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祝平:民间信仰概念的多重解读

22.03.2016  14:54

    在我国,“民间信仰”一词开始出现并成为稳定的术语大约在上世纪30年代。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当前,学者们对民间信仰的社会性质、复兴理由、发展前景,以及对民间信仰的社会管理等方面均有着较大分歧,对民间信仰的概念界定更是众说纷纭。从民俗性角度理解民间信仰、从宗教性角度理解民间信仰、从混合性角度理解民间信仰、从模糊性角度理解民间信仰,是近20余年学界关于认识和理解民间信仰现象的几种较具代表性的观点或认同趋向。而民俗学家钟敬文在《民俗学概论》一书中对民间信仰的界定,为更多学者和理论工作者所接纳、采用。

   民间信仰”词源简考

  民间信仰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和深厚的社会基础,早在《山海经》《淮南子》和《搜神记》等典籍中,就有大量古代民间信仰资料的记录。但“民间信仰”一词开始出现并成为稳定的术语大约在上世纪30年代。而与之相关的“民俗”一词,在我国早已有之。比如,《礼记·缁衣》中就有“故君民者,章好以示民俗,慎恶以御民之淫,则民不惑矣”的记载;《汉书·董仲舒传》中也有“变民风,化民俗”的记载等等。这里的“民俗”就指历代相沿积久而成的日常生活习惯,即民间风俗。而以“民俗”作为一种专门的学科术语,则是对英文“Folklore”的意译。英国学者威廉·托马斯1846年以撒克逊语中的“folk”(民众、民间)和“lore”(知识、学问)合成并创用这个新词:“Folklore”,既指民间风俗现象,又指专门研究这种现象的学问。作为精神民俗的民间信仰,在英国人类学家爱德华·伯内特·泰勒的著作《原始文化》和英国人类学家詹·乔·弗雷泽的著作《金枝》中被称为“原始的文化”。爱德华·伯内特·泰勒将 “万物有灵论”(对万物的个体灵魂以及自然显灵的信仰)这一术语带回常用语中,他认为万物有灵论是宗教发展的第一个阶段。詹·乔·弗雷泽在其著作中对史前社会原始人灵魂观念作了具体描述和说明,认为灵魂观念是原始人认识世界的一种方式,与原始文化的许多具体概念紧密相关,表现了原始人期望认识自身和解释世界的强烈愿望。在此之后,很多人类学家都对原始人类的思维进行了研究,探讨原始信仰的形成、发展。

  当前,有不少学者认为对中国民间信仰较早进行比较系统的学科性调查研究的,应当首推荷兰籍汉学家德格如特。他于1888年至1890年间居留中国,在福建省东南部专门从事人类学研究,以人类社会学方法调查结合文献对中国宗教包括民间信仰在内进行开拓性探索,写成了6卷本的《中国宗教体系——其古代形式、变迁、历史、现状及与之相关的风俗、传统、社会制度》专著并陆续以英文出版。1892年,“民间信仰”一词在英美人类学、民俗学学术期刊中开始出现;1897年,日本东京帝国大学宗教学专业第一任教授姊崎正治第一次将“民间信仰”作为学术概念提出,并对日本民间信仰的基本内容和范畴作了界定,指出日本民间信仰是日本民间存在的、与正统组织化宗教相异的信仰习惯,不仅包括“原始宗教的残存”和“自生性的信仰”,还包括“组织宗教的衍化、曲解、混淆”。

  中国学者从学术上对民间信仰的研究只是晚近的事,一般认为可追溯到上世纪之初。1904年,卓呆在《续无鬼论演义》一文中最早使用“迷信”概念指称“民间信仰”,此后“迷信”一词开始见诸一些文论中。由于当时特殊的社会境况,学者多以“迷信”称呼“民间信仰”,并视之为“无哲学上的根据,又与科学得来的结果冲突”的“东西”;认为其产生于“病态”和“错误”,亦即“由于神经的刺激出来的”和“私欲强盛而观察力不足”等精神、心理和认识因素,“只要能够无我无欲,信仰也就无从发生了”;认为“崇尚虚诞、窒息民智、碍文明之进步”的“迷信”有着“毒苍生而覆国家”的负面影响。1904年后的20多年里,民间信仰研究十分活跃,人们开始用不同的概念指称“民间信仰”,如:“民间的信仰”、“民众信仰”、“民间宗教”、“民信”、“俗信和迷信”等。至迟在上世纪30年代,由于梁启超等改良派思想家对日本学者姊崎正治所提“民间信仰”概念的推崇,认为姊崎正治的总结和发现深刻地反映了东亚社会宗教信仰的特点,“民间信仰”一词很快被引入中国并逐步被中国知识分子群体广泛采用,开始成为一个稳定的术语,其意义也随时代而演变。

