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阔东方潮 奋进新时代 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 爱在彩虹之上 ——互助县人民医院推动改革巨轮破浪前行
青海新闻网讯50年代,这里是人才短缺、缺医少药的三间铺面;
40年前,改革的春风吹拂土乡大地,这里如一个容光焕发、壮志满怀的青年,快速成长起来;
3年前,这里成为全国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之一。作为国家试点、全省首家,全国最具影响力的县级医院、全国“县域医改样板医院”,迅速发展壮大。
“公平可及、群众受益、一切为了群众的健康。”今天的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人民医院,正由改革开放窗口成为全国深化改革试验田,一项项改革措施从这里复制推广到全国。
从三间铺面到三万平方米医院,树立改革开放一往无前的鲜明旗帜
科室翻了5倍多,设备由个位数增加到四位数,职工增加7倍之多,床位数翻了5番,年门诊量增加4倍……一连串亮眼的数字背后,映射出互助县人民医院改革从“试水”,到挺进“深水”,再到迈入“攻坚”,改革是春风,是动力。
“从1978年至今,这40年,我们见证了国家发展的历程,见证了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作出的不懈努力和奋斗,见证了人民生活走向更美好的点滴。”
“这一路,我们从追求温饱到奔向小康,获得满满的幸福感;这一路,让更多的人看到了医院一步一个脚印,一年一个新面貌的发展之路;这一路,我们看它走向更高,更强,更自信的明天……”
90后急诊科护士陈玉梅,对于将要为之奋斗一生的互助县人民医院,如同前辈一样充满了激情和爱恋。
祖祖辈辈生活在土乡的父老乡亲,见证了医院的变迁,见证了医院规模从小到大,专家从无到有,见证了一个个疑难杂症、一例例高精尖手术在这里攻破。
从50年代三间铺面、3名医护人员,到改革开放初期两层小楼、9个科室、6台设备、80多名职工,有了第一台10型X光机、血库、住院病人上千人。医院虽如新生儿,却是一颗生命力极强的活性原子,在风雨相伴的日子里,一天天地顽强生长起来。
时至今日,医院占地3万多平方米,拥有48个科室、2863台设备、617名职工、500张床位,年手术量4000台、门诊26万人次、住院2.3万人次……已成为集医疗、教学、科研、康复、预防、保健为一体的现代综合医院、三级乙等医院。
多年来,群众的满意度高了,医院对患者的服务意识、态度和质量更优质了,患者真实地享受了带给他们的方便、优质和温馨的就医环境。
9月14日,记者走进医院大门,几栋灰白相间的大楼映入眼帘,医生、护士、群众,出出进进,秩序井然。
院长周建邦介绍说,现在的医院就是一个缩小的省级医院,你瞧,门诊楼、外科楼、内科大楼、行政楼、综合大楼……一应俱全。后面新的综合医技大楼已经封顶,年底投入使用;南面的急救中心大楼刚刚动工修建。
以病人为中心,一切为了群众的健康,这是医院发展的根本宗旨,坚定不移,丝毫不能懈怠。基础设施逐步完善,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持续深化,基本医疗保障作用日益显现,医疗保障水平全面提升,健康扶贫工作扎实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全面实施,便民惠民服务全面落实,40万土乡儿女尽享综合医改红利,真真切切为建设健康互助交出了一份喜人的答卷。
这一答卷也让医院成为全国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的一面旗帜。
从管理体制改革到提升综合服务能力,当好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排头兵
改革的最大红利让广大群众受益,那么医改效果如何?群众最有发言权。
石永霞27岁,林川乡泥麻村人,这个需要常年透析的患者,和互助县人民医院血液透析室的医护工作者宛如一家人。石永霞笑着说:“温暖的血透室大家庭,感谢有你,是朋友更似家人。”
记者见到她时,她正打算出去吃午饭。脸色红润,精神饱满,完全不像是病人。“在这里我一次透析总费用370元,自己只需要花50元钱。以前去省城医院,光坐车、吃饭、住宿都是一笔不小的开支。现在这些全省了不说,县医院还给透析病人减免耗材费30%。”石永霞说,我现在每住一次院大概花15600元,自费1200元,医疗费家里也能负担起了。
