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进青海·廉福章故事(4):廉福章的“小圈圈”和“大圈圈”
“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青海干部,廉福章几十年坚持不搞‘小圈圈’,没有‘小圈圈’,让手中的权力永远只姓公,不沾私。”海北藏族自治州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刘启甲如此评价。
的确,在海北州工作的近40年里,廉福章从不利用职权为家人、亲戚谋私利。为此甚至还有亲戚与他断了来往,在不少人看来,廉福章对待亲戚朋友似乎有些“不近人情”。
廉福章在海北藏族自治州计划委员会当主任时,远在互助土族自治县东沟乡纳卡村的侄子廉生禄跑来海北,想让叔叔廉福章给他介绍个工作,即便当个煤矿工人也好。然而,廉福章听明来意后,立刻板起了脸,“什么事都有硬杠杠,都讲政策,不是我说可以就可以的。你回去在家里养些鸡,喂点猪,栽些树……这样也能致富。”
现在,廉生禄一家仍在纳卡村,虽然不是多么富有,却生活得十分安逸。往事如昨,回忆之时廉生禄非常理解叔叔:“叔叔的心里牵挂着我们呢,只要他回来都会给我们买东西,我们到了西宁他家里,走的时候也会给我们买很多东西,叔叔不让我们沾他手中权力的光,我们生活的也很踏实。”
对此,纳卡村老村主任张长善则在抱怨声中为廉福章跷起了大拇指:“他就这么两个亲侄子,要是换做别人,就算只是当个一般的小官,说不定也早都把他们弄到企业里去了。”
“不过,他实话是一个干干净净的好干部,是个清清白白的清官。”十年里,没见过、也没听说过老廉给什么亲戚甚至儿女安排过工作,这一点对于一个本土干部来说真不容易。”刘启甲说。“大学毕业的时候,我也想跟随父亲到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但他要我听从组织安排,分配到哪里就是哪里,没有任何商量的余地。”儿子廉健全说。
不让孩子“沾”自己的“光”,是廉福章对子女的“特殊要求”,他的四个儿女没有一个在机关事业单位工作。
然而,不搞“小圈圈”的廉福章却始终苦心经营着服务百姓这个“大圈圈”。
那一年,突如其来的一场冰雹让门源回族自治县的百姓受灾——“冰雹把我们的口粮都打完了,这可咋办哪。”老百姓担忧地叹道。
“大家不要害怕,即便老天爷不让大家吃饭,党和政府也一定会给大家饭吃的。”他在救灾一线一呆就是二十几天,返回时鞋子都磨破了。
有一次,廉福章去省上相关部门争取项目,路途颠簸,他乘坐的解放牌大卡车因年久失修,车窗玻璃突然震落,一块玻璃扎在了他的手背上,三根筋被齐齐切断,鲜血汩汩流出。他只在路边的诊所简单包扎了伤口,然后继续赶路。
还有,海北州一个煤矿发生透水事故,廉福章第一时间赶到事故现场,两天两夜没有合眼。“我们都说,这是分管这块领导的事情,你都快60岁了,还凑什么热闹去呀,可他就是‘一根筋’,根本听不进去。”海北州法院原副院长王大鸿说。
……
身为领导干部该怎样构建自己的“人生圈子”?廉福章是一面闪光的镜子。同他共过事、打过交道的不少人都说:“廉福章手中的权力都用在了工作上,他的的确确是人民勤务员。”(李彩芸 张海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