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生态文明的 “青海实践”
生态文明的提出,是人们对可持续发展问题认识深化的结果。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漫长而又艰难的实践过程,需要各地立足实际,开拓创新,大胆探索。近年来,青海省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事关全局和长远发展的重大战略任务,着力培育生态文化体系,深入实施重大生态工程,大力发展高原生态经济,建立健全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正确处理生态保护、区域发展、民生改善三者的关系,初步探索出一条符合本地实际的生态文明建设新路。为深入了解青海建设生态文明的秘诀,前不久,人民论坛杂志社与中共青海省委党校共同邀请生态、经济、文化和社会等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组成联合课题组,赴青海进行了专题调研。
面临一大难题——如何处理三者之间关系
地处青藏高原腹地的青海,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三江源头”,被誉为“中华水塔”,是欧亚大陆孕育大江大河最多的区域,是世界高海拔地区生物多样性最集中的地区,也是我国重要的防沙保土和碳汇功能区。独特的地理位置、丰富的自然资源和重要的生态功能,决定了青海在我国乃至世界生态安全中具有独特和不可替代的作用。
上世纪末以来,受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三江源地区部分冰川和雪山逐年萎缩。人类活动加速了该地区生态环境恶化的进程,草地大面积退化,植被与湿地生态系统受到破坏,水源涵养功能急剧减退。
青海又是欠发达省份,集西部地区、高原地区、民族地区、贫困地区和生态脆弱地区于一身,一直给人以“面积大省、资源富省、人口小省、经济穷省”的印象。既要筑牢生态安全屏障,又要推动科学发展,更要使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如何处理好三者之间的关系,是青海面临的一大难题。
随着中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把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青海的决策者逐步认识到,青海在全国生态文明建设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青海最大的价值在生态、最大的潜力在生态、最大的责任也在生态。”他们认为,保护好生态,对青海来说不是包袱而是机遇,既是服务全国大局的需要,也是青海自身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把良好的生态环境视为青海最大的优势、财富和品牌,把生态文明作为核心竞争力来打造。”青海较早提出并大力推进“生态立省”战略,力争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先行先试,并将其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青海又明确提出“创建全国生态文明先行区”战略,并先后制定了《青海省创建全国生态文明先行区行动方案》、《青海省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总体方案》。
“保护生态就是保护生产力,建设生态就是发展生产力。”青海下定决心,以生态文明建设的实际成效,坚决把中华民族的生态屏障维护好建设好,为建设美丽中国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作出新贡献,努力探索出一条符合本地实际的生态美好、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的文明发展之路。
推出四项举措——积极构建长效常态机制
生态文明是不同于传统农业文明和近现代工业文明的新文明形态。建设生态文明,国内外没有现成的模式和经验可以照搬照抄,其难度无异于一场革命。青海近几年坚持立足省情,改革创新,多措并举,让生态文明理念“落地生根”。
培育生态文化。青海是个多民族聚居、多文化交融的省份。历史上各民族共同开发青海,创造了敬畏自然、尊重自然、善待自然、顺应自然的生态文化。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中,青海注重挖掘传统生态文化,培育生态伦理道德观,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导社会公众在价值取向、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上进行绿色转型,使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生态文明成为各级党委政府决策和企业行为的自觉行动。同时,以一系列文化节庆、赛事活动和文艺作品为载体,打造生态文化品牌——“大美青海”,增强各族人民群众支持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关注、向往并走进青海。
实施重大工程。2005年以来,青海坚持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先后在三江源、青海湖、祁连山实施了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加大退牧还草、退耕还林力度,加强节能减排和环境污染治理。同时,探索“协议保护”模式,设立生态管护公益性岗位,使广大农牧民成为生态保护的主体。今年正式启动实施三江源国家生态保护综合试验区建设与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二期工程,治理面积由原来的15.23万平方公里增加到39.5万平方公里,占青海总面积的54.6%。未来,青海将以保护和恢复植被为核心,把自然修复与工程建设相结合,加强草原、森林、荒漠、湿地与河湖生态系统保护和建设,完善生态监测预警预报体系,夯实生态保护和建设的基础,从根本上遏制生态整体退化趋势。
发展生态经济。虽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但由于限制开发、禁止开发区域广,守护生态屏障责任重大,决定了青海不能走传统工业经济发展的老路。青海利用高原特有的自然生态资源、民族文化资源,大力发展生态农牧业、生态林业、文化旅游业等朝阳产业。同时,以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西宁经济技术开发区等为主战场,着力打造循环经济和新能源产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区域经济竞争力,带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加强制度建设。青海从2006年起取消对三江源地区的GDP考核,逐步探索建立新型绿色政绩考核体系。2010年,开展生态补偿试点工作,印发了《关于探索建立三江源生态补偿机制的若干意见》和《三江源生态补偿机制试行办法》。今年,发布实施《青海省主体功能区规划》,划定重点开发、限制开发、禁止开发三类区域,限制开发、禁止开发区面积占全省国土面积近90%。同时,抓紧制定《青海省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条例》。青海着眼于解决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一些深层次矛盾,加大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力度,在重大政策和体制机制创新上先行先试。
