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农业:齐显三重效益——青海绿色农业发展巡礼之二

16.10.2014  12:07

  地处青藏高原的青海农牧业,由于重要的生态地位和洁净无污染的自然环境,发展循环农牧业不仅体现着高原特色、青海特点的农牧业发展方向,更孕育着能够在全国叫响的主打品牌。

  近年来,我省按照以农促牧、以牧支农、循环发展的思路,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核心,通过农牧业资源的循环利用,建立了草(秸秆)→畜→肥→草(粮)的循环农牧业发展模式,促进了种植、养殖、加工产业链的有机结合,全省循环农牧业得到快速发展。

  民和、湟源等县因地制宜、探索方式,培育产业、典型引领,分别走出了适宜各自特点的农牧互补、循环发展新路子,使经济增长、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达到有机统一,为全省发展循环农牧业积累了丰富经验。

  九月的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正是玉米丰收的季节,核桃庄乡、李二堡镇沿线的全膜玉米布满了山梁和沟岔,公路一边上交整株玉米的拖拉机排成了长龙。

  “今年种了5亩玉米,卖了将近1万元,平常再打点工,收入挺好的。”正在李二堡镇范家村饲草收购加工点上领钱的齐家村农民陈光河说。随行的县农牧部门负责人告诉记者,每年7底到10月初,全县有37个收购点24小时收购,每个点将近加工200吨。

  在玉米地头,民和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农艺师王春兰算了一笔账:每亩覆膜玉米地需要投入地膜、化肥、种子等300元,其中政策支农资金补贴120元。除去人工和农家肥投入,按今年的收购价310元计算,平均每亩地最少可增收1400元。

  今年,民和县推广全膜玉米40万亩,保护性耕作10.7万亩,测土配方施肥60万亩,完成秸秆还田15万亩,累计建设户用沼气1.4万座,养殖小区159家,草食畜存栏达60.03万头(只),通过循环农业的探索实践,全县形成了种植业小循环,农牧业大循环的循环农业格局。

  据统计,2013年全县农民从循环农业中人均收入达1600元以上。同时,全县年产近20万方的沼液沼渣,使小麦每亩增产33.75公斤,油菜11公斤,玉米70.5公斤。全县100多万只羊可提供37万亩的有机肥,节约成本3330万元,使“玉米→秸秆→养殖→肥料→玉米”的循环效果更加明显。

  同样,在农牧区交界处的湟源县通过调优结构,依托三江一力公司等农畜产品龙头加工企业形成了以草业建设-绿色养殖-畜产品深加工-有机肥加工-特色种植为一体的畜牧业大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和诸多畜牧业良性小循环发展模式。全县现代畜牧业循环经济发展体系已初步形成。

  目前,湟源县形成了“畜禽养殖-粪便-沼气-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和“饲草青贮-草食畜养殖-粪便-有机肥加工-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循环模式。并以农业合作社和企业为龙头,走“农户+基地+专业合作社+公司+科技支撑”五位一体的道路。

  据湟源县农牧部门负责人介绍,2013年全县饲草种植面积达到了20万亩,土地流转方式种植面积12万亩,草业订单10万亩;新增草产业加工专用设备60台(套),机械化作业面积达到10万亩,天然草场和耕地种草预计生产鲜草87.6万吨,草畜转化60万个羊单位,为发展现代畜牧业提供了有力的饲草保障。

  目前,全省牧草良种繁育基地达到17.4万亩,年生产优良牧草种子1.4万吨;人工饲草基地保留面积达到669万亩,年可提供鲜草496万吨,为牛羊舍饲或半舍饲圈养提供了丰富的饲草料。同时全省草产品加工企业达到17家,年生产各类饲草29.2万吨。

  同时,我省全面推行“干清粪、粪污防雨防渗集中堆积发酵”处理技术,在233家养殖场建设了沼气综合利用工程,养殖氨氮去除率由过去的15%提高到60%以上。率先在全国研发了牛羊粪便无害化处理设备,将牛羊粪便直接加工成“炭棒”或有机肥,并在12家奶牛养殖场推广应用;成功引进了7家有机肥加工企业,年加工能力达到31万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