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幸福西宁 更好服务全省

27.01.2016  11:00
  1月25日,省长郝鹏来到西宁代表团大通组,与代表们一起审议政府工作报告。郝鹏说,西宁市要在经济发展上多做贡献,提质增效上率先突破,城市工作上创出特色,民生福祉上引领示范,在我省与全国同步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征程中当好排头兵、领头羊。
  审议中,王晓、张晓容、宋晨曦、苏宝云、星占雄、林成龙等代表先后围绕发展特色优势产业、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持续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不断补齐民生短板、有针对性地推进精准扶贫、进一步促进民族团结进步等问题发表意见、提出建议。郝鹏边听边记,不时插话交流,询问有关情况。
  郝鹏强调,西宁在全省的地位举足轻重,全市上下要全面贯彻五个发展理念,主动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紧紧围绕全省“131”总体要求,着力在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上下功夫,凝心聚力、攻坚克难,团结奋进、敢做善成,在全省率先建成全面小康社会。一是经济发展要多做贡献。西宁经济总量占到全省的近一半,是全省的重要增长极,要继续发挥好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引擎作用,紧紧抓住国家适度扩大总需求、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有利机遇,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和城市转型升级,为全省的发展做出新的贡献。二是提质增效要率先突破。西宁在全省经济集聚度高、产业门类比较齐全,是我省推进结构性改革的主战场,要在增强科技创新能力、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等方面主动作为,先行快跑,力争在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上率先取得突破。三是城市工作要创出特色。作为省会城市,西宁的城市发展水平直接体现着全省的城市发展水平,要抓住西宁被纳入国家第二批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地区的机遇,把优化城市布局、完善综合功能作为今后城市发展着力点,不断创新规划理念和方法,提高规划设计管理水平,增强建设海绵城市的理念,注重培育具有鲜明地域文化特色的城市风貌,切实做到依法规划、建设、治理城市。四是民生福祉要引领示范。西宁是我省人口高度聚集的地区,提升民生保障水平,不仅要让西宁市,还要努力让全省人民满意。要强化省会城市的价值取向和责任担当,大力建设“幸福西宁”,更好服务全省。尤其要在精准脱贫上走在全省前列,在解决就业、物价、住房等问题上为全省做出贡献,充分发挥教育、卫生、文化等方面的优势,为广大群众提供更多更好的基本公共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