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翅膀哥”:乡村女童“留守不流泪”
(中国网事·锐话题)广西“翅膀哥”:乡村女童“留守不流泪”
新华网南宁12月26日电(记者张莺)布条、纸张、甚至袜子……当城市里的少女在生理期享受着来自父母的呵护温暖时,不少农村留守女童或许还在因为用不起一片卫生巾而苦恼,饱受身心创伤。为了让每个留守女童都能拥有这片长着“翅膀”(护翼)的纸巾,广西公益人士张钰哲忙活了很久。因此,他还被称为“翅膀哥”。
源于心痛 遭遇不解
张钰哲,来宾市爱心志愿者协会秘书长,一个长在乡村、热心公益的大男人。他说,老家农村贫困人家的女孩子因为信息闭塞、观念落后等原因,生理健康知识近乎空白,自我保护意识非常薄弱。虽然过去了这么多年,留守女童的成长状况依然堪忧,父母尤其是妈妈长期不在身边,青春期心理郁闷没处发泄,对于生理期的困扰更是无从解决,缺乏自我护理意识,成长状况令人担忧。
这一不被大众关注且有些难以启齿的问题,张钰哲一直惦记着。他曾拿出自己的数千元积蓄,印制生理卫生宣传资料,购买卫生巾,赠送给贫困山区。
然而,作为“男人”在农村宣传这些“女孩子的事”,他遭遇了不解与阻挠。女孩子们会因为害羞而“不愿听”“跑开”,家长们也不希望他对着孩子讲这些,认为“女孩子们长大了自然就懂了”。
冷眼与嘲笑,张钰哲一个人的“战斗”艰难而收效甚微。2013年,他和广西来宾市爱心志愿者协会会长“苹果”就“呵护留守女孩生理卫生健康”达成一致。2014年初,共青团来宾市委策划发起“健康小卫士”项目,由市爱心志愿者协会在地处大石山区的来宾市忻城县实施,为贫困山区的孩子发放一个“卫生包”,包里有牙刷、牙膏、香皂、洗发水等,并专门针对女生发放卫生巾。
这一项目很快得到了包括公务员、老师、企业家、大学生、农民工等在内的一批爱心人士支持,成为广西为数不多专门针对农村留守女孩生理健康公益活动。
从“翅膀”开始的青春教育
张钰哲告诉记者,不少偏远山区的留守女童遇到生理期时,有的在学校受到男同学的嘲笑而产生自卑心理,有的羞于或不敢告诉隔代抚养的爷爷奶奶,有的不知道如何使用卫生巾,有的即使知道也买不起或者由于居住偏僻不方便购买卫生巾……她们的尴尬难题不仅伤害身体健康,也刺痛着自身敏感的心。
当前不少留守女童住校,遇到生理期问题时会将自己的“小秘密”告诉女老师,有的女老师会提供卫生巾给女生们。但并不是每个女老师都愿意自己出资购买这些物品发放给学生。
张钰哲和志愿者们利用协会的资金购买并免费发放卫生巾。“爱心姐姐告诉你,卫生巾是啥东西;女孩子的生理期,爱心协会出大力……”张钰哲还写了一首山歌,向山区群众进行科普宣传。
然而,协会的资金总是有限,他们需要募集更多资金来做这件事。今年团中央与央视合作的大型社区公益节目《社区英雄》寻找公益项目发起人接受挑战,最高可赢30万元公益金。张钰哲和团队接受了挑战并取得成功,最终获得了这宝贵的30万元,为孩子们购买更多的卫生用品。
随着活动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张钰哲得到了更多认可。一些学校会邀请他去开展青春期卫生和健康教育课,一些女志愿者们走进教室、宿舍,为女孩子们讲解经期注意事项,倾听女孩子们的烦恼与询问。
“一个大男人说‘卫生巾’总有尴尬。但是如果我们不做,就不会有更多人关注大石山区留守女童的这些问题。”张钰哲坦言。
春风化雨 为留守女童筑一道“安全墙”
通过送东西,志愿者们拉近了与老乡、女童们的心理距离,志愿者们还向他们讲述自护自救、防灾救灾、防拐防骗、生理卫生等方面的知识。张钰哲说,从大方说起一片卫生巾的青春健康教育开始,他们更希望从根本上改变农村家长落后保守的观念,增强女孩的自我护理意识。
在我国,像“翅膀哥”张钰哲这样关注留守女童“灰色话题”的爱心人士有很多,像来宾市“健康小卫士”这样的公益项目也有很多,例如重庆市爱心志愿者开设的”红樱桃讲堂”等。他们建立爱心基金专用于购买留守女童卫生用品,让留守女童不再在羞怯与无知中面对青春期的自己。
来自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的数据显示,目前广西义务教育阶段农村留守儿童在校生142.2万人,其中小学阶段农村留守儿童占68.4%,初中阶段占31.6%。农村留守儿童中有近四成在寄宿学校就读。
近年来,农村留守女童因受到的监护不当或自身防范意识不强,遭遇意外伤害的案件时有发生,“母亲外出”给留守女童带来的成长困扰不容忽视。显然,只有“翅膀哥”一个人是不够的。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研究员赵俊超说,留守女童作为社会“未来的母亲”,很有必要了解并正确面对青春期个人生理卫生,“翅膀哥”等人实施的“健康小卫士”项目虽是“小众话题”但意义深远。
赵俊超认为,留守女童青春期生理健康问题不太容易表现出来,但带给女孩的心理压力不容小觑,建议社会组织、政府有关部门在农村地区以学校、生活老师为“抓手”,尝试为留守女童购买并发放卫生用品,解除她们“成长的烦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