县级医院是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的龙头,推进县级医院综合改革,是缓解农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关键环节。石永霞家里能负担起医疗费,得益于县医院扎实推行县级公立医院改革。
“这是医院提高医疗服务能力最直接的举措!”周建邦说,党的十八大以来,医院不断创新思路,深化改革,谋求发展,将公平可及、群众受益作为改革出发点和立足点,以提升综合服务能力为抓手,对管理体制、运行机制、人事薪酬、医保支付等进行了大刀阔斧地改革,医院的规模、结构、服务能力和文化内涵有了全新的发展。
周建邦告诉记者,像石永霞这样需要透析的患者,单次透析费用比省级医院低100元,按每周透析2次计算,仅交通费和透析费两项费用每年可节省1.3万元。
借着改革的春风,医院先后成立了7个省、市级重点科室,特别成立了ICU、NICU、介入科、血透、消化内科等19个二级学科,建立了心脑血管病科和低氧适应研究所,巧借帮扶专家、“千人计划”专家之智,初步建立“五位一体”新模式,开展疑难重症诊疗项目,与多家知名三甲医院加强联系,提升科室医疗技术水平。
开展冠状动脉造影+支架植入手术、血液透析、腹腔镜、气管镜、人工关节置换等疑难诊疗项目,年救治急危重症患者4000余人(次)。开展三四级重大手术3000多例,远程会诊1000多例,切实让患者在家门口享受到高效、安全、价廉的医疗服务。
“现在住院实话方便啊!”因为体弱多病,张福生老人每年都要到医院住院治疗一段时间,提起医院的变化,老人想说的话不少,“这两年都是先住院后结算,报销比例也提高了,我们农民看病,需要自己花的钱已经很少了,现在的政策确实好!”
医院综合服务能力的提升让患者就医更加方便,而人事和分配制度改革的有序推进,让改革的措施更加完善。县人民医院外科护士长虎永清笑着说:“以前我们每个月的工资跟现在没法比了。”
大刀阔斧,雷厉风行,迅疾推进人事薪酬制度改革。全面完成了617名职工竞聘上岗、按岗聘用、合同管理,公开招聘的288名自主聘用专业技术人员,设四档十级,由县财政拨付40%工资,实行岗位等级薪酬管理,并按规定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用。完善考核激励机制。制定、推行以服务数量、质量和病人(社会)满意度等为指标的全院目标管理绩效考核办法、百分制考核管理办法和科室二级考核实施办法,以考核结果计发绩效工资,重点向临床一线、风险岗位、关键岗位倾斜。
“人事薪酬制度改革,充分调动了医务工作人员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切实改变了医疗机构长期以来形成的大锅饭局面。”周建邦的体会特别深刻。
为充分体现公立医院的公益性,在改革中,互助县加大政府投入力度,积极调整财政支出结构,自2012年以来,累计争取县级医院改革配套资金2.4亿元,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先后投入1.19亿元用于医疗设备购置,配备了磁共振等大中型医疗设备。另外,全部药物也统一通过省级平台实行网上集中采购,并实行零差率销售。
与12个乡镇卫生院组建紧密型医联体,在实现人员、资产、财务、药品、业务“五统一”,财务统一管理单独核算的同时,实现优势医疗资源下沉。目前,医联体内门诊人次同比增加375%,住院人次增长601%,总收入同比增加626%,初步实现“小病不出村,部分重症和疑难杂症不出县”的目标。
实施“一免七减”政策,针对建档立卡贫困户实行基本医保、大病救治、民政救助、健康保,住院贫困患者自付比降低到6-8% ;“三无”人员、五保户设立医疗应急救助基金;门诊慢性病报销比例70%……有效遏制了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的发生。
从2018年5月1日起,开通12省236家医院异地结算系统,方便患者异地就医医保结算。坚持“先住院后结算”服务模式,简化流程,有效解决患者“有病没钱难住院”问题。实施“一站式”即时结报服务,结算简便、快捷,努力为老百姓提供更加优质、高效、低成本的医疗服务。
有效利用国内结对知名三级医院帮扶专家平台、省级带教专家等优质资源,开通省内外三甲医院远程会诊系统,让患者在家门口享受国内专家优质服务。转往省级医院转诊率1.2%,县域就诊率保持在93%以上。
在全国1977个县级公立医院医改效果评价中列第五名,青海省三级医院绩效考核中获并列第一名,获得全国县级医院影响力价值奖,全国县域医改样板医院……谈起改革成果,周建邦充满喜悦:“我们在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中独领风骚。”
从土乡到全国,精耕服务国家战略的试验田
