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写满“幸福”的民生答卷——2020年我省重点民生实事工作综述
民生无小事。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
民心是最大的政治。在极不平凡的2020年,省委省政府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小财政办大民生,用政府的“紧日子”换来群众的“好日子”;坚持问需于民、问政于民,按照“群众提、大家定、政府办”的理念,解决了一大批涉及千家万户的民生热点难点问题,全省各族人民幸福指数不断提高。
数据,是成绩的直观体现。全省城镇新增就业6.18万人,新建、改扩建(开工)16所幼儿园,实施3万户农牧民居住条件综合改善工程项目,为全省44.19万名退休人员调整基础养老金,为全省100个乡镇、村、社区、寺院等配备(更新)全民健身器材,幸福家园工程稳步推进……2020年,全省各地各部门积极应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冲击和持续加大的经济下行压力,勠力同心、攻坚克难,民生实事工程涉及的十大类41项目标任务圆满完成,向全省各族群众交出了一份沉甸甸的民生答卷。
就业,是民生之本。我省始终坚持把稳就业保就业作为首要民生工程,真抓实干,综合施策,通过“四送”专项行动等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打出了一套稳就业保民生的组合拳,努力稳定和扩大就业,为保持我省就业形势的持续稳定和全省经济社会平稳运行提供了有力支撑。新增就业6.1万人、农牧区劳动力转移就业111.57万人次、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11.6万人次……这一组组亮眼的数据来源于全省上下的共同努力,来自于有力政策措施的支撑。通过这些亮眼的成绩单,我们能看到民心稳定、社会安定、民生向好的美好景象,更能看到我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
“办好人民满意教育”是“教育优先”的核心所在。2020年,全省上下聚焦办好人民满意教育,大力深化教育改革,积极应对疫情影响,全面完成了年度工作任务和“十三五”规划确定的主要发展指标,为开启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新征程奠定了坚实基础。学前、义教和高中阶段生均校舍面积均有增加,实现了5万人以上县城高中基本覆盖、30万人以上县城特教学校全覆盖,全面改善了乡村小规模学校和乡镇寄宿制学校办学条件。
全省45个县市区中已有32个实现了全面普惠。以省为单位通过义教均衡国检验收。全面实施中考招生制度改革,充分保障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高中阶段普及攻坚任务如期实现。构建了覆盖各学段的15年资助体系,实现了应助尽助,大力实施深度贫困区青壮年农牧民普通话学习全覆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进一步完善。西宁大学筹建工作稳步推进。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89.03%,超额完成教育部目标要求。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
我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深入实施“健康青海2030”行动计划,纵深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进一步规范医联体建设,为进一步推进健康青海建设规划了“施工图”,确定了“时间表”,开启了健康青海建设的新征程。2020年2月,全省范围深入开展“人员大培训、岗位大练兵、环境大整治”工作。2020年3月,省政府出台《关于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提升人民群众健康水平的实施方案》,明确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省爱国卫生工作的重点目标任务和措施,助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健康青海建设。过去一年,是不平凡的一年,尤为值得一提的是,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我省快速反应、果断决策,精准施策、科学防控。在应急防控阶段,严格落实“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防控策略,加强人员排查管控和疫点清除,集中调配专家和医护人员,统筹做好物质保障,合力构筑联防联控、群防群控抵御疫情的严密防线。在全省各族人民群众的共同努力下,我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取得阶段性胜利。“健康青海”迈出坚实一步。
随着人口的老龄化,老年人个性化、多元化、大众化的居家养老需求日趋明显。“敬老扶幼”作为去年梳理确定的民生实事工程之一,显得尤为重要。“老有所养”,彰显的是党和政府炽热的为民情怀。为更好地推进“幸福养老”工程,青海省积极开展养老服务业务培训交流,海北藏族自治州被国家纳入第四批社区和居家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地区;湟源博仁养老服务中心和湟中永和养老康复中心纳入国家第一批储备项目,积极推进城企联动普惠养老专项行动;支持建设10个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和50个农村互助幸福院,下拨省级补助资金2500万元,8个社区日间照料中心购建项目已签订意向性协议,2个新建项目正在建设中,50个农村互助幸福院已全部完工。“幸福养老”正由梦想慢慢变为现实……
与此同时,调整提高职工退休人员养老金待遇、失业保险金标准及最低工资标准。重点解决养老床位配比失衡问题,通过探索建立家庭照护床位、加大现有资源整合力度、发展互助式农村养老等措施,提高西宁、海东两市养老床位供给,初步解决涉藏六州床位闲置问题。现有幼儿园资源推进普惠托育服务得到充分发挥。
在“全民奔小康”前提下,“扶贫解困”工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我省将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分别提高到640元/月和4800元/年;将孤儿基本生活养育标准统一提高260元,达到集中养育孤儿每人每月1360元、社会散居养育孤儿每人每月960元。为3444名残疾儿童提供康复救助服务。为26131名残疾人提供基本辅助器具适配服务。救助300名城乡特困“两癌”患病妇女。全面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建立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及时消除返贫致贫风险;加大健康扶贫力度,农村贫困人口住院医疗费用经基本医保、大病保险报销及医疗救助后,实际报付比例稳定在90%。
回眸“2020”,我省继续深入实施“幸福民生”战略,坚定地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首要目标;在全省各地,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心之所想”正在变为一个个现实。
过去一年,我省始终坚持小财政办大民生,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出发,每年集中75%以上财力用于民生事业,着力解决民生领域突出问题,为百姓生活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变化。
过去一年,我省变政府“配餐”为群众“点菜”,将面向社会公开征集民生实事项目,分解确定为10个方面的民生实事并全部兑现承诺,真正把民生工作办成“民心工程”。
过去一年,我省聚力攻克“三区三州”和六盘山片区深度贫困堡垒,集中攻坚任务全面完成,全省14.55万户、53.9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绝对贫困人口如期“清零”。
过去一年,我省着力提升社会保障水平,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不断完善,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增强。
过去一年,“扎扎实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在青海这片热土上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民生福祉不断增进,百姓期待变为现实。青海大地上,各族群众共享幸福生活,唱响最动听的新时代赞歌!
……
一件件民生实事的落实,化作一份份温暖人心的民生清单;一个个民生工程的建成竣工,使新青海建设步伐稳健有力。“幸福”,为这份沉甸甸的“民生答卷”描绘出最美的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