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国家公园示范省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中共青海省委书记 王建军

31.12.2019  17:51

  生态,关系人类社会永续发展。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站在地球“第三极”,如何保护好“中华水塔”,发挥青海重要而特殊的生态作用,为美丽中国建设、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提供高质量生态产品,是我们一直思考的一项重大课题。在长期探索实践的基础上,我们找到了一条广阔的道路,那就是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建设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示范省,不断开创生态文明建设新局面。

   一、国家公园示范省建设的时代机遇

  国家公园,对我国来说是个新鲜事,但并不陌生。美国的黄石国家公园、优胜美地国家公园,土耳其的格雷梅国家公园等,人们都耳熟能详,是一些实现自然资源科学保护和合理利用、人文和自然融为一体的特定区域,保持着自然的原生状态,呈现着自然的真实之美。

  我国建立国家公园,是为了改革分头设置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文化自然遗产等的体制,把那些生态功能重要、生态环境敏感脆弱的地方划入各类自然保护地,实行整体保护、系统修复,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我国建设国家公园,与其他国家既有共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

  我国推进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大实践成果。习近平总书记不管走到哪里,都把保护生态环境的嘱咐带到哪里,把保护生态环境的实践推进到哪里。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就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一系列要求,作出一系列部署,推动我国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

  习近平总书记始终牵挂青海工作,对青海的生态文明建设高度重视,多次作出重要指示。2016年3月,总书记参加青海代表团审议时指出,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保护好三江源,保护好“中华水塔”,确保“一江清水向东流”。2016年8月,他到青海视察时强调,要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搞好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加强环青海湖地区生态保护。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给了我们不遗余力抓生态、抓环保的强大动力。

  青海,一个神奇广袤、多姿多彩的地方。在古人笔下,青海是边关塞外,“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青海戍头空有月,黄沙碛里本无春”,写尽了青海的荒凉。在今人口中,青海是那遥远的地方,有天际的神韵和浪漫的旋律,是放飞心灵的大美之地。在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朱德眼里,“青海地大物博,是祖国的一个十分可爱的地方”。在习近平总书记的战略思维中,“青海最大的价值在生态、最大的责任在生态、最大的潜力也在生态”。

  青海是山之宗、水之源。苍茫昆仑,巍巍祁连,在华夏历史上留下了一幕幕传奇。从雪山走来,大美青海是闻名于世的江河之源。在大江大河的总径流量中,长江的1.8%、黄河的49%、澜沧江的17%、黑河的45.1%的水流,都是从青海流出的。青海是山与水的交响,是生命与生活的绝唱,是美轮美奂的生态高地、水生万物的生命摇篮。

  青海对保护生态环境重要性的认识,也是在实践中不断深化的。长期以来,青海和全国一样,在发展的过程中,人和自然的矛盾也曾经比较尖锐,一些地方还出现了土地沙化、湿地退化等生态问题,令人忧心。青海的玛多县,在上世纪80年代,全县总人口仅为8954人,而人均占有牲畜达到近90头(只),当地人均收入500多元,超出全国人均收入125元,曾连续三年位居全国人均收入第一,是当时享誉全国的首富县。进入90年代,过度放牧和全球气候变暖,导致当时玛多县自然生态环境急剧恶化,草场沙化、退化、湖泊干枯,“首富县”变成了“贫困县”,教训十分惨痛。

  正因为如此,我们认识到,青海处在生态文明建设的最前沿,每年向全国输送的不仅是干净的水流、清洁的能源,还肩负着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屏障、保育高寒生物资源、提供多层次碳汇服务的重要使命,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占有重要地位,对国家生态安全的重要性尤其突出,保护生态环境不可懈怠、不可大意。

  我们也认识到,青海深居内陆,环境艰苦、底子薄弱,虽地大物博,有72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但90%属于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的区域,确保“一江清水向东流”,保护好高寒生物自然物种资源库,维护好生态环境,是青海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实现科学发展的最佳路径。

  如何保护好青海的生态环境,习近平总书记给我们指明了方向。2015年12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19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国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方案》,拉开了我国国家公园体制试点的序幕。2017年6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36次会议,审议通过了《祁连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方案》,青海成为我国第一个也是唯一的承担“双试点”的省份。2019年6月,青海省政府与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启动共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示范省,并于8月共同举办第一届国家公园论坛,习近平总书记发来贺信,为办好论坛、建好国家公园指明了方向。

