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西宁市经济运行总体平稳

04.02.2016  14:27
  2015年,西宁市面对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改革发展困难矛盾不断增多的严峻形势,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主动适应经济新常态,牢牢把握发展主动权,全市经济运行总体平稳,全面完成年初确定的目标任务。
  一、全力以赴稳增长,经济发展迈上新台阶。市委成立财经工作领导小组,切实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领导。注重找准国家和省上宏观政策与西宁实际的结合点,把稳增长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131.62亿元,增长10.9%。全市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94.79亿元,增长13%。城镇、农村常驻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25232元、8865元,分别增长10.2%、8.7%。城镇新增就业3.14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49%。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2.5%。密切关注经济发展态势,开展万名干部入企服务活动,制定实施新一轮市场主体发展倍增计划,先后在支持工业稳增长、扩大投资等方面出台一系列配套措施,为稳增长提供政策保障。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撬动作用,有效盘活财政存量资金83.4亿元,争取上级专项补助资金146.1亿元,同比增长24.4%。贷款余额同比增长23.1%,社会融资规模达到809.6亿元。坚持扩投资、上项目,市属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8%,全年实施亿元以上项目291个,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59.2%。深入挖掘城乡消费潜力,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1.6%,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42%。房地产市场企稳回暖,房地产投资和商品房销售面积分别增长13.6%、15.3%。全年旅游接待人数和旅游收入分别增长15%和32%。
  二、坚定不移调结构,产业转型升级取得新进展。从调存量和优增量两方面持续推进结构调整,加快培育新动能。全市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72%,开发区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为18.41%,占全市比重75.24%,发挥了主引擎主力军作用。加快培育新业态、新产品、新模式和新服务,第三产业增加值占比提高2个百分点,注册本土电商23家,电子商务交易额同比增长17.5%。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设获批,西宁中关村科技成果产业化基地落地大通,启动城北区“双创”空间聚集区建设。着力加强都市现代农业建设,粮油菜肉等农畜产品稳步增长。新增市级以上龙头企业16家,培育各级农牧民专业合作社547家、家庭农牧场442户,培育“湟中燕麦”等20个农业品牌。
  三、严格管理提水平,城乡建设生态环境彰显新特色。更加注重优化城市空间布局,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成功跻身第二批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城市。落实规划工作“七个坚持”要求,完善规划审批、专家咨询和监督机制,先后召开“严以用权”为主题的城市规划管理集中会诊和城乡规划管理工作推进会,严格执行“双增双减”,增强规划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城市总规修改获国务院批准,启动多巴新城、南川文化旅游商务会展区城市设计等重点规划编制。北川河综合治理核心区加快建设,海湖新区基本建成。启动“畅通西宁”三年攻坚计划,按照系统化解决、综合性施策的思路制定出台六大行动方案。南绕城高速公路全线贯通,初步构建“外环内网”交通大格局。湟水路高架、西城大街、报社桥等项目全面开工,建成150公里城市绿道。开展“公交都市”创建,新增公交车333台,新开通和优化调整线路25条。全面完成省政府生态大检查督办项目。持续推进大气污染和工业污染综合治理,全年空气质量优良率达77.6%,位于西北省会城市前列。湟水流域水质稳定达标。停改关11家产能落后企业,规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16%。全面开展青藏铁路沿线景观整治,持续打造南北山绿色屏障,着力提升城区绿化景观,全市森林覆盖率达32%,成功创建“国家森林城市”。
  四、简政放权再突破,重点领域改革创出新亮点。坚持把“四个搞清楚”作为指导改革工作的总要求和重要方法论,坚定不移地向改革要动力、要活力,综合医改等改革在全省领先。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取得新突破,市级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提前一年清零,行政审批事项减少至97项,总精简率为71.6%,成为西北行政审批项目最少的省会城市,全面完成市级政府机构改革,行政审批服务局正式运行,公布市级政府权责清单。开放合作充满新活力,先后与浦东、宿迁、青岛等市、区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北汽集团等品牌企业落户西宁,全年招商引资到位资金840亿元,同比提高15%。成功举办光彩事业丝路行暨2015西宁城市发展投资洽谈会,签约资金比上届增长43.5%。积极开展对外交流合作,与6个城市缔结国际友城关系,与美国先进医疗技术协会达成战略合作关系,在米兰世博园中国馆成功举办“夏都西宁绽放世博”城市日活动。
五、公共服务补短板,民生福祉得到新提升。年初承诺的6大类39项民生实事项目全面完成,财政用于民生领域的支出达到总支出的81.4%。突出抓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就业,应往届高校毕业生登记就业率达91%,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2582人。启动脱贫攻坚行动,完成贫困户、贫困村精准识别,选派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入驻贫困村,实施易地扶贫、整村推进,当年脱贫4万人。教育布局调整项目扎实推进,西宁五中、十四中等10所新建和改扩建学校投入使用,完成144个“薄改”项目。在全省率先开展基层家庭责任医生、家庭签约服务和家庭百姓药箱“三家”服务模式。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更加完善,数字图书馆、博物馆和美术馆等一批文化基础设施项目相继建成。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发放和医保人均筹资、城乡低保等标准。开工建设城镇保障性住房、棚户区改造住房4.3万套,实施农村危房改造和奖励性住房1.25万户。推进国有农产品控股流通公司和“西宁阳光物价网”建设,加大产销对接,采取政府限价直补及平价商店网点建设等措施,有效管控物价。创建双拥模范城(县)取得全省“八连冠”,有力促进军地融合发展。平安西宁、法治西宁建设深入推进,全年未发生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和食品药品安全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