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西宁十大新闻今日揭晓
经过历时一个月的投票选举,备受瞩目的2014年度西宁“十大新闻”,在百姓一张张选票的叠加中,在人们的热情和希望的交织中,于今日隆重揭晓。
教育实践活动深入人心;
“夏游西宁”品牌全国知名;
释放简政放权改革红利;
西宁新火车站通车投运;
十年创模天更蓝水更清;
……
一篇篇事关百姓冷暖的民生新闻,一件件汇集着成千上万百姓意愿的民生实事,再一次温暖人们清晰的记忆,感动着每一个西宁人。
教育实践活动深入人心,这条新闻荣登西宁“十大新闻”榜首。市民李先生在来信中说道,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让老百姓深切感受到了政府与群众的联系更加密切,为开展工作输入了“正能量”!2014年,西宁最大、最好、最美的新闻不胜枚举,作为一名西宁人感到非常高兴、非常激动、非常骄傲。
四区三县发展有新定位、乡村华丽蝶变赶超城市、民生财政铺百姓幸福路、创新中推进廉政反腐建设……这些涉及西宁政治、经济、文化、民生等各个方面的新闻事件逐一上榜,成为市民在2014年最关注的热点。
2014年,西宁一手抓经济建设,一手抓改善民生,在各项经济指标屡创历史新高的同时,百姓的幸福指数不断攀升。
正是为了集中展示2014年度西宁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取得的新成就和城乡人民生活的新变化,进一步坚定全市各族人民建设生活之城、幸福之城的信心和决心,营造全面深化改革的舆论氛围。2014年底,市委宣传部主办的2014年度西宁市“十大新闻”评选活动火热启幕,对2014年全市工作成就进行一次大盘点。
活动一开始,便得到了社会各界的积极响应,不仅仅是西宁人,还有青海各地乃至全国各地的百姓都倾注了极大的热情和力量。一张张来自全国各地的选票全部在西宁集结,十万人次参加了各类有效投票!一张张选票的背后,彰显的是一份份信任,是一份份重托,更是一份份期待。曾经生活在棚户区的普通居民、城市低保户、大山里的农民工,他们用亲身经历,解读着一串串事关百姓冷暖的数字,诉说着一个个动人故事……
在历时一个多月的评选活动中,主办单位始终坚持“鼓励全社会参与,营造和谐氛围,给百姓充分话语权”的基本原则。通过这个崭新的平台,充分展示市委、市政府关注民生、改善民生,切实为百姓做实事、做好事的真情实意!通过这一有效载体,促进新闻宣传工作围绕中心、服务大局,面向基层、服务群众,切实提高新闻宣传工作针对性、实效性,吸引力、感染力。
评审过程中,通过推荐初选、公众投票、综合评定等程序,经过评审组慎重审定,确定了22件候选新闻事件参与初评,并将22篇最受百姓关注的十大新闻候选作品通过媒体进行展示。最终,经过社会各界群众的踊跃参与,西宁“十大新闻”脱颖而出。
教育实践活动深入人心
上榜理由:第一批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后,西宁按照中央和省委的要求,及时跟进,充分准备。活动开展以来,全市上下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精神,聚焦“四风”查摆问题,知行合一立行立改。
在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西宁市提出了依托突出“一个总抓手”、抓好“三项建设”、提升“四种能力”、开展“六大行动”的“1346”活动载体,让教育实践活动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通过一年多的教育实践活动,广大党员、干部精神上补了“钙”,“四风”得到有力整治,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影响群众切身利益的症结难点得到突破,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探索出了有效途径,以转作风改作风为重点的制度体系更加完善,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为之一新。这些实实在在的成绩,使党在群众中的威信和形象进一步树立,党心民心进一步凝聚,形成了推动改革发展的强大正能量。
“夏游西宁”品牌全国知名
上榜理由:西宁市深入挖掘特色文化和旅游资源,整合文化、旅游、体育特色资源,连续三年精心打造“夏游西宁”旅游活动品牌,通过举办特色文化活动、高端体育赛事、精品旅游节会,有效吸引海内外游客,来宁游客人数和旅游收入连创新高,“夏游西宁”已逐渐成为西北乃至全国有影响力的知名旅游活动品牌。
三年来,通过举办一系列富有特色的文化娱乐活动、体育赛事、节庆活动,极大地丰富和增加了游客和市民的旅游内涵,来西宁游客人数逐年递增。据统计,2014年全年,我市共接待国内外游客1443.25万人次,同比增长10.4%,实现旅游总收入126.83亿元,同比增长25.9%。
