年,报纸由周三刊改为周五刊,更及时地将前沿学术资讯投递到读者面前。作为“报刊网络理论宣传阵地”,这一年,《中国社会科学报》在办报实践中继续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同时,牢记学术使命,自觉担当引领学术发展大任,通过人文视角报道中国、观察世界;敢于直面社会热点、焦点、难点问题;以超凡的胆识和气魄,站在思想理论斗争的最前沿;以独特的学术方式,推动哲学社会科学大发展大繁荣。
作别硕果累累的2015年,我们即将迎来充满希望的2016年。盘点这一年我们共同书写、见证的国内重大学术新闻报道,既是承前的回顾,也是启后的展望。
旗帜鲜明地坚持马克思主义
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与发展必须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作为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份全国性的理论学术专业报纸,《中国社会科学报》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服务党和国家的理论创新和制度创新、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发展繁荣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为宗旨,致力于推动理论创新、学术繁荣。
在思想理论斗争的疾风骤雨中,《中国社会科学报》在哲学社会科学界旗帜鲜明地坚持马克思主义,撰写和组织刊发了一批具有影响力的马克思主义原创文章。《学会用马克思主义指导史学研究》、《反思资本的精神向度》、《辩证唯物主义的哲学智慧和实践智慧》等稿件引起学界高度关注。
围绕唯物史观与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本报以“唯物史观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为主题,刊发了《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双重统一》、《唯物史观指导地位不可动摇》、《唯物史观: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时代背景》等文章,从学理视角梳理了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发展历程,重申了唯物史观在史学研究中的指导地位。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
2015年,适逢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中国社会科学报》策划专题、开设专栏、约请专家进行全方位报道。刊发了《抗战新史料研究提升中国学术话语权》、《向世界传播中国抗战学术成果——访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教授石源华》、《正视中国抗战历史地位》、《中国抗战: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起点和终点》等重点报道文章。通过专访国内外抗战研究专家学者,回应抗战研究领域的热点、焦点问题,在“学海观潮”版以整版篇幅先后刊发了《全民抗战 民族荣光——岳谦厚教授谈抗战研究中的几个问题》、《走向民族复兴的伟大历史转折 对话武汉大学资深教授、中国第二次世界大战史研究会会长胡德坤,中共中央党校中共党史教研部教授卢毅》、《二战贡献奠定中国国际地位——访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原副主任李忠杰》等报道,引发学界关注。中国社会科学网开设“二战”系列专题及“史学界对纳粹史反思的曲折历程”等分专题。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独家推出了六集抗战系列专题片,还为央视大型纪录片《抗战财经记忆》提供学术支持。
大胆揭批历史虚无主义本质
面对历史虚无主义思潮,《中国社会科学报》大胆揭批,在头版重要位置、“学海观潮”版、“评论”版、“马克思主义月刊”版撰写和组织刊发了《再评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历史虚无主义是政治思潮》、《揭开历史虚无主义的“学术”伪装》等一批立场鲜明的文章,力揭历史虚无主义的虚伪面孔,在学界和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主流媒体纷纷转载,及时引导了舆论,夺取了话语权。同时,《中国社会科学报》还以“全视角审视历史虚无主义”为主题,以4个整版报道了全国各地以及中国社会科学院的多位学者揭批历史虚无主义的扎实研究和理论成果。学者们一致认为,当下要对历史虚无主义进行深入揭露、批判和剖析,弘扬真、善、美,摒弃假、恶、丑,以科学的历史研究成果,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当代中国史学工作者的贡献。
中国社会科学网发挥网络传播优势,针对抹黑英雄、歪曲党史国史、美化侵略、扭曲抗战与二战史实等恶劣事件,策划、刊发了多种形式的网络专题和文章,被百余家网站竞相转发。在批驳错误思潮的同时,报、刊、网积极刊发高水平、有影响力的马克思主义原创文章,以学术的语言告诉大众是非对错。
助力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社科界在行动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提出,到二○二○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确定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之一。“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十三五”规划必须紧紧围绕实现这个奋斗目标来制定。“十三五”规划给哲学社会科学界提供了丰富的研究课题,而社科界如何一如既往地积极发挥思想库、智囊团的作用,以扎实的科研成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2015年11月20日,《中国社会科学报》邀请了社科界专家学者围绕如何落实“十三五”规划、扎实推进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伟大奋斗目标建言献策,围绕五大新理念、五个“新的目标要求”、“六个坚持”、奏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强音等主题刊发4个整版报道,还专门邀请“十三五”规划起草组专家详解规划目标的制定依据和落实要务。