高原之巅山高水长,我们是美丽的白衣天使;
精诚尚医充满阳光,时刻守护群众安康;
彩虹之乡和谐发展,我们是自豪的白衣天使;
敬业奉献播撒希望,为民健康保驾护航;
……
青春在奉献中闪耀光芒;梦想在仁爱中扬帆远航。
这首互助县人民医院院歌《爱在彩虹之上》,唱出了一代又一代土乡医务工作者的心声。
打开互助县人民医院的微信公众号,有“铸就医者仁心”的学科带头人才项、樊广业,有朴实芳华的外科护士长虎永清,有“为你的心动而行动”的急诊科医生童占胜,更有“医者仁心、杏林春暖”的“中国医师”“白求恩式好医生”周建邦……这是由一个个个体组成的小家庭,再由一个个小家庭组成的大家庭,他们本着“以人为本、患者至上、精益求精、百姓满意”的崇高精神不懈努力着。
莫道行医苦,但思患者痛。行医一时,鞠躬一生;不求闻达,但求利人……正是缘于他们的辛勤付出,缘于他们一天天的成长,才有了今天互助县人民医院从土乡医院到全国试点,精耕服务国家战略的试验田。
记者走进门诊大楼,眼前“厚德、仁爱、精诚、尚医”八个大字格外醒目;以绿色十字为底,水滴形状为核心,两片绿叶相拥而成的院徽,彰显着博爱、包容、生命和健康,寓意着“上善艺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象征了全院医护人员始终以仁善、感恩之心的勤恳努力,守护群众安康。
随着医疗改革的不断深入,秉承科技兴院,服务立院,关爱生命,呵护健康的服务宗旨,互助县人民医院遵循着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仁爱精诚,务实进取的质量理念,不断改善服务态度,提高服务质量。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努力提升文化内涵,提炼文化理念,使人性化理念、人性化服务得以提升。
徜徉院中,寓意深刻的“气贯长虹”大门设计,闲适悠然的园林长廊,绿树如荫的小径,红环绿绕的假山,玲珑雅致的亭台,规范雅致的健身运动场地,无不彰显人文理念,院歌、院报、PPT,无不融入医务人员对患者的无限关爱。
如今,医院已形成了以院训、院歌、院徽、院报、建筑标识在内的医院文化体系,并赢得了全院职工和社会的广泛认同。尤其是《互助县医院院报》已产生一定影响,期发行量2000多份,已出版6期,成为医院对外宣传的窗口、与兄弟医院联系的纽带、与职工和患者沟通的桥梁。
如今,在患者的交谈中,就能深深感受到他们对医院发展的肯定;从患者家属写给医院的感谢信和患者亲手送过来的一面面锦旗中,能看出患者最朴实的感激。
一辈辈的土乡医疗工作者通过不断探索、学习、改革,最先在全省县级医院完成了医疗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获得了国家质量体系认证证书,建立了省市重点专科,特聘了10多名省级医院专家进行带教查房、坐诊和人才培训。
从最初的看小病到看大病,从看病贵、看病难到如今医疗保障制度的全面覆盖,医疗体系不断完善,医院服务技术、服务态度不断改进,医疗质量不断提高,体现了互助县人民医院所有医务工作者敬业、奉献、尚医、仁爱的医学精神,让医院发展迈入了健康、和谐、科学、跨越发展的快车道。
采访最后,周建邦说,改革开放40年,是我们一直不断努力的40年,是医院快速发展的40年,未来我们将用更精湛的技术,更优质的服务,努力创新,迈向更好的未来。
40年波澜壮阔,40年改革发展,互助县人民医院写就了改革发展的辉煌历史。
【采访感言】
医者仁心,患者至上,仁爱济世,解除病人痛苦是医生最大的快乐。公平可及、群众受益,让群众更加方便、低成本就医,是“让人民对改革有更多获得感”“让民众分享改革发展成果”的应有之义。
县级公立医院一头连着城市,一头连着乡村,推进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关键环节。当梦想照进现实,我们看到,医务人员热心为民、精研医术,以满腔的热诚、高尚的医德,用实际行动推动医改向纵深推进,群众对医疗服务的满意度与日俱增。
创造高品质生活,提升各族群众的幸福感,我们应当进一步以大健康理念引领全民健康生活,以治病为中心转变为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巩固医改成果,加快妇幼医疗机构和康养专业人才培养,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标准化建设,努力织就全生命周期康养服务网,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让各族群众拥有健康的身体,享有健康的服务,享受健康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