同时,2014年底,西宁—曼谷、西宁—首尔、西宁—台北三条航线,在短短的一月之内相继开通,这对西宁这座内陆城市来说尚属首次。这些航线的开通将为西宁人民走出国门提供极大的便利,对我市乃至我省更高层次、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推进旅游发展事业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西宁新火车站通车投运
上榜理由:在广大群众热切的期盼下,西宁新火车站2014年12月25日投入运营。2011年西宁站整体改造工程全面启动,这是西宁站1959年建站以来的首次大规模改造。
新建成的西宁站雄鹰状的站房雄伟挺拔、配套工程现代而且大气舒朗,是我市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史上的典范之作,它当之无愧成为西宁的新地标!西宁站整体改造工程是省委省政府正确决策、省上有关部门大力支持、铁路部门积极作为、西宁市举全市之力倾力而为、广大市民翘首期盼的重大工程。西宁站整体改造工程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西宁站站房和车场改造工程,由铁路部门具体负责实施;另一部分是综合改造工程,由地方政府及相关部门负责建设。根据计划,西宁火车站站房和车场改造等工程总投资达82.2亿元,西宁火车站综合改造工程斥资也达68亿元,这项工程当之无愧是多年来我省实施的最大市政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随着兰新高铁开通,敦格铁路、格库铁路的建设,西成铁路和格成铁路的即将建设,西宁站将成为青藏高原最大的铁路枢纽。
核心价值观在西宁生根
上榜理由:从社区到农村,从机关单位到学校企业,生动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公益宣传图片感染着干部群众;“西宁好人”道德模范榜样的力量,引领着人们追求更高的人生价值;广大志愿者在街头、在社区,用实际行动续写着雷锋精神;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龙头,以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为主线……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已成为夏都西宁广大干部群众的新风尚。
如果说城市建设可以让西宁外在更美,那么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便让西宁内在更美。西宁市把中央和省委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各项部署落到实处,着力在通俗化、典型化、生活化和文艺化上下功夫,使之融入了基层党组织建设、基层政权建设中,融入了城乡居民自治中,融入了群众生产生活和工作学习中,推动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转化为西宁市全体市民奋力建设人民满意的生活之城、幸福之城的自觉行动。
十年创模天更蓝水更清
上榜理由:从2003年到2009年,到2010年,再到2014年,一年一小变,三年一中变,持续十年的创建环境保护模范城市,让西宁高原古城馨香四溢。
十年创模路,西宁始终坚持走一条发展与保护并举的道路。地方财政少,一笔笔资金却不断投入到环保设施建设中,据统计,创模期间,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达前三十年的总和;峡谷地带的地理位置影响空气质量,市委市政府依然庄严地承诺,要让百姓白天看得见蓝天白云、夜晚看得见月明星疏,一场向大气污染开炮的治污战役,在西宁轰轰烈烈地打响;作为西部能源地区,在“创模”初期,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是制约西宁市创建工作的“瓶颈”指标,为此,我市以不怕牺牲GDP的勇气,努力降低高耗能行业单位产品能耗,其中,仅2014年涉及工业企业治理项目的总数,就达到了前三年之和……
十年创模路,一步一脚印,如今,西宁天更蓝了、水更清了、地更净了、城市更美了,全市百姓享受到了创建的成果,西宁也走出了一条颇具特色的创模之路。
释放简政放权改革红利
上榜理由:西宁要成为“改革开放高地”,“改革走在全省前列”,这是省委省政府对西宁市的要求与期盼。该取消的取消!该下放的下放!该调整的调整!西宁市政府勇于简政放权,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再次取消和调整156项行政审批项目。这是我市在今年4月底已经取消和调整73项行政审批事项的基础上,再次取消和调整的一批行政审批项目,这也是历年来西宁市清理行政审批事项力度最大、取消下放事项最多的一次!
