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网络平台 创新学术话语——中国社科院2015年学术动态与网络舆情研讨会专家发言撷萃

09.02.2015  10:29

  在当今高新科技时代,学术研究与媒体平台交相互动、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中国学术如果不占领信息化制高点,就不会拥有未来;媒体如果不及时了解、掌握最新思想学术前沿,也会丧失未来。“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1月23—24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办公厅与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在京共同主办2015年学术动态与网络舆情研讨会(详细报道见《中国社会科学报》1月26日A02“资讯”版)。与会嘉宾围绕会议主题“网络平台与学术话语”,从多层面、多领域、多视角各抒己见,交流切磋。现摘登专家学者部分精彩发言,以飨读者。

 

顺应网络大势 推动文风转变

中国红色文化研究会会长 刘润为

  要在网络传播中构建话语体系,必须要做到大众化、通俗化,否则学术成果及其价值得不到应有的传播和社会认可。但目前在我们的学术领域尤其是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领域,流行着一种违背网络传播规律的文风或话语体系。其具体表现为,试图从语言、思维方式、价值判断上全盘后现代主义化。装腔作势、自命高深、思维混乱、玄虚空泛、不知所云、莫名奇妙是这种文风的共同特征。这种文风同时意味着写作动机上的倒退。文章在于让读者接受作者的思想和观点,只有受众面广、思想接受性强的文章才能体现价值。但伪后现代主义作品,主要是为了唬人和欺人。用这种荼毒读者的方式来反衬自身高度,更像是一种学术上的贵族主义,最终只是获取地位、名誉以及各种实惠的敲门砖。学者必须坚持做高深的学问,但不一定要用高深的方式或形式来表达。所以,我们应遵循古人“能于浅处见才,方是文章高手”,要接地气,要讲群众路线,要有中国老百姓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

  我们要顺应网络传播规律,但不能全盘地向网络潮流趋同。网络传播在推进通俗化、大众化的同时,也夹杂着庸俗化甚至低俗化的内容。因此,在网络传播面前,学者不能被动地一味地顺应网络。通过顺应网络大势来推动文风改变,同时反过来用健康清新活泼的文风净化网络环境,用我们主观的力量化解那些低俗、庸俗的网络内容,以推动网络环境的健康发展。

 

学术与互联网:融通和区隔 

人民网副总编辑、舆情监测室 秘书长 祝华新

  目前,互联网越来越成为政务活动、思想理念、学术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也成为思想政治工作的重中之重。互联网,特别是移动互联网,成为年轻人特别是职场人群主要的信息源,成为思想学术走向大众的重要平台。

  但必须注意到,网络舆论场以事件为中心,而不是以话题为中心。由于各类热点事件此起彼伏、层出不穷,由此引起的讨论是断裂的,成为一种情感宣泄的出口,难以形成理性的梳理提炼和情感的沉淀。

  当前以年轻人为代表的互联网群体价值取向趋于多元。因此,传播主流价值观,需要多动一些心思,结合互联网的流行元素,入耳入脑入心。在学术思想传播上,不仅要敢于亮剑、守住底线,也要能够包容差异。互联网拓展了公共空间,但也要警惕互联网扩大认知分歧,加剧社会的撕裂,特别是官民的对峙情绪。当前迫切需要凝聚政治共识,凝聚到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四中全会有关全面深化改革和推进依法治国的部署上来。

  因此,建议借助互联网新媒体,推动哲学社会科学大众化。今天文化重心下沉到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一方面,这类社交媒体从技术形态上保障了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和表达权,方便了社会交往;另一方面,网上的信息真伪莫辨,网民的情绪经常剑走偏锋。要改良网络舆论生态,说到底需要改良网络文化生态,不妨鼓励更多文化资源规范上网,加厚网络文化土层,提升网络文化含量,以改变、克服网络的非理性倾向。

  也要看到,并不是所有社会科学内容都适合移植到微博这样的网络社交媒体,建议我们的人文社会科学工作者还是要以专业逻辑和专业话语与社交媒体建立起一种学术区隔,从而避免严肃的学术问题在自媒体、社交媒体引起误读和炒作。

抓住变革机遇 实现民族复兴

央广网副总编辑 伍刚

  经过观察,我们发现世界经历的六次社会变革与六次媒体革命存在紧密关系。第一次,印刷时代催生现代文明,以1439年古登堡印刷传播时代开始为标志,信息垄断向大规模传播转型,马丁·路德利用印刷革命推进了宗教改革。第二次,电报时代帮助林肯打赢南北战争,以1838年电报代码传播时代开始为标志,林肯有效利用电报指挥打赢南北战争、解放黑奴等。第三次,无线电波声音助力罗斯福新政,以1895年广播传播时代开始为标志,世界各国竞相建设广播电台、生产收音机,20世纪30年代美国总统罗斯福巧妙使用广播“炉边谈话”,为赢得美国民心、战胜经济危机和战胜法西斯、建立联合国战后国际新秩序发挥重要作用。第四次,电视直播助传新火炬, 1924年电视传播时代开始,到20世纪60年代,肯尼迪充分发挥电视新媒体的作用赢得了总统选举。第五次,卫星推进全球化融合,以1957年卫星传播时代开始为标志,通信卫星开始取代地面无线电中转站,大众传播卫星直播导航时代到来。第六次,万物相联促进全球分享,以2008年计算机网络传播时代开始为标志。

