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枝一叶总关情 一举一措保民生——访青海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郗海明

02.04.2015  09:30

  青海新闻网讯

  物价涨落,牵动千家万户。

  近年来,我省始终把物价稳控作为重要工作来抓。其重要性及重要意义何在?采取了哪些措施?取得了怎样的实效?还存在什么问题?未来的调控思路和方向是什么?带着这些大家关注的问题,记者近日采访了青海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郗海明。

  问:物价问题关乎民生,请您谈谈稳控物价的重要性及其重要意义。

  答:稳控物价涉及经济发展全局,关系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省委省政府强调,物价问题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同时也是一个民生问题。

  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决定性的作用,价格主要由市场形成,随供需关系的变化而变化;市场通过价格引导,实现对资源的有效配置。稳控物价的职责和意义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保持价格总水平的基本稳定,这是经济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也是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基础。在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的条件下,才能实现市场对资源的合理有效配置,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从而为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以价格总水平涨幅过高为特点的通货膨胀、涨幅过低为特点的通货紧缩,都会对经济发展产生非常不利的影响;二是防止重要商品价格大幅波动。部分重要商品如粮油、猪肉、蔬菜等,这些商品价格与人民群众日常生活紧密相关,保持这些重要商品价格稳定,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条件。如果这些重要商品价格大幅上涨,就会影响群众日常生活,同样价格大幅下跌,又会影响生产者的积极性和供需平衡,容易引发下一轮价格上涨。

  问:长期以来我省物价较之全国始终涨幅明显较高,究其原因,根本问题在哪里?

  答:这个问题应当分为两个方面:

  第一,关于价格总水平变化。目前我国主要用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来衡量价格总水平变化。价格指数能够反映价格总水平运行变化的总体趋势,不能反映具体的商品价格,也不代表单个商品的价格涨幅。2014年我省CPI上涨2.8%,属于平缓上涨,说明我省价格总水平运行总体平稳。但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近年来特别是“十一五”以来,我省CPI涨幅明显较高,在全国排名居前,这主要是由我省经济发展所决定的。一般来说,经济欠发达地区,在经济加快增长、城镇化加快进程的阶段,CPI的涨幅也会较高。从国际上看,欧美发达国家CPI涨幅最低,而发展中国家CPI涨幅较高;从国内看,沿海发达省份CPI涨幅也普遍低于中西部欠发达地区。从“十一五”以来,国家加大了对西部地区发展支持力度,我省经济发展速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也高于西部几个省份平均水平,因此我省CPI也高于这些地区,这是符合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的,只要没有明显的通货膨胀,一般认为是正常的。

  第二,关于具体商品价格。群众非常关心,为什么我省部分商品价格高于其他省份,这是由我省特殊的省情所决定的。首先,我省消费品绝大多数靠外省调入,价格受产区影响较大,且运输距离长,运输线路容易受气候等因素影响,一些鲜菜等农产品又有必然的损耗,这些因素叠加在一起,造成我省消费品价格高于一些省份,我们称为输入性因素。我省自产的消费品价格总体上低于其他省份销售价格,但品种较少,难以对市场价格发挥主导性影响。由于这种特殊的省情,决定了我省消费品价格确实较高,这是短期内难以改变的现实。其次,近几年我省餐饮、住宿等服务价格上涨明显,这是因为旅游业兴起,流动人口增加后出现的短期内供求关系趋紧而造成的,随着服务业的发展,会逐步得到缓解。

  问:近年来,我省在物价稳控方面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所取得的成效如何?

  答:近几年来,我省始终把物价稳控作为重要工作来抓,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比如:加大对设施农业支持力度,提高自产蔬菜的供应量,建设农副产品平价商店引导市场价格,投放政府平价粮油稳定粮油价格,建设批发市场和农贸市场搞活流通,加大市场价格监督检查规范市场秩序等。这些措施对防止市场价格大幅波动发挥了积极作用,取得了明显效果。这几年全省价格总水平总体平稳,各类商品供应充足,物价也没有发生大的波动。

  问:针对目前仍不容乐观的物价形势,您认为物价调控的“软肋”在哪里?未来将采取哪些具体措施解决这些问题?

  答:由于我省特殊的省情,在价格调控中难点主要表现为:一是我省消费品对外依存度高,且运输距离长,商品价格容易受输入性因素影响;二是我省市场容量小,市场还不够发达,竞争还不够充分,市场价格更容易产生波动;三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商品价格主要受供需关系调节,政府调控市场价格的手段有限,难度较大。

  保持市场价格稳定工作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必须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全面部署、分步推进,常抓不懈、狠抓落实。一是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大力推进一、三产业的发展,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增加居民收入,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同步增长。二是做好生产、流通、销售三个重点环节的工作。具体包括:生产方面,实施新一轮菜篮子工程建设规划,稳步提高自产农副产品供应量;流通方面,科学规划和建设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和农贸市场,规范公益性早晚市、农副产品平价商店运营管理,支持物流企业发展,保障商品流通;销售方面,进一步规范市场价格秩序,打击违法行为和价格垄断,促进公平竞争。

  总之,我们将始终把价格调控放在首位,努力把价格调控工作做好,更好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在尊重市场经济规律的前提下,把价格总水平涨幅控制在合理区间,完成好省委省政府确定的价格调控目标任务,维护好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创造良好的价格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