在这场政府自我削权、自我革新的改革中,我们可以看到,西宁市持续简政放权就是为了给社会和群众松绑,就是为了激发社会创造活力的极大迸发,就是为了使改革红利最大限度地得到释放,为早日把西宁建设成为让人民满意的生活之城、幸福之城而努力。这充分体现了市委市政府抓改革的意识、抓改革的决心、抓改革的能力。在此次取消下放合并的156项行政审批事项中,取消的有82项。放权不放责,取消审批事项并不意味着政府当“甩手掌柜”,政府部门将在服务中提高效率,在管理中维护好市场秩序。
四区三县发展有新定位
上榜理由:“力争‘十三五’末,我市三县主要经济指标的增长幅度在东部城市群中位居前列;大通县力争跨入西部经济百强县,湟中县成为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强县,湟源县成为县域经济发展先行县。”在全市县域经济发展工作会议上,市委、市政府为三县找准了经济发展定位,瞄准了主攻方向。
在全市城区改革发展工作会议上,市委、市政府调整和明确了城区新一轮发展定位:城东区建设全省客流商贸中心和未来西宁新地标,全力打造开放东区;城中区建设环境优美的南部生态新城区、宜居宜业的公共服务中心和核心商务区,全力打造活力中区;城西区建设行政科研办公区、环境最佳居住区和现代服务业核心区,全力打造魅力西区;城北区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区、大学教育和职业培训科研区、现代都市休闲观光农业示范区和山水生态宜居区,全力打造生态北区。
民生财政铺百姓幸福路
上榜理由:教育支出34.6亿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28.1亿元;城乡居民保障房和医疗卫生支出分别近20亿元……打开我市2014年民生财政账本,全年民生支出突破200亿元,达200.7亿元,占全市财政支出的80.9%。透过账本看2014年西宁百姓生活,“小财政”依然紧靠“大民生”,一个个民生项目落到实处,一幅幅温暖的民生图景映照着万家灯火,暖流涌动。
虽然地方财力有限,但在民生支出方面,我市从不含糊。今年以来,我市财政围绕市委、市政府“三跨”、“两增”、“两控制”和“一确保”的预期目标,实施积极财政政策,优化支出结构,深化财政改革,特别是以民生为主线,从创新财政投入方式、统筹盘活存量资金、实施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等重要改革入手,把发展成果更好地转化为人民群众的福祉、惠及千家万户。我们看到,转移就业劳动力增多了,环卫工人的待遇提高了,城乡居民医保筹资标准提高了,校园漂亮了校舍坚固了……更多的幸福感荡漾在百姓心中。
创新中推进廉政反腐建设
上榜理由:创新中前进。
西宁,作风在抓、腐败在查、风气在变。
2014年,一场除积弊、治贪腐、正作风的行动涤荡夏都。
五个创新让西宁反腐呈新亮点;三个监督治理重点领域的问题;“六加四”创廉政文化新模式;三大活动加大了惩戒问责力度;六大制度从源头上筑起防腐墙……反腐倡廉是加强党风建设的重中之重。新形势、新任务提出了新的挑战和更高的要求,我市各级党委、政府和纪检监察机关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关于反腐倡廉的各项部署要求,严明党的纪律,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坚决查办违纪违法案件,确保“两个责任”落实,扎实推进以惩防体系建设为重点的反腐倡廉工作,经过各级党委、政府和纪检监察机关共同努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形成了鲜明的工作特点,取得新进展新成效,闯出了西宁廉政反腐建设新格局,赢得社会各界一片叫好声。
乡村华丽蝶变赶超城市
上榜理由:整洁的乡间小道,方便的太阳能路灯,环保公厕,统一的垃圾收归处、污水处理管网……这一切彻底改变了以往农村到处脏乱差的现象。如今的村民像城里人一样用起了太阳能热水、抽水马桶。
建设美丽乡村是“打造生活之城、幸福之城”的关键一环,美丽乡村建设过程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物质与文化共同提升的有机过程。去年以来,我市坚持“因地制宜、规划先行、完善机制、突出重点、统筹协调”的总要求,在全市58个重点村进行以住房建设、环境整治、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建设为主要内容的美丽乡村建设,每个乡村配套238万元资金。在推进过程中,突出重点、突出生态优先,整体改善农村环境,加快发展富民产业;通过整合各方项目资金,全面启动环境整治、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建设等硬件、软件项目的实施,农村普遍存在的“家里现代化、出门脏乱差”的现象根本得到改善。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逐步形成,真正实现了田园美、村镇美、生活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