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改革开放40年感受黄南经济社会发展新脉搏
青海新闻网讯 改革开放40年以来,黄南藏族自治州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艰苦创业,奋发图强,砥砺前行,实现了由封闭走向开放、由贫穷走向温饱并逐步迈向小康的历史性跨越,一个经济繁荣、政治稳定、文化灿烂、生态文明、社会和谐的新黄南呈现在世人面前。
经济总量持续扩张。改革开放40年以来,地区生产总值由1978年的1.75亿元迅速跃升至2017年的79.01亿元,增长45.15倍,年均增长8.7%。其中:第一产业增长14.19倍,年均增长5.5%;第二产业增长443倍,年均增长21.14%;第三产业增长90.49倍,年均增长11.4%。
产业结构趋于合理。改革开放40年,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州生态文明建设步伐加快,产业结构更趋合理。1978年,全州三次产业结构为77.06:3.4:19.54,到2017年调整为25.8∶33.7∶40.5。与1978年相比,第二、三产业比重提高了30.3、20.96个百分点,第一产业比重降低了51.26个百分点,三次产业结构类型由“一二三”转变为“三二一”,第三产业已成为全州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主动力。
工业总量不断壮大。改革开放40年以来,黄南州工业步入快速发展轨道,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州委、州政府把握发展大势,坚持稳中求进,相继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工业经济“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的政策措施,做大做强农畜产品加工业、电力生产业、饮料制造业等优势产业,工业经济得到持续快速发展,成为支撑全州经济快速增长的重要力量。1978年,全州工业产值仅有0.08亿元,到2017年已达到31.19亿元,增长389.88倍,年均增长16.53%。发电量由1978年的0.08亿度,增加到2017年的60.35亿度,增长754.38倍,年均增长18.52%;红砖产量由1978年的452万块,增加到2017年的5790万块,增长12.81倍,年均增长6.75%。农副食品加工业、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食品制造业实现了从无到有的转变。
固定资产投资稳步提高。1978年至2017年,全州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595.3亿元,年平均增长速度为20.66 %。 1978年至1987年的第一个10年,黄南州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1.34亿元;1988年至1997年第二个10年为8.33亿元,是第一个10年的6.22倍;1998年至2007年第三个10年为69.05亿元,是第二个10年的8.29倍,2008年至2017年第四个10年为516.6亿元,是第三个10年的7.48倍。投资规模成倍增长,投资增速不断加快,投资规模已从1978年的0.07亿元发展到2017年的105.05亿元。投资率逐年上升,投资需求占全州经济的比重稳步提高,1992年我州固定资产投资率为11.02%,2017年达到132.38%,在一定时期保持一个较高的投资率,为黄南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奠定基础。投资结构不继改善,1978年至2017年,全州第一产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速17.35%,第二产业年均增速19.0%,第三产业年均增速22.08%,三次产业投资结构由1978年的23.92:28.22:47.86演变为2017年的8.07:16.45:75.48,投资结构的改善促进了经济结构的优化。
财政实力明显增强。全州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由1978年的0.05亿元增加到2017年的3.51亿元,增长70.2倍,年均增长11.51%。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由1978年的0.22亿元增加到2017年的73.49亿元,增长334.04倍,年均增长16.07%。1978年,全州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为0.32亿元,到2017年达到136.58亿元,增长426.8倍,年均增长16.8%。各项贷款余额由1978年的0.07亿元增加到2017年的53.11亿元,增长758.71倍,年均增长18.53%。金融信贷规模持续扩大,有力的支持了地方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人口总量平稳增长。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全面深化改革的不断推进,生育政策、户籍制度改革等一系列人口相关政策陆续出台,我州人口发展呈现出总量平稳增长、城镇化速度加快的良好态势。常住人口总量由1978年末的13.4万人增加到2017年末的27.42万人,增加14.02万人,年均增长1.83%。2017年城镇人口比1978增加7.1万人,乡村人口增加6.93万人,城镇化率由1978年的13.58%提高至32.57%,提高18.99个百分点。
城乡居民收入大幅增长。1978年,我州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68.49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5.3元。2017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952.3元,比1978年增长了77.57倍,年均增长11.84%;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164.25元,比1978年增长了69.81倍,年均增长11.54%。随着城乡居民收入的快速增长,居民手中的钱袋子越来越鼓。1978年城乡居民储蓄存款年末余额568.9万元,2017年猛增到472627万元,增长了829.77倍;人均储蓄存款由43元快速提高到17322元。
城乡居民生活质量快速提高。改革开放之初,城镇居民用于吃的开支占到全部生活费支出的70%,农村居民更是高达80%以上,到2017年,已分别降到27.59%、39.15%。在住房方面,城镇居民由缺房、拥挤逐步向比较宽敞、舒适方向发展。2017年,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人均用于居住消费的支出分别达到3333.48元和1301.52元。在交通通信方面,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节奏的加快,现代化的交通通信迅速进入居民消费中。2017年城镇居民家庭人均交通通信支出1756.68元,农村居民家庭人均交通支出938.41元。在精神文化生活方面, 2017年城镇居民人均娱乐教育文化服务支出1762.98元,农村居民人均文化教育娱乐用品及服务支出556.38元,就连过去老百姓想都不敢想的外出旅游,到现在也已成为人们休闲的一种新时尚。
农村经济快速发展。改革开放40年以来,在土地承包、市场指导、取消农业税、惠农补贴等政策的支持下,以及大批农业科技项目的推广应用,农业科技含量大幅增加,对农业的投入不断增加,我州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有了质的飞跃。2017年,黄南州农林牧渔业及服务业总产值258546.89万元,比1978年翻了6.27番,年均增长11.79%。其中,农业产值48645.15万元,比1978年翻了6.02番,年均增长11.29%;林业产值4088.99万元,比1978年翻了6.88番,年均增长13.01%;牧业产值192410.75万元,比1978年翻了6.18番,年均增长11.61%。全州粮食产量达到4.46万吨,比1978年增长80.8倍,年均增长1.53%;油料产量0.54万吨,比1978年增长23.25倍,年均增长0.54%;蔬菜产量1.45万吨;肉类产量4.25万吨,比1978年增长469.04倍,年均增长4.56%;牛奶产量5.12万吨,比1978年增长399.99倍,年均增长4.21%。
国土绿化成效显著。十八大以来,我州以“四个转变”推动落实“四个扎扎实实”重大要求,始终将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放在首位,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深入人心,国土绿化成效显著。2017年,全州造林面积2417公顷,较1986年的1317公顷增长83.52%,年均增长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