锚定“四地”建设 青海国资国企实现高质量发展

20.11.2022  08:51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记者  王瑞欣  报道)近年来,青海省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围绕打造生态文明高地、建设产业“四地”,加强企业主业管理,规范投资行为,加快推动国有资本向传统优势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社会公共服务领域布局,构建了盐湖化工、有色冶金、新能源、新材料、装备制造、特钢、煤炭等产业链条。截至2022年8月末,青海省国资委监管企业实现营业总收入782.5亿元,同比增长2.5%;实现利润总额180.5亿元,同比增长174.7%;累计上交税费81.6亿元,同比增长110.9%,为稳定青海全省经济大盘贡献了国企力量。

   国有资本布局更加合理

  开展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以来,以建设产业“四地”为契机,青海省国资委加快推进国有经济布局结构优化、积极稳妥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健全市场化经营机制,改革重点领域取得了实质性突破,以改革促发展,国资国企运行企稳向好。

  青海盐湖股份率先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通过聚焦化肥及锂业两大主业,公司效益创近十年最好水平——2021年,盐湖股份实现营利性收入147.78亿元,同比增长5.44%;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为47.69亿元,较上年同期大增1154.19%。海北藏族自治州则依托独特的文化旅游资源优势,制定海北旅投公司改革重组方案,通过市场化运营,整合海北州独有的生态旅游、红色旅游、全域区位等优势资源,将海北旅投打造成为引领全州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旗舰企业。

  同时,省国资委还积极推动国有资本运营公司、国有资本投资公司试点探索——结合企业情况,青海省省级层面确定两户企业开展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改革试点工作。国有资本投资公司试点青海省三江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建立投前管理、投中管理、投后管理、融资管理、风控管理、协同管理的“6M”管控模式。实施“种养加”循环农牧业,培育研发精深加工产品,打好绿色有机牌、高原特色牌和提质增效牌。

   深化混改促进协同发展

  今年4月13日,秉承“小改革小发展,大改革大发展”的青海创安有限公司(原国家建材局茫崖石棉矿)传出喜讯:一季度,公司完成“中国茫棉”温石棉生产1.72万吨,同比增长34%;销售量2.35万吨,同比增长73%;实现营业收入3593万元,同比增长14%,实现首季“开门红”。前些年,随着石棉行业进入衰退期,青海创安有限公司从国内最大的温石棉“联合采选企业”,到面临资不抵债的窘境。2020年,陷入极度经营困难的青海创安有限公司在石棉主业采、选、销业务板块,打造国有控股、民营资本参股的三家混合所有制子公司;不同经营板块之间交叉持股,形成既独立运营又市场化联动的经营模式;对保障服务的业务板块,形成自负盈亏、内外“揽活”的市场化运营模式。改革后的创安公司迸发出巨大的活力,2020年一季度末全面复产,到年底即实现扭亏为盈,营收增长85%,负债率降低27%。

  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实施以来,青海省国资委按照“三因、三宜、三不”原则稳妥推进省属监管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支持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及其他各类所有制企业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同时,紧紧围绕促进优势资源开发、补齐特色优势产业短板,鼓励国有资本通过投资入股、联合投资、重组等方式,开展与非国有企业的股权融合、战略合作、资源整合。截至目前,监管企业及其子企业中混合所有制形式的控股企业有36户,2020年以来累计引入非公资本3.81亿元,混改企业在加快矿产资源综合利用、促进文化旅游、现代物流和大数据应用发展等方面成效明显。

   市场化改革释放企业活力

  近日,在国务院国有企业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的地方“双百企业”“科改示范企业”2021年度专项考核评估结果中,西宁低碳基金公司获评“优秀”等级,成为青海省两家获此等级企业的其中之一。分析其优势不难发现,该企业活力源自于市场化改革。西宁低碳基金公司扎实推动国企改革,企业内的经理层率先实现一岗一薪;管理人员职位升降与经营业绩直接挂钩,打破了“铁饭碗”惯例。同时,企业大刀阔斧以股权跟投退出分红方式实现中长期激励,形成全体干部职工“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干事氛围。2021年,企业实现营业收入8776.78万元,较上年增长65.03%,较改革前2018年底增长112.51%。

  这也是青海省国资委加快完善市场化经营机制取得的效果。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实施后,青海省国资委全面梳理摸排符合推行经理层成员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企业,对改革进度缓慢企业“一把手”进行约谈督导,此外,青海省国资委推进企业建立和实施以劳动合同管理为关键、以岗位管理为基础的市场化用工制度;继续深化工资决定机制改革,加强工资总额预算、监测和清算管理,更好完善市场化薪酬分配机制。

  目前,西宁市将城投公司、湟投公司、供水集团、文旅公司4户企业纳入薪酬改革范围,建立与企业领导人员选任方式相匹配、与企业功能性质相适应、与经营业绩相挂钩的差异化薪酬制度。海西州州属出资企业及下属子企业任期制契约化管理覆盖率达到100%,经理层成员签约率100%。青海省国资委还指导各企业全面开展实施国有控股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国有科技型企业股权和分红激励等中长期激励情况评估,截至2022年9月底,确定3户企业——青海盐湖蓝科锂业股份有限公司、西部矿业集团科技发展有限公司、青海西部镁业有限公司开展超额利润分享,1户企业——西宁国家级低碳产业基金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实施员工跟投,有效激发了骨干员工的工作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