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名干部在一线·我的下乡日记:既要当好致富的引路人 还要做好生活的贴心人

12.03.2017  22:35

   2月17日 星期五 晴

  已是早春时节,在海北藏族自治州海晏县甘子河乡尕海村,冬日的严寒依然席卷着这个平均海拔3500米的高原村庄,而村民们致富的精气神却如春天勃勃生机的万物,充满活力。

  今天已经是入户开展惠农项目需求调查的第四天,在这个南北长94公里,东西不到15公里的狭长地带里,尽管已记不清走过多少路程,但是从每个清晨出发,走进一户户牧民家,了解他们的惠农需求、生活困难、政策落实、需要政府在什么方面的帮助、想学到什么技术等情况,时不时还聊到大家的生活变化,当一户户的调查资料不断完成后,我想今年我们将根据大家的需求开展帮扶工作,村民们在致富路上又迈了一步。尕海村作为青海湖畔的一个牧业村, 292户 899人中,建档立卡贫困户有65户 191人,家庭因残疾致贫的有18户22人,因病致贫的14户48人,同时缺少劳动技能也是村里致贫的一项原因。

  2015年 11月 8日,我开始了在尕海村的驻村“生涯” , 如今一年多时间过去了,尽管大家的生活一天更比一天好,但我深知让尕海村和全国同步实现脱贫,我的任务依然很艰巨。所以作为村里的“第一书记” , 既要当好大家致富路上的引路人,还要当好群众生活上的贴心人。

  李生福是今天走访的24户牧民群众中让我记忆最深刻的一户贫困户,71岁的李生福和69岁的老伴儿独自抚养拉扯着两个儿子,而两个儿子都是精神异常的残疾人,这让本不富裕的家庭生活过得“雪上加霜” , 生活的重担全部落在两个年迈老人的身上,家里仅有的几头牛是生活的全部支撑。

  李生福老人老两口坚强的意志深深打动着我。作为驻村干部,尽管去年在各方争取下,他家又重新纳入了国家最低生活保障,但是我想,要让他家生活慢慢好转,最主要的任务就是要让家里病稍微轻一点的一个儿子能干活,通过积极引导让他掌握一技之长,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家庭经济困难。

  像李生福一样,村里需要帮助的人还有很多。扎西才让是村里一名上初三的学生,但和奶奶一起生活的他,家里一老一小却因生病多次住院,困难的生活让这位需要学习的孩子产生了辍学的念头,我在得知情况后,经多方联系找到了一家资助企业,解决了他的上学问题。一件很微小的举手之劳, 2017年 1月 15日,却收到了扎西才让手写的两页密密麻麻的感谢信。

  我想作为驻村干部,一定要及时了解大家生活上的困难,竭自己所能,尽量为大家多办一些实事,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和村里淳朴的牧民们一同走向增收的“康庄大道” 。( 尕海村“第一书记”杨昌加 记者宋明慧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