以生态文化为灵魂,以重大工程为抓手,以生态经济为支撑,建立健全生态文明制度体系,青海正在加快构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长效和常态机制。
取得五个成效——增草增水增样增收增和
经过多年不懈努力与探索,青海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突出表现为“五个增”:
增“草(林)”。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植被覆盖度呈增加趋势,森林覆盖率由2004年的3.2%提高到2012年的4.8%,草原植被覆盖度年均提高11.6%。数据显示,青海高覆盖度草地正以每年2300多平方公里的速度增加。
增“水”。三江源地区湿地面积增加104平方公里,林草生态系统水源涵养量增加28.4亿立方米,黄河源头玛多县再现千湖奇观。青海湿地面积从2003年的556万公顷增加到2013年的814.36万公顷,总面积居全国第一。
增“样”。生物多样性逐步恢复。藏羚羊、野牦牛等野生动物种群明显增多,栖息活动范围呈扩大趋势;植物种群和鱼类等水生生物的多样性得到有效保护。高原多样性民族文化得以有效传承和保护,丰富和拓展了“大美青海”品牌的内涵。
增“收”。2005年以来,三江源地区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4.9%。仅草原生态补助奖励政策一项,每年使全省农牧民人均增收508元,其中牧民人均增收2588元。2013年,青海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019.70亿元,同比增长12.6%,增速居全国第9位;接待国内外游客1780.43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58.5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2.6%、28.1%。
增“和”。社会公众自觉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识普遍增强,思想观念和生产生活方式悄然转变。通过落实一系列强牧惠牧富民政策,广大农牧民生活得到明显改善,绝大多数群众对党和政府心存感激和感恩,促进了藏区各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稳定。
形成三条经验——合理统筹兼顾四个文明
在保护底线不能破、保护战略不能变的倒逼动力推动下,青海初步走出了一条兼顾生态保护、区域发展、民生改善的生态文明建设新路。课题组认为,青海的探索,有许多可供借鉴的经验,归纳起来主要有:
第一,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首先是一场思想观念的深刻变革,必须注重生态文化建设。生态文化建设的任务就是要正确地定义与理解人们对生态文明的态度、信仰和价值理念,即把人类千百年来在与自然和谐共生过程中积累起来的那些符合自然规律、符合传统文化期待的经验积淀、传承、接纳下来,并且内化成现实社会中人们对保护生态环境独有的态度和价值信仰,外化成生态文明建设实践中人类自觉、理所当然的行为。当一个地区、一个国家的生态环境保护目标,能够透过生态文化有效地转化成每一个公民的价值信仰和行为模式时,就能够激发起无穷无尽、生生不息的对生态环境保护的力量。
第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并不意味着放弃经济发展,而是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发展生态经济。这就要求把生态基础、环境容量和资源承载力等作为前提条件,充分发挥生态环境对经济发展的先导作用和倒逼机制,逐步建立符合环境保护和绿色发展要求的经济运行体系,将绿色发展理念贯穿到经济活动的全过程。青海深入挖掘高原稀缺性生态资源,大力发展生态经济和循环经济,推动发展方式从外延型向内生型转变,有利于更好地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协调统一。
第三,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建立健全体现科学发展理念的体制机制。制度是“硬杠杠”、“指挥棒”。只有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建立体现科学发展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完善最严格的主体功能区制度、生态补偿制度、资源有偿使用制度等,才能推动生态文明建设逐步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常态化的轨道。
总的来看,青海在发展过程中,正确处理了生态文明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之间的关系——物质文明是条件,精神文明是动力,政治文明是保障,生态文明是目标。统筹协调好四者之间的关系,有利于推动人与自然共生共存共融,使人口、资源、环境之间长期保持稳定和谐的关系,建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文明社会。这无疑是青海生态文明建设对全国其他省份和地区的最大启示。
(执笔:陶建群、武伟生、马洪波、王志远)
【延伸阅读】
玉树州:生态文明融入灾后重建
玉树州位于青海、四川、西藏三省区交界处,地处三江源核心区,被誉为“万山之宗”、“江河之源”,在建设国家生态安全屏障中肩负重要责任。2010年发生的地震使这里敏感的生态环境变得更为脆弱。过去4年多来,玉树州牢固树立“用绿色感恩,用生态报国”的理念,把灾后重建与生态环境保护紧密结合,创新体制机制,尊重群众意愿,顺应自然规律,全面推进三江源生态保护与建设工程。同时,通过大力发展高原生态农牧业、特色旅游业等绿色产业,不断拓宽农牧民就业和增收渠道。如今,玉树已经全面完成灾后重建任务,为建设生态优美、特色鲜明、经济发展、安全和谐的社会主义新玉树奠定了坚实基础。
青海湖:保护与发展并行不悖
青海湖是中国最大的内陆湖和咸水湖,是维系青藏高原东北部生态安全的重要水体,是阻挡西部荒漠化向东蔓延的天然屏障,是青藏高原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宝库,同时孕育了独特而又厚重的民族文化。近年来,青海坚持“生态保护、科学研究、科普教育、旅游开发、社区共管”五位一体的治理方式,促进了青海湖流域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青海湖水位连续9年上升,湿地水鸟资源种类和数量稳中有增。随着环青海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青海湖国际诗歌节、环青海湖全国徒步大会等活动影响力的扩大,青海湖旅游内容不断丰富,旅游产业加快转型升级。此外,每年从景区门票收入中提取10%到15%的专项资金,全面扶持环青海湖乡村旅游(牧家乐)发展,带动周边地区农牧民增收致富,使其更加自觉地参与青海湖生态保护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