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青海循环经济:小循环拉动绿色经济大发展

06.09.2015  10:27

  烟气余热能发电!你听说过吗?在西宁(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甘河工业园区以及我省多个工业园区,有很多企业已经开始利用这一出自青海、全球领先的科技,降低生产成本,发展绿色循环经济。

  在甘河工业园区青海百通高纯材料开发有限公司厂区,还没靠近矿热炉工作区,就能感受到一股股迎面而来的热浪。实际上,这只是矿热炉外温给人的感受,矿热炉运作产生的超高内温,也就是“余热”,才是如今国内外很多企业眼中“废物利用”的宝贝。

  作为亚洲最大的高纯硅铁生产基地,百通公司2012年破解了铁合金冶炼余热发电这一世界性难题,成功在联合国CDM理事会注册硅铁冶炼烟气余热发电项目,引领硅铁行业告别“傻大黑粗”的形象,并自主研发了铁合金生产环节自动化加料清灰、出铁口除尘清灰等多项节能技术专利,成为我国首个铁合金清洁生产项目,填补了我国硅铁冶炼烟气余热发电技术的空白。

  如今,这个土生土长的青海企业,利用铁合金矿热炉余热发电技术,每生产一吨硅铁就能降低消耗500多度电。通过连续多年的淘汰落后产能和节能技术改造,目前我省铁合金领域的落后产能已基本淘汰,而且淘汰标准高于全国水平。

  电解铝、铁合金行业的转型升级是我省传统工业提质增效的一个缩影,事实上,对传统资源型工业经济,我省所做的是一个全方位、多举措同步实施“大手术”。

  以甘河工业园区为例,为了发展绿色经济、循环经济,园区非常注重产业与项目间的关联性和互补性,初步形成了冶金、化工产业链,冶炼尾气综合利用产业链,冶炼尾气、天然气-甲醇-烯烃产业链等各产业融合发展的格局。

  而在我省的西面——德令哈循环经济工业园内,青海金锋实业有限公司年产12万吨球状氯化钙生产车间,由省发投碱业纯碱生产线排出的经检测盐含量超过50%的“蒸氨废液”,顺着一条管道来到金锋实业有限公司后,经过蒸发浓缩、烘干提纯、精深加工等环节,“蜕茧化蝶”,变成“真金白银”的球状氯化钙产品。数以百万吨计的工业废液在提取氯化钠、硫酸钙后,经过国家有关职能部门化验,各项理化指标全部达到无害化标准,由此实现了零排放、零污染。

  循着“要金山银山,更要碧水青山”的思路,我省正在以发展循环经济,打造青海经济的升级版;发展循环经济,开创全省工业转型升级的新局面;发展循环经济,推动工业乃至三次产业向特色优势型、循环利用型和创新驱动型转变。按照“三年强基础,八年创先行”两个阶段分步实施,通过抓好绿色消费、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修订政策法规等工作,打造我省循环型工业、农业和服务业骨干体系。今年我省将全面构建起循环经济发展基本框架,到2020年建成国家循环经济发展先行区。这一目标,正在一个个“小循环”中酝酿成内生动力,推动全省“绿色循环齿轮”大转动。(周建萍)

国家10.49亿支持我省启动实施教育强国推进工程
  今年以来,按照省委省政府安排部署,省发展改革委紧抓“十四五”开局机遇,围绕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新时代目标,科学谋划项目储备,主动加强汇报衔接,全力以赴争取中央专项资金,支持教育领域基础设施建设。经积极争取,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下达我省教育强国推进工程2021年中央预算内投资10.人民政府
甘青两省政协就推动兰西城市群建设开展联合调研
  8月2日至6日,青海省政协应甘肃省政协的邀请,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