  在六次媒体变革中,东西方几乎同时迈进六个时代的门槛,谁第一抢到了信息的主导权,谁就有第一领导力、第一战斗力。中国当前正处于由网络大国向网络强国转变的节点。在这一历史进程中,全球化和网络化的历史潮流正给中国带来“弯道超车”的机遇,中国应该抓住大数据时代的机遇,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新媒体对学术传播方式的革命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副总编辑 李红岩

  新兴媒体与社会样态变化之间的关系,是一个世界性的议题,至今尚没有一套完整的理论阐释架构。目前,我国正在迅速进入“全民在线”传播时代。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态势,不仅塑造着多元媒体形态,而且极大地影响着社会样态。学术的传播方式,自然也面临着革命性的大变动背景。

  众所周知,纸与印刷术的发明,对于人类知识的传播,曾经发生革命性的作用。在新媒体迅速发展的形势下,人类知识传播的又一次革命性变化,或许正表现在纸与印刷术的弱化与淡出上。

  周期性的纸刊出版理念开始过时。在数字化的多元媒体时代与后博客时代,学术传播的方式由内容、受众、呈现方式三者构成三位一体的相互制约、相互支撑的统一体。如何把精美的内容推送出去?这就需要把受众的感受摆在知识传播出发点的位置上。学术传播不仅会向移动终端的载体转移,而且会与音乐、图片、影像相结合,从而呈现立体化的传播格局。学术期刊至少将产生如下的变化。

  第一,受众将直接参与到期刊的前期选题策划中来。通过网络互动平台,期刊社将与受众处于实时互动的状态中。这实际上扩展了编辑部的规模。编辑成为话题的组织者,根据受众的需求组织稿件并进行包装。第二,所有文章将直接面对普通民众的评议。读者随时可以指出刊物的问题,成为义务校对。作者、编辑、受众的传统定位,将发生变化乃至客观上的互换、倒置。第三,引文注释将发生重大变化。在电子刊物上,引用视频、声音将成为现实。第四,“定制”成为常态。读者群细分为每一个人。期刊的出售将不完全再以正本的方式实现,而是表现为出售一篇乃至一页。每位读者拿到同一本杂志,内容却可以不一样。第五,学术编辑将与技术人员紧密结合,甚至可能合而为一。

  目前,学术传播还达不到上述情况,但我们要有预见性,做好准备。中国社会科学网作为中国社科院信息化建设全局中的重要部分,也正在积极探索新兴媒体的学术传播新路。我们在坚持传统媒体权威性、公信性、引领性的同时,开发了APP,开通了手机版以及微博、微信等。中国社会科学的数字化春天,正在到来。

   

掌握舆论引导主动权和主导权

人民日报社理论部主编 吴珺

  针对“网络平台与学术话语”的探讨,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这也是一个亟待深化研究的理论问题。

  网络舆论日益成为社会舆论的有机组成部分。80后、90后受众越来越依赖网络获取公共信息,许多重大舆论都是通过网络生成、发酵和扩散的,新兴媒体给传统媒体发展带来巨大冲击,传统媒体引导舆论的主导权和影响力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如何实现网络话语与学术理论话语的有效对接,更好地传播优秀理论文章和学术作品,发挥舆论的引导力影响力,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在当前的学术话语体系格局中,西方仍然占有优势地位,在网络空间更是如此。因此,我们要深入研究如何在网络平台实现与西方发达国家的竞争。坚持打造、提升具有中国特色、中国气派、中国风格的话语体系,在与西方话语体系对接的过程中打破其垄断地位,坚持讲好中国故事、发好中国声音,牢牢掌握舆论引导的主动权和主导权,确保信息化时代我国意识形态安全和国家战略安全。这也是我们所有媒体人的重要使命和责任。

 

打造中国网络学术话语体系

光明日报社理论部高级编辑 李瑞英

  网络实现了人们生活方式的革命性变化。大数据时代下,传统主流媒体或消失或消解。

  当前网络的最大特点是快、广、深。全民从网络获取信息,彻底改变了他们的生活方式,学术传播必须适应这一发展要求。中国的哲学社会科学资源还比较分散,没有体现出集合优势。期待中国社会科学院和相关机构利用好新媒体,实现学术资源与成果的整合,扩大专家和机构影响力,打造一个有助于外部了解中国的高端学术平台。

    