  立足高原,登高望远,无论是从历史发展中汲取经验教训,还是从青海在全国大局中的责任担当考量定位,都可以清楚地认识到,在青海建设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示范省,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青海结出的丰硕成果,是党的十九大精神在青海的具体实践,体现的是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国家文明,体现的是坚持生态优先、推动绿色发展的国家意志,体现的是维护生态安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国家战略,体现的是改善民生福祉、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国家利益。从这个意义上讲,国家公园示范省建设,是党中央交给青海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是青海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现实路径,也是青海面临的重大发展机遇。

   二、国家公园示范省建设的新实践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通过三江源、祁连山两个国家公园体制试点的探索,总结了经验、取得了成效,把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转化为国家公园示范省建设的新实践。

  我们以三江源、祁连山两个国家公园体制试点为基础,设立了11个自然保护区,217处森林公园、沙漠公园、湿地公园、地质公园、世界自然遗产地等各类自然保护地,总面积达25万平方公里,覆盖全省国土面积的35%,形成了生态保护新的空间格局,实现了对重要自然生态系统的有效保护。

  这些年,三江源地区生态保育成效显著。2018年9月,我在玉树州调研时,到了隆宝湿地,这是国务院批准的国家级黑颈鹤自然保护区,也是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核心地带。那里,黑颈鹤、鸬鹚、斑头雁、赤麻鸭、黑鹳、豆雁等成百上千的鸟类在水中自由嬉戏,成群的牛羊在湿地周边恬静觅食,不远处的雪山巍峨高耸,头顶上的天空湛蓝如洗。这一切,是那么的自然和谐、温馨美好,是那么的沁人心田、令人陶醉!家住隆宝镇的牧民老松它开,是隆宝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湿地的一名管护员。他介绍,现在的隆宝,鸟类种群数量由原先的61种增加到了84种,斑头雁从原来的几百只达到1万余只,生态越来越好了,他们心里可高兴了。

  统计数据表明,经过多年的努力,现在的三江源区湿地面积由3.9万平方公里增加到近5万平方公里,上世纪60年代消失的千湖竞流景观再现三江源头。青海湖面积2018年达到4563.88平方公里,比2004年扩大319.38平方公里。雪豹、普氏原羚、藏羚羊、野牦牛、藏野驴、黑颈鹤等珍稀濒危物种种群数量逐年增加。藏羚羊由上世纪90年代的不足3万只恢复到现在的7万多只,普氏原羚从300多只恢复到2000多只,青海湖鸟类种数由上世纪90年代的189种增加到223种,青海的生态环境在持续好转。

  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既需要不断总结经验,也需要在实践中探索。这些年,我们推进三江源、祁连山两个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工作,最重要的经验就是在体制机制上改革创新。

  ——在机构职能上改革创新。试点工作就是要打破“九龙治水”的制约,解决自然资源执法监管碎片化弊端,实现自然保护地统一管理。我们结合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自然资源资产管理体制、自然资源监管体制改革,把各类自然保护地管理职能整合到省级的一个部门,实现集中统一管理。按中央直接管理、中央地方共同管理和地方管理三个层次,探索建立自然保护地两级设立、分级管理的体制,构建了主体明确、责任清晰、相互配合的中央和地方协同管理机制。

  ——在制度建设上改革创新。试点工作关键是要在制度建设上取得突破,用制度管人管事管工作,实现更可靠的发展。我们出台《青海省自然保护地管理条例》等地方性法规,探索由省人大批准全省相关保护地体系规划,制定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示范省标准化建设工作计划,建立以地方标准和内控标准为主的自然保护地系列标准,发挥中国科学院三江源国家公园研究院等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作用,形成了完备科学的保障制度体系。

  ——在资源管理上改革创新。每一次改革都会触及一些利益群体,算明白账、记清楚事,是试点工作稳步推进的重要前提。我们以每个自然保护地作为独立的登记单元,划清各类资源的所有权、使用权边界,落实自然保护地内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的管理主体和权利,综合运用赎买、置换、租赁、托管、地役权等多种方式获取经营管理权,创新了自然资源使用管理制度。

