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基础抓管理促质量重服务

16.04.2015  15:03
  青海省西宁市国信公证处(以下简称“国信公证处”)紧紧围绕在法治新常态下,公证工作如何服务青海“三区”建设,为经济社会和谐稳定发挥积极作用这个中心,立足本职,强基础、抓管理、促质量、重服务,公证工作取得明显成效。据统计,今年1至3月,共办理各类公证事项480件,其中经济公证347件,民事公证133件,是去年同期的3倍。
  强化基础投入,优化服务环境。面对西宁市庞大的公证服务需求,国信公证处始终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做到起好步、带好头,在选聘优秀公证人才的基础上,加大基础设施投入,配齐配强办证必须的现代化专用设备,租用近200平方米办公用房,统一工作标牌、胸牌、着装,设置接待处、办证大厅、档案室。在办公区公示公证业务范围、办证程序、服务承诺、收费标准和投诉监督电话,既优化了办证环境,又保障了群众参与权、知情权和监督权,深受办证群众一致称赞。
  健全规章制度,强化规范管理。国信公证处秉承“依法执业、诚信为本、质量至上、服务为民”的执业理念,注重用制度管人管事,按照依法、科学、合理、高效、可操作的要求,从行政管理的人员、档案、财务到业务管理受理、审查、审批、出证、质量监控,再到资产管理、收入分配等各个环节,制定了《公证服务承诺制》、《公证办证规定》等40余项较为完整和系统的公证管理制度,为严格依法依规执业,增强公证公信力,打下了良好基础,树立了公证人员良好的社会形象。
  加强质量监管,提高公证信誉。国信公证处从审查当事人的主体资格、申请事项的合法性,到决定受理与审批,直至最后出具公证书、整理归档,都有严格的规范约束,严格把好法律关、程序关、证据关、资格关、人情关,确保公证质量。探索建立兼职质量监督员(CTO)制度,在审批后、发证前再一次把控公证质量关卡。为增强公证人员办证责任心,试行办理公证质量终身追究责任,因办理公证给当事人造成损失的,公证机构赔偿后,可责令有故意或重大过失的公证人员承担部分或全部费用。
  改善服务模式,周到便民服务。针对西宁地区办证难、等待时间长实际,国信公证处及时推行一系列的便民措施。把服务态度放到公证工作的首要环节,以文明语言、热情接待、耐心解答为要求,实行为民、便民、惠民一条线服务;为孤老病残等特殊人群设立服务窗口,提供上门办证,截止目前,提供公证法律援助18件;要求承办公证员一次性告知申办公证的详细要求,减少当事人来往次数;同时提高办证效率,缩短办证时间,为当事人提供优质高效的公证服务,受到当事人好评。
国家10.49亿支持我省启动实施教育强国推进工程
  今年以来,按照省委省政府安排部署,省发展改革委紧抓“十四五”开局机遇,围绕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新时代目标,科学谋划项目储备,主动加强汇报衔接,全力以赴争取中央专项资金,支持教育领域基础设施建设。经积极争取,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下达我省教育强国推进工程2021年中央预算内投资10.人民政府
甘青两省政协就推动兰西城市群建设开展联合调研
  8月2日至6日,青海省政协应甘肃省政协的邀请,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