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牢环境安全底线 抓好惩防体系建设   温州环境风险控制在小解决在早

14.04.2016  10:37

  ◆本报通讯员林庆斌 章松来 记者晏利扬

  浙江省温州市近年来始终把牢环境安全“红线”意识,不断夯实工作基础,着力抓好环境安全保障和应急管理惩防体系建设,切实把环境风险控制在小、解决在早,有效防范了较大以上突发环境事件,确保了环境安全。

   惩得有力度,形成震慑力  

  温州市瓯海区的南村,是江南水乡中不起眼的普通村落。这里依山傍水,南村河从村中缓缓穿过。但就在3月14日上午,南村村民惊讶地发现南村河变成了奶白色的“牛奶河”。

  浙江省“五水共治”决战正酣,居然还有河流重新成为“牛奶河”,更别提是“邀请环保局长下河游泳”肇始地的温州。当日上午9点多,有网友就将南村河被污染的情况,拍照上传至微博。一时间,网友评论炸开了锅,一些热心公益环保事业的网友纷纷转发,各路媒体相继跟进,很快这则环境污染信息被推送上腾讯新闻,甚至引起环境保护部和浙江省政府领导的高度关注。

  在接获网络舆情后,温州市、瓯海区环保部门第一时间快速行动,及时开展源头查找和应急处置工作。经查,肇事企业是位于南村的一家胶黏制品小作坊。当日,这家作坊的乳胶管道破损,乳胶原液泄漏到车间地面后,工人擅自用自来水冲刷,导致白色的污染物流入南村河造成污染。

  “乳胶的主要成分是丙烯酸类的高分子聚合物,即使较少的排放量,也有可能造成较大范围的污染。”瓯海区环保局环境应急人员介绍。随后,瓯海区环保局根据环境应急预案,立即联系了相关环境治理单位,采取生态拦截和修复等措施,有效控制和减少河道污染。

  第二天上午,南村河河水中的COD、氨氮等污染物浓度基本达标,河水目视来看,也恢复到原来水平。

  这家胶黏制品小作坊的实际负责人张某无论如何都想不到,她这小作坊的“”事故,居然引起了这么“”的环境污染后果。

  3月16日,瓯海区环保局对这家胶黏制品小作坊做出了拟罚款9.9万元并进行生态赔偿的决定;当晚8时,温州市公安局瓯海区分局根据《环境保护法》和公安部《行政主管部门移送适用行政拘留环境违法案件暂行办法》,对张某做出行政拘留14天的决定。

  “我们不是第一次对突发环境事件涉事企业进行处罚。”温州市环境监察支队支队长蔡克介绍,自环境保护部《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管理办法》施行以来,温州不仅开出了全国环保部门在环境应急管理上的第一张罚单,还以“零容忍”的态度,连续查处了7件环境应急管理违法案件;以出环保重拳、出环保公安联动组合拳的方式,形成了“打击一批,震慑一片,推动全局”的良好局面。

   防得有体系,重实际效果  

  据了解,温州市近年来注重落实企业的主体责任,大力推进了企业的环境安全基础工作。温州市环保部门对环境风险源企业主要负责人、环境安全负责人和经办人等关键岗位人员开展了4000多人(次)的系统培训。

  同时,充分发挥微信、微博等新兴媒体的作用,各基础站所积极组建应急管理微信群和企业负责人微信群或QQ群,及时宣贯环境安全和应急工作形势要求、通报事故教训等做法,形成了环保部门和企业之间的有效互动。

  同时,温州市环保部门尽量前移企业的环境安全管理关口,通过环境安全隐患排查和整改工作为抓手,积极推进环境安全环保部门“监督责任”和企业“主体责任”的有机衔接,真正筑牢环境安全底线。

  为此,温州市环保部门规定在每年的1月~2月,专门组织开展企业的环境安全隐患排查,确定年度环境风险源企业,每季度对其开展环境安全排查工作并形成隐患闭环销号管理制度。仅2015年,温州市、县两级环保部门排查发现环境风险隐患115处。

  此外,温州环保部门还依托环保讲师团、民间环保组织、学生环保社团等组织深入企业、学校等场所;组织上百场的“生态环保讲座”,全面普及生态环保知识,提升了公众环保意识;通过积极开展“有奖举报”,鼓励和激发社会公众、媒体参与环保监督的积极性。一旦发现突发环境事件或者企业违法排污,群众可以第一时间通过12369环保热线、微信随手拍等多种途径向环保部门举报。

  “网友在网络上反映南村河污染事件,本身就说明群众的环境安全意识在不断提高。”蔡克说,在随后开展的南村环境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专项行动中,很欣喜地看到南村河边有家厂房的招租广告,明确写着“污染环境不租”。老百姓也是环境安全的守卫者,有了老百姓的大力支持,我们干好环境应急、保障环境安全的底气将会更足。

省委召开常委会会议 王建军主持
  5月10日,省委召开常委会会议,水利厅
12.68亿元财政资金支持全省重大水利工程建设
  我省集中力量推进一批全局性、战略性节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近日省财政厅下达资金12.水利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