加强理论研究 回应现实需要

环球时报社环球舆情中心主任 戴元初

  面对中国的网络传播和大数据时代的社会科学发展,相关研究机构和从业人员在很多方面都大有可为。一是在大数据时代,对数据的采集、管理、分析和学术化,可以进行比较贴近社会需求、引领话语传播和话语主导权的转换;二是很多研究机构对舆情监测或技术处理,做了很多实践性的工作和探索,但从宏观整体把握到微观细致分析等方面还要继续加强;三是需要在网络文本数据和社会领域其他数据之间进行有效嫁接,从而服务社会发展需要;四是促进不同研究机构数据的相互开放和对接,很多研究机构的数据都很有价值,但总体上还处于碎片化状态,如果能够进行对接和管理,产生出来的系统价值就将得到放大。

 

利用新媒体普及学术知识

人民日报社评论部主编 曹鹏程

  网络时代的特性,对于学术传播构成两个巨大挑战。第一个是信息量巨大多元。互联网时代的知识量过分丰富,观点过于多元,反而会造成选择迷宫。第二个是评论的浅层化趋势。在互联网时代,人人都有麦克风,随时可以发表评论,网络评论家不需要看很多东西,也不需要了解得很清楚,就可以对一些片面现象甚至情绪倾向发表言论。

  这些来自网络时代的新挑战,对学术传播提出了新要求。专业的学术研究门槛较高,不易进入,因此需要更多专家学者来降低这个门槛,特别是需要大批有真才实学、著作等身的学者,多创作一些学术通俗作品和精品,主动利用新媒体传播手段,做学术普及和学术占领工作。

 

技术创新改变学术样态

腾讯网文化中心总监 张英

  高新技术的变革正在深刻地推动学术创新,变革学术样态。互联网和学术传播特点:一是以用户体验为导向;二是态度决定一切;三是少用学术“方言”多说“普通”话。未来传播的主要方式是,以用户为导向、以移动终端为载体,实行内容、栏目的优化,通过图表、图文、视频和文字的展示,摆事实讲道理,用亲切家常、平和幽默的方式,把材料化为故事,实现文化和学术的传播。网络新技术可以直接为学者服务,通过网络授权、网络打印,学术文章可以实行按需出版、定制。

   

让普通网民接受学术话语

新浪网时政频道编辑 陈智勇

  在社交媒体时代,学术话语如何抵达普通的网民,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谈一谈:第一是平台,要懂得运用适当的平台发表信息,微博是一个易用、便捷、影响力大的平台,是当下中国最大的公共话语空间,专家可以直接跟普通网民交流,扩大专业知识的影响力。第二是时效性,我们的发言一定要非常及时,特别是负面社会新闻或群体性事件出现后,就应该以分秒计,有关部门用最快的速度说明事件细节,专家就网民热议的问题给出最快的解读。这就是专家可以发挥优势的地方。第三是接地气,在网络上如何发言,大家才爱听,这是一个新闻操作的问题,要简洁易懂,符合网络习惯,才能使学术话语产生更大的影响力。

 

认识微传播特征 推动微学术发展

中国社科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新闻学研究室主任 黄楚新

  一种新媒体作用下的新的传播方式——微传播正在不断兴起,微传播是以微博、微信、移动客户端等新媒体为媒介的信息传播方式。微传播具有几个特征。

  一是微节奏:中国新媒体移动化趋势明显。从依赖于互联网到如今移动互联网的高速发展,新媒体的移动化趋势愈加明显。二是微热度:微信、移动新闻客户端发展火爆。近年来,微信和移动新闻客户端发展迅速。三是微表达:掀起舆论风暴,传播影响力大。

  在网络时代,哲学社会科学界可以借助微传播方式,推动微学术的发展。在微传播环境中,满足用户体验的是让用户在更短的时间获取更多的信息,在图文并茂中获取阅读的愉悦感。因此,在网络中,要抛弃长篇大论,代之以短小精悍的学术观点,让学术本身更细化、更小众,使微学术在微平台中的传播更广泛。同时,在评价体系中要重视微学术评价。学术的评价体系也应从过去的定性、定量评价走向大数据评价。

   

提升两个“舆论场” 的共识

新华网思客编辑 欧爱萍

  从社交网络开始兴起之后,网络舆情的重要性与日俱增,因为无论对于组织或者个人,很可能在某个时刻就处在了网络舆论风波的中心。

  这与目前网络舆论整个的形成机制有关。社交媒体的发展,一方面加快了传播主客体的转换,人人都有麦克风,人人都是传播源;另一方面是社交媒体对传播主客体的聚集效果,将传播链条打通了,也更有利于网络舆论中心的产生。这也扭转了整个社会的“议程设置”体系,以前是由主流媒体引导舆论走向,现在可能是社交网络形成热点,主流媒体再进行跟进。

  在这种格局下,两个“舆论场”的出现不可避免,一个是官方舆论场,以主流媒体以及官方发布等为代表;另一个是民间舆论场,以社交媒体为主体。媒体融合深入推进,社交化、移动化趋势更为凸显,主流媒体如何促进提升两个“舆论场”的共识?首先主流媒体要学会在网络时代发声,适当放开信息报道尺度;及时在第一时间发声,把控和建设信息渠道;同时要转变表达方式,既坚定立场,又灵活表述。

文章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2015年2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