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青海省生猪生产成本情况简析
2013年,省发改委对我省9个县、区、共36个生猪养殖调查户(其中:大规模1户、中规模6户、小规模11户、散养18户)的生猪饲养成本与收益情况开展了专题调查工作。调查结果显示:我省生猪饲养呈现出成本略有下降、销售价格略有下降、净利润减少的态势。
一、基本情况
(一)饲养成本总体水平略有下降,不同规模有升有降。2013年生猪总成本平均每头1599.74元,比上年同期1642.52元,下降2.6% ,其主要原因是:一是饲料价格总体水平略有下降,主要是玉米、豆粕、麸皮等价格有涨有降。二是固定资产折旧总体水平略有下降。不同规模有升有降,个别养殖户猪舍废弃,固定资产折旧相应下降。三是仔畜价格总体水平略有下降,2013年仔畜价格平均每头569.76元,比上年同期606.62元,下降6%。四是死亡损失费总体水平略有下降,2013年我省未发生大规模、高危害的生猪疫情,养殖户逐步合理、科学建造猪舍、加强了饲料卫生管理、防疫措施。2013年死亡损失费平均18.52元,比上年同期21.16元,下降12%。五是人工成本增加,近年来,随着农村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农村经济的多元化发展,富余劳动力有了更多选择。劳动力工价逐年上涨,推动了生猪养殖成本。
2013年平均人工成本154.63元,比上年同期132.51元,上升16.70 %。
(二)销售价格略有下降。2013年每50公斤生猪销售价平均778.34元,比上年同期799.75元,下降2.6%。不同规模有升有降,其主要原因:仔畜价格略有下降,养殖户的存栏数、出栏数不同程度的有所增加,供给数量也相应增加。市场出现供大于需的局面,导致2013年销售价格略有下降。
(三)净利润减少。尽管个别规模出售价格略有增幅,但生猪总体出售价格走弱,2013年每头生猪净利润平均为72.68元,比上年同期80.88元,下降10.14%。
二、存在问题
(一)养殖户因缺少市场供求关系、存栏数量等信息的指导,无法预计未来市场形势,使得在生猪价格高涨时一哄而上扩大产能,生猪价格下跌时集体空栏,造成市场的大起大落。各级管理部门应密切关注生猪价格走势、生产成本及供求变化,保持信息的及时性、畅通性,指导养殖户合理安排好存栏出栏量。
(二)养殖成本略有下降。生猪饲养主要支出为仔畜成本、饲料费用和人工成本,这三部分在总成本占较大比重。今年饲养成本、仔畜成本、固定资产折旧等略有下降。
(三)养殖户基本上是凭经验养殖、养殖技术落后,加之饲养技术、资金、文化水平、信息、防疫等诸多方面条件缺乏,不能及时掌握市场价格行情、盲目跟风、得不到应有的实惠,一定程度上影响养殖户的积极性、很难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的养殖体系。
(四)生猪和能繁母猪存栏量持续增长,为猪肉的充足产能提供保证的同时,也导致猪价的持续小幅振荡走低。
(五)养殖用地日趋紧张,随着工业化、城镇化步伐不断加快,我省有些川水地区大多被规划为工业和城镇建设用地,而脑山地区多为基本农田保护区或水源地保护区,养殖建设用地一地难求,制约了规模养殖的进一步发展。
三、有关建议
(一)充分发挥储备的调剂功能。建立健全适度的猪肉储备制度,完善应急预案,进一步提高市场自我调控能力。在生猪价格过度上涨时,适时启用应急储备作用,增加市场供应,实现以量稳价,切实保护消费者利益。
(二)建立稳定生猪发展的长效机制。在认真落实好国家现有母猪保险、补贴等政策的基础上,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完善促进生猪持续、稳定发展的扶持政策,鼓励农户发展生猪养殖。
(三)提倡科学养猪。只有科学养殖、科学生产,才能高产出、高效益。加强生猪生产及防疫技术的指导,为稳定市场生猪价格提供保障,从而避免生猪价格大起大落。
(四)加大生产扶持力度,在资金贷款方面给予优惠政策,切实解决养殖户的资金问题,提高养殖户抵御各种风险的能力,维护保障其切身利益,降低损失,促进养猪行业健康发展。
(五)积极建立生猪信息平台,提供准确的良种、价格、饲料、疫病、市场等信息,使养殖户及时掌握市场动态及需求,灵活地规避各种风险、充分发挥各类协会、养殖合作社的作用,协调解决生产、供销各环节存在的问题,提高市场竞争力。
(六)健全预警机制。生猪产品是生活的必需品,价格是消费者最关心影响最直接的热点问题,要想使生猪价格波动控制在合适的范围内,就应对生猪养殖波动实行反周期逆向调控政策,建立健全预警机制,政府及时进行宏观调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