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令哈“大碱厂”的蜕变
青海新闻网讯 在德令哈市,提起“大碱厂”几乎无人不知,它已成了青海发投碱业有限公司的代名词。沿着宽阔笔直的公路向南行驶6公里就来到了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进入园区一眼就能望见青海发投碱业有限公司,既使临近年关,很多企业已经放假,但是在“大碱厂”内生产车间机器繁忙,厂区环境整洁。一轮艳阳直射在厂区内高大的棚架上,地上的影子像一块暗色的地毯与阳光照耀的部分构成了一幅明暗对比画。
来到会客室,公司副总经理崔升阳半开玩笑地说:“你们是来检查环保措施的,碱业制造黑烟、粉尘排放的历史已经过去了。”
为了证明总经理这句话所言非虚,公司生产部负责人李玉安带我们来到厂区,一堵高12米、长数百米的深蓝色网状墙格外引人注意。李玉安说,这是一堵挡风抑尘墙,东西长607米,南北宽164米,主要起降尘防风作用。发投碱业有一座储煤能力35万吨的露天储煤场。遇有大风天气,经常粉尘满天,给周围环境造成污染。2014年,发投碱业投入740万元建设煤场挡风抑尘墙和煤场喷淋装置。挡风抑尘墙可以抵抗12级大风,即使墙外狂风呼啸,一个个按序排列的网状空洞能够有效降低风力。加上煤场内安装了喷淋装置,定时向煤堆表面喷水,有效解决了露天煤场造成的扬尘污染问题。
移步前行,在厂区内工人停忙碌着,丝毫感觉不到要过年了。公司总经理崔升阳算了一笔账,环保项目的总体投入使得每吨成品碱的生产成本增加了50元左右。“虽然成本有所增加,碱产品价格持续低迷,但生态投入这笔费用,我们必须要花,而且一定要坚持到底。”这让我们看到了发投碱业要去掉“大碱厂重污染”这个帽子的决心。
“有投入就有收获,以前我们用的是静电除尘,除尘效果不明显,厂区内常年四处可见厚厚的灰尘,周边的一些绿化带也都变成了‘白色’更不用说对大气的污染了,可是自从去年我们在除尘方面进行了革新,在静电除尘的基础上,又增加了布袋除尘,这样双管齐下确实收获不小,绿化带终于‘绿’了,厂区内也不再是尘土飞扬了,对大气的污染也就减少了,环境指数上去了,工人上班的心情都不一样了” ,李玉安激动的说。
一年前,来到经济园区首先看到的不是“大碱厂”标志性的150米大“烟囱”,而是滚滚黑烟,碱厂高层也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总经理崔升阳说“我们这些企业应该是造福一方,而不是‘危害’一方,哪怕花再多的钱出再多的力也要解决这一问题。”说完就干,去年一年经过公司不断的努力,终于实现了废气的脱硝,让“黑烟”变成了“白烟”。
打造“勤奋敬业,团结向上”的企业精神,厂区内规划合理的布局,精神抖擞的一线工人们……在企业领导坚持不懈的带领下,让我们看到了“大碱厂”是怎样一步步破茧成蝶,打破环保瓶颈,成为造福一方的好企业。为了保证园区内的环保安全,企业的环保数据都被环保部门实时监控,此举也进一步保证了园区企业的绿色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