不断开拓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新境界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八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立足我国国情和我国发展实践,揭示新特点新规律,提炼和总结我国经济发展实践的规律性成果,把实践经验上升为系统化的经济学说,不断开拓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新境界。
如何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重要理论成果进行归纳和系统化,建立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如何开拓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新境界,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新发展贡献“中国智慧”?本报陆续刊发了《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坚持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自信》、《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开拓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新境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是重大创新——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讲话》等重要报道和文稿。
学者认为,总结我国几代人对社会主义长期探索所积累的丰富经验,提炼我国经济发展实践的规律性成果,将实践经验上升为系统化的经济学说,形成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经济理论,这是我们这一代中国经济学人的福分和历史担当。
在智库评价体系构建中发出中国声音
2015年,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评价中心推出的两项重要成果,在国内外学界和社会上引发热烈反响。一是丰富完善期刊评价AMI指标体系,发布中国人文社会学科期刊分学科报告,并于9月16日在京发布《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期刊评价报告2015》。二是11月在京发布《全球智库评价报告》,报告是在课题组对国内外百余家智库进行实地调研并大量发放问卷、组织专家座谈、收集相关资料的基础上完成的,旨在在全球智库评价体系构建中发出中国声音,增强我国的智库评价国际话语权。
用学术书写时代进步的华章
2015年,《中国社会科学》迎来创刊35周年。35年来,《中国社会科学》与改革开放历史进程相伴相生、与新时期中国学术道路并进同行,引领并见证了当代中国学术的发展,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写下了浓墨重彩的华章。
秉承35年来的办刊理念和发展经验,《中国社会科学》始终高举马克思主义学术理论大旗,坚持以问题为导向,自觉将探索的目光投向现代化进程中最亟须解决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推动学界在持续的理论创新中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把握时代脉动,引领学界将目光投向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与推进依法治国、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等当前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具有战略性、全局性的重大问题;立足当代中国实践、立足时代的需要,独立思考、有所作为,努力打造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中国学派;自觉将推动中国学术“走出去”作为自身发展的战略选择,努力推动中国学术界与国际学术界展开平等、有尊严的对话。与当代中国学术携手阔步行来的《中国社会科学》必将在世界学术的版图中书写中国学派的崭新篇章。】
解读“四个全面”总体布局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治国理政战略思想的重要内容,闪耀着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思想光辉,饱含着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本报刊发多篇文章,把“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放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个大背景下,深入理解和把握它的重大意义、丰富内涵、内在联系和实践要求。