  ——在价值实现上改革创新。生态产品既包括清新的空气、清洁的水源等人类的必需品,也包括生态农产品、中药材开发衍生的系列产品,既体现了大自然对人类的恩赐,也蕴含着人类社会内部供给与消费等不同主体间的利益关系,是提升保护价值的重要载体。我们深入开展生态产品价值核算和实现机制研究,构建物质产品、调节服务和文化服务价值的核算指标体系,研究提出不同区域、不同类型生态产品价值的实现路径,构建与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相适应的制度政策体系,在最大程度上体现了生态价值、实现了生态价值、转换了生态价值。

  ——在全域共建上改革创新。树立全域共建理念,形成举全省之力推动自然保护地体系科学保护的新格局,是实现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我们注重建立自然保护地管理机构与地方政府积极协作、合理分工、明确权责、密切配合的协作关系,制定和完善监测指标体系和技术体系,搭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自然资源基础数据库及统计分析平台,充分保障社会公众的知情权、监督权,接受全社会的监督,使国家公园建设更透明、更开放、更科学。

   三、国家公园示范省建设的美好明天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美丽中国”作出明确指示和形象描述,为我们展现了一个更加美好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图景。这个图景的目标,就是确保到2020年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得到人民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为2035年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本世纪中叶建成美丽中国奠定坚实基础。我们按照美丽中国的战略指引,结合青海实际,进行全局统筹和战略谋划,积极推进青海的国家公园示范省建设。

  战略定位:率先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一是率先整合归并优化完善自然保护地。以保持生态系统完整性为原则,科学整合归并各类自然保护地,解决区域交叉、空间重叠、管理分割等问题,实现一个自然保护地一个牌子。二是率先创新自然保护地管理体制。深化体制机制改革,破解“九龙治水”藩篱,构建高效的现代管理体制。三是率先建立自然保护地资金保障机制。探索建立自然保护地分类设立、分级管理的体制,按事权建立起自然保护地资金保障机制。四是率先推进自然保护地科学有效管理。完善自然保护地勘界立标,强化自然保护地科学研究和技术支撑,利用高科技手段和现代化设备促进自然保育、巡护和监测的信息化、智能化。五是率先探索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创新自然资源使用制度,建立健全特许经营制度,探索全民共享机制,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良好局面。

  建设目标:以在全国率先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自然保护区为基础、各类自然公园为补充的自然保护地体系为总目标,完善顶层设计,理顺管理体制,创新运行机制,加强监督管理,强化政策支持,形成生态保护的新体制、新模式,促进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保障国家生态安全作出新贡献。

  发展步骤:第一步,到2020年,完成建立国家公园体制试点任务,正式设立三江源国家公园、祁连山国家公园。规划青海湖、昆仑山国家公园,把具有国家代表性的重要自然生态系统等重点区域设立为国家公园,国家公园总面积要占到各类自然保护地总面积的70%以上,各类自然保护地总面积达到全省国土总面积的40%以上。第二步,到2022年,构建起布局科学、分类清晰的自然保护地模式,全面建成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保护和管理体制机制不断健全,山水林田湖草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展现“国家公园省、大美青海情”的美好画卷。第三步,到2025年,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更加健全,统一的分级管理体制更加完善,保护管理效能明显提高,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特色鲜明的自然保护地模式,建成具有国内和国际影响力的自然保护地典范。

  我们相信,朝着这个方向和目标努力,一年接着一年干,一代接着一代干,青海的山会更绿、水会更清、天会更蓝、人会更美,青海的发展一定会越来越好,青海为国家和人民作出的贡献一定会越来越大。

   (本文原载《求是》杂志2019年第24期)

国家10.49亿支持我省启动实施教育强国推进工程
  今年以来,按照省委省政府安排部署,省发展改革委紧抓“十四五”开局机遇,围绕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新时代目标,科学谋划项目储备,主动加强汇报衔接,全力以赴争取中央专项资金,支持教育领域基础设施建设。经积极争取,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下达我省教育强国推进工程2021年中央预算内投资10.人民政府
甘青两省政协就推动兰西城市群建设开展联合调研
  8月2日至6日,青海省政协应甘肃省政协的邀请,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