   民间信仰”概念界定众说纷纭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以来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民间信仰受到不断的批判和扫荡,对它的研究也一度被冷落。正是由于特殊的政治社会环境,民间信仰一度成为比较敏感的话题。比如《宗教百科全书》《中国大百科全书》《宗教大辞典》《宗教词典》《宗教工作手册》《中国神秘文化辞典》《中国各民族宗教与神话大辞典》等大型工具书中,都难见“民间信仰”词条,由此,我们多少可以感受到这一时期民间信仰所处的尴尬境地。

  改革开放后,民间信仰习俗经过漫长的被迫休眠期,呈现出了普遍复旧并应运重生的景象,整个社会对宗教现象以及包括民间信仰在内的传统民俗事项的认识更显务实、客观,人们对民族传统文化尤其是民族宗教等与社会发展稳定的关系也有了越来越深切的体悟。由此,民间信仰研究再度活跃,学者们在民间信仰的概念、基本理论和研究历史等方面作了进一步的探索。然而,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学者们对民间信仰的社会性质、复兴理由、发展前景,以及对民间信仰的社会管理等方面均有着较大分歧,对民间信仰的概念界定更是众说纷纭。有关民间信仰的定义,学界诸论述中较具代表性的观点主要有:

  从民俗性角度理解民间信仰。著名民俗学家乌丙安在其所著《中国民俗学》《中国民间信仰》等著作中指出:中国的民间信仰是“多民族的‘万灵崇拜’与‘多神崇拜’”,“由宗教信仰派生出来的信仰习俗已经融为日常生活的迷信和俗信”,对自然物和自然力的崇拜、对幻想物的崇拜、对附会的超自然力的人物崇拜以及对幻想的超自然力的崇拜等,是中国民间信仰的主要内容。《辞海》是仅有少数记载有民间信仰词条的工具书,其对民间信仰的阐释也是强调民俗性取向的,指“民间流行的对某种精神观念、某种有形物体信奉敬仰的心理和行为。包括民间普遍的俗信以至一般的迷信。它不像宗教信仰有明确的传人、严格的教义、严密的组织等,也不像宗教信仰更多地强调自我修行,它的思想基础主要是万物有灵论,故信奉的对象较为庞杂,所体现的主要是唯心主义,但也含有唯物主义和科学的成分,特别是民间流行的天地日月等自然信仰。” 

  从宗教性角度理解民间信仰。人类学者王铭铭认为,民间信仰为“民间宗教”,“指的是流行在中国一般民众尤其是农民中间的神、祖先、鬼的信仰;庙祭、年度祭祀和生命周期仪式;血缘性的家族和地域性庙宇的仪式组织;世界观和宇宙观的象征体系。”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金泽研究员在其所著《中国民间信仰》一书中指出,“中国民间信仰是深植于中国老百姓中的宗教信仰及其宗教的行为表现,是原始宗教的继承者,不同于佛教、道教、伊斯兰教那般显赫”。台湾学者蒲慕洲长期致力于中国古代宗教社会史等方面的研究,在其所著《追寻一己之福——中国古代的信仰世界》一书中,强调应从“宗教心态”去研究民间信仰,特别是应注重在佛、道教兴起前后来考察中国的民间信仰,以及它们之间的传承关系,认为宗教心态是信仰赖以生长并吸收养分的精神土壤,是对“人外力量”即“超自然力量”信仰的基础。日本学者渡边欣雄认为民间信仰“乃是沿着人们的生活脉络来编成,并被利用于生活之中的宗教,它服务于生活总体的目标”,可称为“民俗宗教”;家庭、宗族、亲族、地域社会是其赖以传承和创造的母体,是极具地方性和乡土性的宗教。 

