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宁1953年的两张结婚证书
美好的爱情不仅需要亲朋好友的祝福,更需要法律庄重的见证。婚姻,可以将浪漫的爱情合法化,而领取结婚证则成了爱人之间结婚时重要的时刻。今天的“百姓晒宝”展示的是61年前的结婚证书。
据史料记载,早在周朝就有结婚证书,当时人们结婚,会把结婚文字内容先写在竹简或木简上,然后将竹简或木简一分为二,男女双方各执一半,来作为夫妻婚姻的法律凭据。不同时代的结婚证书也不一样,今天我们看到的是两张建国初期的结婚证书,并见到了持这两张结婚证书的孔福祥老人和他的老伴,听他们讲述了一段那个年代的结婚趣事。
这两张结婚证书,每张只有一页,面积要比普通A4纸大些,证书的边角用剪纸艺术印着红色“喜”字,尽管颜色已经不那么鲜红,但还是能感受到喜庆的氛围。这张结婚证书是1953年的,由当时西宁第二区人民政府颁发。它整体看上去没有现代结婚证小巧,也没有民国时期结婚证华丽,就那么简简单单的几句话,却宣告着两个人就此共度一生。
今年84岁的孔福祥老人告诉记者,他是山西人,1952年,也就是结婚的前一年,在青海省门源县认识了自己的爱人,那时门源县正进行土改,他是土改小组的一个组长,而他的爱人则是另一个小组的组长,由于工作原因,经常会碰面,一来二去有了感情,经过向领导请示,确定了两个人的恋爱关系,但当时在土改期间是不允许谈情说爱的,到了来年,两个人终于在西宁领取了结婚证,结为合法夫妻。
孔福祥老人告诉记者,那时候条件很艰苦,没有结婚戒指,没有鲜花,没有礼物,也没有婚纱礼服,结婚典礼就是请同事们吃个糖,喝口水。那时候的人都很单纯,爱情也很简单,可又那么坚实,这一晃,大半辈子就过去了。今年,他们已经结婚61年了,按照现在时髦的说法,他们已经到了钻石婚。
孔福祥的老伴说,丈夫送给她最好的礼物,就是用一辈子的时光陪伴着她和对她的迁就、包容。是啊,爱人之间,最好的礼物和告白就是长期的陪伴和坚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