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雪豹栖息地及种群得到有效保护 将编制出台《青海雪豹保护规划》
3月3日是“世界野生动植物日”,今年的世界野生动植物日主题是“保护虎豹,你我同行”,旨在保护受到威胁的大型猫科动物。记者了解到,我省通过加大执法保护宣传、提升自然保护区能力建设、开展三江源和祁连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不断加大对雪豹等珍稀濒危物种的野外监测和救护等工作,使高原旗舰物种雪豹栖息地及种群得到有效保护。
“2017年,共救护雪豹4次,救活了2只,尤其是雪豹‘凌雪’赴京治疗,全社会对雪豹的关注度大大增强。”青海野生动物救护繁育中心负责人齐新章介绍。
中国是雪豹的最重要分布国,野外种群约占全球总数的40%左右。近年来的调查监测和雪豹野外活动迹象表明,山脉高耸、雪域广布的青藏高原是目前我国境内雪豹分布潜在栖息地面积最大、种群数量最多的地区,也是广受全国乃至全球关注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敏感地区之一。随着栖息地保护力度加大,雪豹在高原区域出没越来越频繁。与此同时,社会各界关注雪豹、积极协助救助雪豹,尤其是我省雪豹救护科研工作从未间断,全民保护雪豹、保护生态的意识逐步提高。
去年10月28日,一只后半身瘫痪的雌性雪豹从玉树藏族自治州囊谦县送到西宁野生动物园,由于当时正值“霜降”节气,于是为这只雪豹起名“凌霜”。
当天夜里,经过初步检查发现,“凌霜”体型瘦小,体重18公斤左右,仅是正常体重值的60%。其后半身瘫痪,触碰几乎无反应,无法自主排便。次日,西宁野生动物园联系省交通医院,对“凌霜”核磁共振检查,发现其脊柱及脊髓无明显损伤,腹部有少量积液,后在宠物医院检查血液发现,“凌霜”有比较明显的炎症和低血钙现象。经过止痛、利尿、消炎、补钙、按摩、烤电等针对性治疗,“凌霜”很快恢复自主排便,3天后炎症和低血钙症状消失,5天后开始在兽医的辅助下自主前行,12天后首次在没有辅助的情况下站立行走。
如今,“凌霜”在西宁野生动物园繁育基地的半散养状态下恢复训练和测试,体重已超过25公斤。如果它的体重、跳跃能力和捕猎能力都能够通过测试,救护人员会给它佩戴GPS项圈,尝试将它放归野外。如果实在无法通过测试,不具备野外生存能力,“凌霜”将会留在动物园参与人工繁育。
去年11月26日晚,一只左后肢骨折的雪豹被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澜沧江源园区管委会的工作人员送到西宁野生动物园。这是一只比“凌霜”伤情更加严重的老年雌性雪豹,被称为“凌雪”。在救护人员两周的精心治疗下,“凌雪”的外伤感染得到有效控制,精神恢复到接近正常状态,恢复自主排便。
随着身体状况日渐恢复,“凌雪”开始跳跃。可是,1月23日,手术43天后,饲养员发现“凌雪”走路姿势异常,通过X光检查发现,植入的钢板扭曲,3根钢钉断裂,股骨再次移位。若要二次手术,难度非常大。
救护人员不愿放弃,他们通过网络向国内外专家发布求助信息。仅一周时间,就收到了来自美国、俄罗斯、日本、英国、意大利等国家和北京、上海、广东、江苏、台湾、香港等地区数十位专家学者的意见和建议。最终,决定由北京派仕佳德动物医院院长姚海峰博士与中国农业大学教授金艺鹏无偿为“凌雪”主刀手术治疗。
“凌霜”“凌雪”等雪豹的救助故事经过媒体报道,在网络上引起众多网友的关注。截至2018年2月13日,西宁野生动物园发起的微博话题“雪豹救护”,阅读量已突破1亿人次。唯有了解才会关心,唯有关心才会行动,唯有行动才有希望。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了解、关心并且用自己的方式帮助雪豹,加入“与豹同行”的队伍。
据省林业部门有关人员介绍,今后,我省将继续加大雪豹保护力度,以全省雪豹资源和栖息地保护为目标编制《青海雪豹保护规划》。同时,做好对三江源、祁连山等重要雪豹分布区域资源调查与监测工作,围绕祁连山和三江源国家公园建设和体制试点,力争在保护机制创新、社区共管、监测网络建设等方面取得新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