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气象局发布2015年青海十大天气气候事件
省气象局召开的新闻发布会现场
(本网记者 朵海平 实习记者 盛子芸 摄影报道) 1月19日,记者从省气象局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刚刚过去的2015年,由于降水时段分布不均匀,气温高低起伏,致使年内各种天气气候事件频发,发生在我省境内的主要有暴雨洪涝、特强沙尘暴、冰雹、秋季气温偏高等十大天气气候事件。
事件一:夏季多地暴雨洪涝成灾
夏季全省多地出现大降水过程,引发不同程度暴雨洪涝灾害共42起,林地、道路、电力、桥涵、水利防洪设施等遭受不同程度损毁,各地农作物受灾1100余公顷,经济损失2.98亿元,并造成7人死亡、4人失踪、3人受伤。
事件二:柴达木盆地出现特强沙尘暴
3月31日,特强沙尘暴席卷柴达木盆地。格尔木市区陷入一片沙海中,能见度不足30米,期间最大风速达19.1米/秒,沙尘暴持续过程中还出现泥雨。小灶火、诺木洪、都兰等地也相继受到影响。沙尘天气严重污染了空气,极大地影响了市民的户外活动及道路交通安全。
事件三:东北部多次出现冰雹
夏季我省东北部频繁遭受冰雹袭击,门源、大通、湟源等地7000余公顷农作物不同程度受灾,经济损失4500余万元。尤其是7月中旬,门源冰雹致使油菜、青稞、马铃薯和蔬菜等农作物损失严重。
事件四:秋季中后期全省气温异常偏高
10-11月,全省气温持续偏高,多地气温突破历史极值,全省平均气温偏高2.3℃、为1961年以来历史最高,全省85%的地区平均气温创历史极值。
事件五:高温少雨造成黄河上游来水量持续偏枯
黄河上游地区年内大部时段降水偏少,气温偏高,导致黄河上游来水量持续偏枯,偏枯幅度为2007年以来最大。来水量持续偏枯对牧业生产、水力发电及下游供水产生较大影响。
事件六:5月初农业区低温冻害致作物受灾严重
5月10~11日,受冷空气过境和辐射降温共同影响,大通、乐都、化隆、贵德出现低温冻害,其中小麦、油菜、玉米、马铃薯等农作物受灾较重,受灾面积达1.7万公顷,直接经济损失1.7亿元。
事件七:青南牧区长时间积雪影响牧业生产
2014年12月15日~2015年1月31日,青南牧区多次出现降雪天气,给农牧民生产生活、交通出行等带来不利影响,造成800余头(只)牲畜死亡。4月下旬兴海出现大-暴雪,部分乡镇积雪深度达60厘米,致使牲畜进食困难,造成3600余头(只)牲畜死亡,经济损失450余万元。
事件八:1月寒潮致使部分地区气温创历史最低
1月初,我省出现大范围强降温、寒潮天气,贵南、五道梁、玉树、河南等18个地区达到寒潮标准,祁连托勒、甘德、达日达到强降温标准,其中称多清水河、玉树、达日极端最低气温创1961年以来最低极值,称多清水河出现零下45.9℃的极端最低气温纪录。
事件九:2月底都兰遭受暴风雪灾害
2月23~26日,柴达木盆地东部、环青海湖局部地区出现中-大雪,部分地区出现寒潮天气,其中都兰遭受暴风雪灾害,对春运和和牧业生产影响较大。
事件十:6月末格尔木发生汛情
6月26~29日,受连日强降雨及雪融的共同影响,格尔木市、乌兰县、都兰县出现不同程度洪水灾害,其中格尔木出现中度洪水,导致80多人被困,辖区内道路、交通等经济损失超亿元,格茫公路受此影响中断80小时。
另悉:我省未来5天将迎来第二次寒流,20日至23日青海省部分地区会有2到4摄氏度的明显降温,并伴有小雪,因此可能出现对交通有较大影响的道路结冰。24日以后气温开始缓慢回升。气象局提醒广大市民,外出时注意防寒和交通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