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植绿色优势 添彩美丽青海——我省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综述
青海新闻网讯
【编者按】习近平总书记在青海代表团重要讲话,是青海实现“十三五”良好开局、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行动指南。为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深入落实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着力推进生态文明先行区、循环经济发展先行区、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区建设,进一步弘扬玉树抗震救灾中形成的奋斗精神,提升广大干部群众干事创业的精气神,为建设和谐美丽青海凝聚强大力量,本报即日起开设《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奋力实现“131”总体要求》专栏,刊发反映我省致力“三个扎扎实实”、推动落实“131”总体要求的重点报道。敬请关注。
春风吹过日月山,草原处处是新绿。
趁着高原晚春,行走在辽阔的青海大地,映入眼帘的是草原、湖泊、湿地、牛羊……这是生命的绿色,发展的绿色,民生的绿色。
站在“十三五”的新起点,地处西部内陆、生态地位极为重要的青海,进一步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坚持以生态保护优先的理念协调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开启了生态文明建设新时代。
这是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的开局——从顶层设计到全面部署,从最严格的制度到更严厉的法治,生态文明建设扎实有序推进,越来越多的人深刻认识到:保护好三江源,保护好“中华水塔”,确保“一江清水向东流”,把青海打造成为美丽中国的亮丽名片。
这是环境保护合力集聚形成的起步——生态文明体制机制日趋完善,“生态”“环保”“绿色”成为人们关注的热词,广泛的生态共识落地生根,转化为积极的行动和巨大的合力。
这是全省绿色发展底色亮丽的开始——三江源头芳草萋萋、江河奔涌,祁连山下松柏如云、碧水常流,青海湖上烟波浩渺、百鸟竞翔……当环境改善愈发催长生态红利,生态美已成为全省跨越式发展的最大资本和优势。
唱响绿色发展主旋律——为大美青海培育新优势,积蓄新能量
青海最大的价值在生态、最大的潜力在生态、最大的责任也在生态。
正因如此,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生态文明,一直是青海经济发展的“关键词”和“主题曲”。
回眸“十二五”,全省生态文明建设跃上新台阶,生态文明先行区建设全面推进,主体功能、空间布局不断优化,生态战略地位日益凸显。同时,在绿色发展驱动下,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正经历向创新发展和绿色发展双轮驱动模式的“蝶变”。
从“傻大黑粗”到“高精新尖”,工业制造趋向轻盈灵动。
对原有产品进行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后,青海金阳光特种钢材股份有限公司最新研发的高强预应力锚固螺栓,深受市场欢迎,目前,产品遍布祖国的大江南北。“青海造能卖到北上广,全靠技术创新。”公司副总经理贺连寿高兴地说。
“十二五”以来,我省高新技术产业占规上工业比重由3.4%提高到6.2%,全省工业转型升级迈出实质性步伐。
从粗放向集约转变,全省生态畜牧业走向阳光之路。
多年来,我省通过实施重大草原工程,草原生态得到了保护。河南、泽库、兴海、甘德、祁连、天峻等县完成了有机认证,牛羊养殖达378.7万头只,成为全国面积最大的有机畜产品生产基地。
在“十二五”期间,全省通过“四位一体”综合施策,按照“三步走”战略,生态畜牧业建设取得显著成效。高原特色品牌正在加快发展,“世界牦牛之都”、“中国藏羊之府”品牌初步形成。
从加强生态保护与建设到“打生态牌”,逐步改善的生态环境日益成为发展新优势。
如今,青海坚持生态保护优先的理念,正在通过旅游向海内外传递,绿色青海的生态红利也已开始显现。
“十二五”期间,全省累计接待游客9095.26万人次,年均增速13.56%。实现旅游总收入824.52亿元,年均增速28.4%,分别是“十一五”的1.8倍和3.15倍,旅游总收入占全省GDP的10.26%。
唱响绿色发展主旋律,全省经济结构正不断变轻、转绿。
有数字统计,“十二五”全省产业结构加快升级,农牧业产业化持续壮大,省级以上农牧业龙头企业销售额增长25%。战略性新兴产业增长20%以上,装备制造业增长22%,轻工业占比提高2.6个百分点,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6%。存贷款余额双双突破5000亿元,信息产业投资与消费分别突破百亿元和两百亿元,旅游人次和总收入分别增长15.5%和22.8%,服务业占比提高4.4个百分点。
这些变化正为大美青海培育新优势,积蓄新能量。
用制度守护绿水青山——让生态文明落地生根,凝聚绿色发展新动力
年前,记者接到了青海省格尔木市林业局工作人员马德成的微信:“省人大常委会批准了《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野生枸杞保护条例》,我们现在可以依法打击盗挖黑枸杞的行为了!”
