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承梁:建设生态文明需要传统生态智慧

03.07.2015  16:42

        【中华传统文化包含丰富的生态智慧,其内涵历久弥新,可以为我们今天建设生态文明提供有益启示和借鉴】

  中华传统文化包含丰富的生态智慧

  “天地人和”“元亨利贞”。天地人和,是对宇宙结构和宇宙整体的看法。《易·序卦传》说:“三才者,天地人”。元亨利贞,指万物生生不息而又和谐一体。《易·乾卦》说:“乾,元亨利贞。”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就是说,天之道在于生生不息、周而复始,君子要像天道一样自强不息。天地人和与元亨利贞是相互联系、和谐统一的整体。天、地、人既相互独立,又“保合大和,乃利贞”。和合思想让中华民族文化基因浸透着对自然万物的珍视,对我国传统文化发展产生了广泛而久远的影响。

  “天人合一”“与天地参”。汉儒董仲舒说:“天人之际,合而为一。”季羡林对此解释道:天,就是大自然;人,就是人类;合,就是互相理解,结成友谊。如何实现天人合一?《中庸》说:“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这就是说,人把握了天生的“”,发展人和万物的本性,就可尽物之性、尽人之性,从而赞助天地万物的变化和生长,使万物生生不息,人就可同天地并列为三才,实现天地人和谐发展。

  “道法自然”“道常无为”。《老子》第二十五章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第三十七章说:“道常无为,而无不为。”前者把自然法则看成宇宙万物和人类世界的最高法则。老子认为,自然法则不可违,人道必须顺应天道,人只能“效天法地”,将天之法则转化为人之准则。后者则指出,道化生天地万物,任其自然生长,其表现是无为的,但从其结果来看,没有一样不是生动有序的。因而,道表现无为,结果有为。它告诫人们不妄为、不强为、不乱为,顺其自然,因势利导地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

  “众生平等”“大慈大悲”。佛教主张众生平等。《大乘玄论》说:“不但众生有佛性,草木亦有佛性……若众生成佛时,一切草木亦得成佛。”它要求尊重生命,反对滥杀滥伐和破坏生态平衡。佛教主张大慈大悲。《妙法莲花经》说:“大慈大悲,常无懈倦,恒求善事,利益一切。”既要救其死,又要护其生。这种“护生救死”的精神对于维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传统生态智慧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启迪

  中华传统文化的主流是儒释道三家,在其共同作用下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生态智慧,这就是天人合一、众生平等、道法自然。其最为显著的特征表现为:每一个生命个体均可通过自身德性修养、践履而上契天道,进而实现“上下与天地合流”或“与天地合其德”;人类与自然界和谐共处,即天是人类生命的根源和归宿,人要顺天、应天、法天、效天,最终参天。我们今天建设生态文明,应合理借鉴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智慧。

  在解决当代生态问题上,西方人总认为能够以一物降一物、以一种技术克服另一种技术难题。这样一来,整个工业生产就像一台紧绷着弦的大机器,用一部分设备进行产品生产,用另一部分设备进行废弃物净化处理,从不停歇,其结果却是制造出积重难返的生态问题。党的十八大要求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这是传承发展我国传统生态智慧的科学结论。美国环境伦理学会创始人罗尔斯顿指出:“传统西方伦理学未曾考虑过人类主体之外的事物的价值……在这方面似乎东方很有前途。东方的这种思想没有事实和价值之间,或者人与自然之间的界限。在西方,自然界被剥夺了它固有的价值,它只有作为工具的价值。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也是中国人对于自己国家、民族和个人未来前景的美好梦想。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是中国梦的重要内涵。当今社会存在的物质主义、享乐主义生活方式,不符合生态文明要求。与建设生态文明相契合的生活方式是简朴生活和低碳生活,强调抑制异化消费和过量消费,提倡绿色消费。由个人生活方式转变汇聚成全社会向生态文明生活方式转型,既是每个中国人走向“生态人”的自我觉醒和自觉行动,也必然促进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在这方面,我国传统生态智慧的很多合理内涵值得深入发掘和借鉴。

                      ——作者系山东省生态文明研究中心主任/ 《人民日报》,2015年1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