  从混合性角度理解民间信仰。此种观点认为民间信仰具有突出的内容混合性,实是一种混合体或复合体,是传统之混合性信仰。比如日本学者掘一郎认为民间信仰是一种复合性的信仰形态,“由古代的、非宗教性的自然宗教遗留和继承现象,和正式宗教的调和而成”;著名民俗学家姜彬在其代表性成果《吴越民间信仰习俗》一书中,将民间信仰归结为原始时代遗留下来的各类崇拜,古代遗留下来的迷信组织和信仰活动,民间的生产生活和岁时习俗信仰以及众多的民间鬼神信仰等,这个观点与日本学者掘一郎所谓“复合性信仰”的观点总体上是一致的。台湾学者李亦园,长期从事人类学研究,在大陆颇有影响,其代表作《人类的视野》专门阐述了民间信仰的混合性问题,指出:“中国传统的宗教信仰实是一种混合体”,“它不像西方那样具有强烈的排他性,而是一种兼容并包的信仰状态”,“只能称之为民间信仰吧!

  从模糊性角度理解民间信仰。当下,在我国民俗学和民间信仰研究领域的一些知名学者如叶涛、陈进国、路遥等,都曾表达或主张了这种观点。比如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叶涛研究员认为,对民间信仰的界定不必要太精确,相反,模糊一点更有利于研究。他指出:“如何界定民间信仰,如何认识它与儒、释、道的互动关系,有一个偷懒的做法,就是正统宗教以外的都可以拿进来,包括民间宗教、秘密教门、老百姓的习俗等。模糊一点比精确一点好。”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陈进国博士也认为,“目前很难给民间信仰一个精确的界定”,“相对模糊的界定办法更能开阔我们的视野。”山东大学路遥教授也表达了类似的看法,认为民间信仰与正统宗教有从属关系,民间信仰与民间宗教有互动关系,它们之间不能采取一刀切的办法简单区分。值得关注的是,福建师大的林国平教授基于对上述各种观点的综合,提出了准宗教的概念,认为“中国的民间信仰界于一般宗教和一般信仰形态之间,权且称民间信仰为‘准宗教’也许比较准确些。”这实际上是对模糊性观点的一种深化和推进。

  上述4种是近20余年学界关于认识和理解民间信仰现象的一些代表性观点和认同趋向,因学者们各自学术背景的差异、研究视角和立足点的差异,显然相互之间是存在一些分歧的。而官方正视民间信仰问题并试图纳入政府管理,也不过是近十余年的事情。湖南、福建、浙江等地是较早探索民间信仰政府管理的省份,从这些地区已公开发布的关于民间信仰管理的政府文件中,我们注意到,均未对“什么是民间信仰”作出回应,仅仅是对民间信仰的一些普遍性特征进行了简要的描述,并更多地强调了民间信仰作为民族传统文化的属性。

  目前,通过简单的文献梳理,关于民间信仰的定义有数十种之多,而我们发现,民俗学家钟敬文在《民俗学概论》一书中对民间信仰的界定,即“民俗信仰,又称民间信仰,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在民众中产生和传承的一套神灵崇拜观念、行为习惯和相应的仪式制度”,为更多学者和理论工作者所接纳、采用。究其原因,一方面钟敬文是中国民俗学学科的奠基人、学界泰斗,其主编的《民俗学概论》集全国30多位专业人员长达8年的努力,提出了完整的中国民俗学体系,并就“民俗信仰”专门列一章,从信仰对象、信仰媒介、信仰表现方式、民俗信仰的特征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阐述,被认为是“一本填补空白的杰作”。该书还被列为高等院校文科专业基础理论教材,曾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和国家图书奖提名奖等,影响深远。更为重要的是,在这一著作中,对民间信仰的概念界定简洁明了、价值中立、正本清源,又较为完整,比较好地揭示了民间信仰的生成特征——“自发产生”,信仰内核——“神灵崇拜”,信仰范畴——“观念”、“习惯”、“仪式”,参与主体——“民众”。不难看出,钟敬文对民间信仰的理解坚守了民俗学的向度,把民间信仰看做是民众在生产生活中累积的心理经验,是一种精神民俗现象,这种信仰与人为的系统宗教是不一样的。

文章来源:中国民族报 2016-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