依法治理,违法必究是环境保护与建设的根本保证。
在全力推进全省生态文明建设中,我省不断深化对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建设的探索,提出打造全国生态文明先行区,让生态保护优先理念在扎实有效的实践中落地生根。
“搞好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用制度来支撑、来保障”——省委省政府领导的认识高度契合,高屋建瓴全面部署,一系列法律、法规、政策、措施陆续发布实施,为绿色发展“保驾护航”。
2015年3月,青海首次以地方立法为生态文明建设保驾护航,《青海生态文明建设促进条例》分别对生态建设的责任主体、规划与建设、保护与治理、监督检查等作了明确规定。
制度创新不止如此。在“十二五”的收官之年,我省先后制定了《青海省创建全国生态文明先行区行动方案》、《青海省建设国家循环经济发展先行区行动方案》和《青海省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总体方案》,并报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六部委批准实施了《青海省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为青海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注入了新的动力。
按照生态领域“设计总图”和“施工总图”,我省全面推进、重点突破,在主体功能区制度、生态保护功能红线划定、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集体林权流转、草原补奖和保护责任挂钩试点等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推动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不断向纵深发展。
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追究和损害赔偿制度,更需要生态文明评价和考核机制来“保驾护航”。
省委组织部出台规定,从2015起,在全省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年度目标责任考核中大幅增加生态指标,对于年内发生重大生态环境破坏和重大环境污染事件的地区和单位实行“一票否决”,取消考核评先评优资格。
在市州考核指标中,生态环境保护考核指标由原先的5项大幅增加至10项,实行反向约束考核,内容涉及生态工程、草地保护、耕地保护、林地保护、水资源保护、大气保护、节能减排以及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城镇生活污水和垃圾无害化处理率等约束性指标。
通过不断完善绿色考核机制,以生态保护优先的理念协调推进经济发展、生态保护、民生改善之间的关系。
我省绝大多数县(市、区)属于国(省)定贫困县或国家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扶持县,且大多位于水系源头或生态保护区。根据这一特殊实际,我省对县(市、区)开展以绿色发展为主的绩效考核,将39个县(市、区)划分为经济发展和扶贫开发重点县、生态保护和扶贫开发重点县2类6组进行分类分组考核,进一步促进发展方式转变,加快减贫脱贫步伐,激励和调动抓发展、保生态、惠民生、促脱贫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一次次实践、一次次探索、一次次创新、一步步升华,青海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一路奋进,全省发展底色也绿意愈浓。
今年4月,青海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正式启动。“十三五”刚开局,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利好”就接踵而至,折射出今后五年我省生态文明建设新格局,厚植绿色发展新优势的决心和信心。
让绿色发展释放“红利”——全省发展赢得永续发展光明未来
环境是资本,生态出效益。当绿色成为人民幸福生活的底色,青海才能更加和谐美丽。
站在“十三五”新起点,省委、省政府更加坚定地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契合省情明确了更加注重生态保护、更加注重转变方式、更加注重和谐稳定、更加注重民生福祉、更加注重改革开放、更加注重夯实基层,紧扣实现“一个同步”、奋力建设“三区”、打造“一个高地”的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要求,从历史纵深描绘了青海“十三五”各项事业所要达到的新高度。
在破解发展难题方面,理念越坚定,行动就越有力。
建设“天蓝、地绿、山青、水秀”的绿色家园,青海已然迈出大步。
今年,省委、省政府对全省生态保护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强化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持续推进环境综合治理。实施“碧水蓝天行动”、深入开展“家园美化行动”,继续建设一批美丽城镇,再建设300个高原美丽乡村;着力发展生态经济。因地制宜发展生态农牧业、生态旅游业和生态文化产业,积极发展资源环境可承载的种养、加工、商贸、光伏等产业……
全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大自然则回馈大美青海无限风景。
如今,在黄河源头玛多县,曾经退化的草场一派生机,沿途放置的鹰架上不时有鸟类飞落。大小湖泊波光粼粼,犹如散落在苍茫高原的银色碎片,生动地展现着这个“千湖之县”的美丽图景……
环青海湖草原是青海最美的草原之一,也是最亮丽的一张名片。人工造灌木林、封山育林、沙漠化土地治理等一系列生态恢复工程的实施,环湖生态逐渐变好,青海湖面积不断扩大,栖息在青海湖的濒危动物普氏原羚和青海湖裸鲤均有不同程度增加,湟鱼洄游正诉说青海生态守护力。
随着全省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不断深入,藏区生态环境的不断改善,这里的青山绿山开始成为“金山银山”,为跨越发展不断释放着无尽红利。
花海门源,祁连雪景……良好的自然禀赋,游客可在同一季节看到冰川、森林、花海、雪山、草原、戈壁等不同景观。生机勃勃的生态旅游产业如一家家“绿色银行”,帮助许多农牧民“借景生财”,不断助推区域经济快速发展。
果洛藏族自治州5369公司生产的精分割牦牛肉一斤卖到3000多元。公司销售经理马天慧告诉记者,他们卖的是生态与健康。红火的柴达木枸杞已经成为海西经济发展的新引擎,生产的有机枸杞已牢牢占据了海外出口市场。
生态是品牌,生态出效益。在“生态保护优先”战略的大笔描绘下,随着全省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不断深入,生态保护已经不仅仅是字面的概念,而是实实在在体现出了生产力的价值,青山绿水正化作金山银山,回馈给全省广大农牧民丰厚的绿色“红利”。
打破环境资源约束瓶颈、改善环境非一日之功,必须推动绿色发展理念入脑入心,从发展方式、发展模式上不断重塑自我,在身体力行中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