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建设富裕文明和谐美丽新青海提供有力法治保障——2016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综述
2016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我省法治政府建设换挡提速的重要一年,全省法治政府建设工作亮点纷呈:55个行政服务中心全部挂牌运行、全面落实规范性文件“三统一”制度、全面建立政府法律顾问制度、制定或提请包括《青海省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和食品摊贩管理条例》在内的多部法规……经过全省上下的共同努力,法治政府建设加快推进,有力地促进了我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
这一年,在第四届“中国法治政府奖”评选活动中,《青海省行政规范性文件制定和备案办法》荣获“中国法治政府提名奖”,这是我省法治政府建设工作首次在全国专业平台获此荣誉;
这一年,在中国政法大学法治政府研究院发布的《中国法治政府评估报告(2016)》中,西宁市在全部采样评估的100个样本城市中从2015年的第90位跃升至第41位,在西北5个省会城市中排名第一;
这一年,全年共取消下放、暂缓实施行政审批409项,保留268项,在全国排名第五,属全国较少、西北最少省份;
这一年,省、市(州)县级政府全部建立政府法律顾问制度,提前一年完成国家设定的工作任务目标;
围绕中心服务大局 政府立法成效精准有为
三江源是我省的一张名片,制定地方性法规,更好地履行保护责任,对于努力实现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和建设的法治化、规范化和制度化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近日,省委常委会议和省政府常务会议,分别研究审议《三江源国家公园条例(试行)》,听取了2016年依法治省工作和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情况汇报,安排部署全面推进依法治省工作。
此前,为配合完成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工作,省政府法制办集中力量,及时完成《三江源国家公园条例(送审稿)》及《三江源国家公园经营性项目特许经营管理办法(试行)》等8个配套制度的审查修改工作。
——规划法治政府建设路径。按照中共中央和国务院要求,结合青海实际,省委、省政府制定了《青海省法治政府建设实施方案(2016-2020年)》,对7个方面213项重点工作进行了任务分解和责任分工,明确了牵头部门、完成时限和可检验成果,为我省到2020年基本建成法治政府勾划出清晰路径。
——加强重点领域立法。严格落实2016年立法工作计划,青海省和西宁市法制办先后完成了《青海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修订)》等7件地方性法规草案和《青海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办法》等12件政府规章草案的审查修改任务。
——发挥示范引领作用。省发展改革委在全国第一批建成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省经济和信息化委推进中小企业服务平台建设,省农牧厅积极开展农牧系统综合执法改革,省地税局探索税收法制员制度……积极开展法治政府示范创建活动,引入第三方机构对9家省级示范创建单位整体工作进行了全面评估验收,并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形成了一批可示范、可复制、可推广的示范创建项目。
简政放权便民惠民 加快政府职能转变
2016年9月26日,“青海通航大酒店有限公司”企业法定代表人张建蓉拿到了“五证合一、一照一码”营业执照,随着此项工作在全省范围内实行,办事群众从过去需要跑5个部门,提交几十份材料,变成只需要在一个窗口、提交一份材料,两个工作日就可以领到营业执照。“五证合一”,降低费用、节省时间,对于想要创业的人群来说,抢得了市场的先机。
——精简审批,权力“瘦身”。持续推进“放管服”工作,精简审批事项。全年共取消下放调整行政审批284项,取消职业资格许可和认定130项、评比达标表彰10项,省级部门保留行政审批268项,在全国属于较少省份。西宁市行政审批事项由342项减至74项,成为西北地区行政审批最少的省会城市。
——建立清单,明确权责。编制公布《青海省政府各部门行政审批事项汇总清单》《青海省政府部门取消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事项目录》和《青海省政府部门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事项清单》。县级政府提前半年完成“权责清单”的编制和公布工作。
——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大幅精简工商登记前置审批事项,将226项工商登记前置审批事项减少至29项,仅占原来的13%。将157项行政审批调整为工商登记后置审批,并缩减到135项,缩减近15%。通过各种渠道主动公开各类政府信息47万余条(次),重点领域信息公开22万余条(次)。
规范执法提质增效 加强监督为民执法
2016年9月,省公安机关执法办案信息系统开通运行,实现了案情信息和证据材料网上记载、审核审批网上进行、卷宗和执法档案网上生成、执法问题网上预警、执法情况网上统计,充分发挥了信息化手段对规范执法行为、严格执法管理、提高执法效能、减少执法瑕疵、提升执法公信力的重要作用。这也是我省严格规范执法的一个缩影。
——集中开展执法资格清理工作,加强执法制度建设。共注销无效行政执法证件4686个,保留行政执法证件28466个,基本厘清了行政执法人员底数,规范了行政执法行为。印发了《关于健全行政执法调查取证规则规范行政执法调查取证行为的意见》《青海省行政执法争议协调工作规定(试行)》等制度,为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提供了制度保障。
——强化执法监督,开展执法案卷评查。围绕规范行政执法程序,省政府各部门建立了行政执法公示制度。省公安厅、省国土资源厅、省交通运输厅、省工商局等行政执法部门建立了行政执法告知、听证和行政处罚裁量基准等制度。西宁、海东、海西等地区建立了重大行政执法决定政府法制机构备案审核制度。省环境保护厅、省工商局、省商务厅等部门进一步畅通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间的信息共享渠道,积极探索“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的机制建设。
畅通渠道定纷止争 厚植和谐社会法治土壤
行政争议如何依法有效化解?我省不遗余力积极探索,结合全省行政复议、行政诉讼、行政执法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成因,编写印发《2015年度青海省行政复议工作白皮书》。西宁市在各县(区)和市直部门全面推动开展行政复议决定书网上公开工作,增强了行政复议工作的透明度,提高了办案质量。省政府法制办改变行政复议书面审理方式,对5件行政复议案件分别举行听证,充分保障申请人的陈述权,受到申请人、被申请人的好评。
——维护合法权益,依法受理复议。公正、高效、便捷的多元化矛盾纠纷解决机制逐步形成,行政机关预防化解争议的作用得到充分体现。积极受理行政复议案件。充分发挥行政复议监督、保障和救济职能,全年各级行政复议机关共办理行政复议案件230件,审结207件,审结率达90%。
——坦然出庭应诉,自觉接受监督。全年各级行政机关共发生行政应诉案件350件,海东市、省教育厅、省安监局负责人带头出庭应诉,各级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110人(次),出庭应诉率达32.3%,比2015年提高9个百分点,行政诉讼见“官”率明显提升。
——重视人民调解,多措化解矛盾。楼上邻居家漏水,自家房屋被淹,损失由谁来承担?业主借故不交物业费,物业公司停水停电的做法可不可取……专业的法律顾问进到各村、社区后,居民有任何法律方面的求助都可以免费咨询专业法律顾问。今年以来,我省全面建立了政府法律顾问制度,各级政府和部门聘请的政府法律顾问在制度建设、决策咨询、案件代理、合同审查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通过借助“法律外脑”促进了我省依法行政水平的提高。(魏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