“两会”期间,刊发了《学界委员献计“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四个全面”托举中国梦——社科界代表委员解读政府工作报告五大看点》、《“四个全面” 经济新常态 环境保护——外媒热议中国“两会”关键词认为民众已普遍接受经济发展新模式》等文章,策划了两期特别报道解读“四个全面”,刊发学者对“四个全面”总体布局的解读,如《全面深化改革是“四个全面”的总基调》、《“四个全面”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发展新境界》、《“四个全面”深刻把握民族复兴发展规律》,以及对“四个全面”每一部分进行专版解读,受到学界一致好评。随后,又刊发《从系统论角度研究“四个全面”战略思想》等多篇文章。
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
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兹事体大。党的十八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多次作出重要论述。2015年初,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个关于智库建设的纲领性文件。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和《意见》精神,为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指明了根本方向。我国新型智库建设正迎来发展的“黄金时代”。
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同样离不开哲学社会科学界的积极投入。“智库热”需要冷静而周全的思考与观察。2015年,本报进一步关注我国新型智库建设的举措与进展,编辑、记者走访了社科院、党校行政学院、高校、科研院所等多方智库机构,了解情况,倾听心声。本报广泛邀请智库负责人和专家学者,就我国新型智库建设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使命与担当、现状与未来等发表见解、畅谈体会,从而为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贡献学术智慧。
为“一带一路”建设注入学术能量
2015年,我国迎来“一带一路”全面实施“元年”。这一年,我国政府发布了《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一带一路”、“丝路基金”、“亚投行”等日益成为脍炙人口的热词。
“一带一路”建设涵盖了政治、外交、经济、金融、文化交流、基础设施建设等多个领域。推进“一带一路”,在全球化时代讲好中国故事,至关重要。伴随着“一带一路”建设铿锵、稳健的脚步,我们进一步加强对中外智库围绕“一带一路”建设的会议与成果的报道,倾听对于“一带一路”的新声音、新思想。多个学科的中外学者,或接受采访,或应邀撰文,纷纷提出新的思路和见解,碰撞思想,增信释疑,为“一带一路”建设注入了来自哲学社会科学界的能量。
此外,“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新疆,“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福建,都留下了我们的足迹。本报派出多路记者,在“一带一路”沿线进行采访,发掘“一带一路”之上的新故事、新传奇。为响应“一带一路”重要国家战略,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启动报、刊、网等多种传播平台共同发力,在关注重大学术理论和学科前沿问题,推进学术观点和研究方法创新等方面,发挥了积极引领作用。
“史学奥林匹克”首次走进亚洲
素有“史学奥林匹克”之称的国际历史科学大会115年来首次走进亚洲,今年8月在山东济南举办。7天时间、185场会议,来自全世界各地的2000余名历史学家汇聚泉城,描绘出一幅百花竞放、各显芬芳的世界史学景观。国家主席习近平向大会发去贺信,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在开幕式上宣读了习近平主席的贺信并致辞。
本报对此次盛会全程进行了深入报道。8月25日,头版全文刊发习近平主席贺信,刘延东副总理致辞。习近平主席“历史研究是一切社会科学的基础”的论断在学界引发强烈反响,本报8月26日及时推出了《学界热议习近平致国际历史科学大会贺信》的整版报道。
这场国际史学盛会是中国史学走向世界的津逮,也是中国瞭望国际史学的窗口。赶赴大会的本报记者持续发回第一手现场报道。《“史学奥林匹克”进入“中国时刻”》、《首个历史学“诺贝尔奖”颁发》、《盘点国际史学发展三大新趋势》等报道反映了当今国际史学突破西方中心主义藩篱、走向全球史的发展趋势,也展现出中国历史学话语在交流互鉴中彰显的自信。瑞士纳沙泰尔大学现当代史教授劳伦特·迪索等国际史学家向本报记者表示,“也许10年后,世界上最有影响力的史学家将在中国产生。”
探源中华文明
文明的起源,是多年来国际学术界讨论的热点话题,在考古学界甚至是研讨的核心问题之一。探索文明的起源,离不开对中华文明起源的研究。中华文明在四大文明中是唯一未曾中断、延续至今的文明,因此,探索中华文明起源是历史研究中的核心课题之一。2002年,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正式启动,启动13年来,该工程显著推进了对于中华文明起源的认识。
数千年前,中华早期文明呈现出了“多元一体”的格局,文明曙光在中华大地各处升起。仰韶、良渚、城子崖、陶寺、二里头、偃师商城、洹北商城、郑州商城、殷墟……在中华文明起源的进程中各领风骚,它们是一个个令人神往的考古圣地。自2014年本报启动中华文明起源系列报道以来,相继派出多路记者在大江南北的广阔土地行走,追寻中华文明起源的踪迹。中原腹地、太湖之滨、山东半岛……无论是偏僻小村、荒山野岭,还是繁华都市,我们的记者探访了一处处的古城遗址,触摸一幅幅被发掘出来的历史场景,亲身感受文明火种激荡与升华,与专家一同叩问中华文明起源之谜,带给了读者一个个耐人寻味又精彩纷呈的文明的故事。在即将到来的2016年,我们的记者将继续奔走,继续以报道展现文明起源的宏伟画卷。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5年12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