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民便民为民是最终落脚点

24.05.2014  07:41

  青海新闻网讯

  23名县级干部与13个村、20个社区、11所学校结对帮扶,群众确切感受实惠;346条意见问民事解民情;对侵害群众利益的行为一查到底,经济和社会发展环境大为优化……党的群众教育路线开展以来,西宁城西区委将此作为首要政治任务,通过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千方百计为民分忧解难,在辖区营造了良好的局面。

  丰富载体奠定活动成果

  近期,城西区根据教育实践活动的总体要求和在群众“家门口”开展工作的特点,坚持开门搞活动,深入基层推行“双三分之一”工作法,即辖区党员领导干部用三分之一的时间,部门、单位有三分之一的人员深入基层,开展“三问五送五推”活动。拿出时间,选出人员,让百姓有机会面对面诉诉苦、说说烦心事,已成为城西区各级党委政府和领导干部的常态。

  城西区委要求各级党员干部把群众满意摆在首位,沉下身子接地气,深入基层听民意。通过采取中心组学习、专题辅导、实地参观、编印“口袋书”等形式,确保学习教育效果。区委常委会充分发挥带头示范作用,班子成员率先公开承诺,接受群众监督。兴海路街道党工委开展以“党性最强、工作最好、思想最正”为主题的“微党课”。虎台街道党工委开展“学好人、做好事”主题演讲活动。据悉,城西区委中心组共学习13次,各级党组织集中学习300余次,举办专题辅导讲座68次,召开专题座谈、谈论会150余场,致全区党员干部群众的一封信,广大党员干部对教育实践活动的思想认识明显提高,为开展教育实践活动奠定基础。

  目前为止,城西区共23名县级干部与13个村、20个社区、11所学校建立了联系点,与46名“两代表一委员”和村(社区)干部建立直接联系,与42个贫困户建立结对帮扶。405名镇(街道)和区属机关单位科级以下干部分别联系到村、社区、企业和学校等基层单位,投入资金281万元,为基层和群众办实事177件。

  社区百花争艳为民服务

  为畅通民意诉求渠道,城西区各部门各单位因地制宜搭建为民服务平台,及时发现和快速解决群众利益诉求。

  ●兴海路街道各社区扎实开展“基层代表、困难群众、特殊群众、个体经营户、群众代表”五联五访活动,征询社区发展、改善民生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解决了兴海路5号院无人管理等问题。

  ●虎台街道和胜利路街道各社区通过“心愿树”、“心愿墙”、“阳光爱心交换站”等,把困难群众的微心愿“晒”出来,引导热心的党员把家中闲置的物品捐献出来,无私帮助困难群众,目前各社区已为困难群众实现心愿35个,在党群干群之间搭起一座座“连心桥”。

  ●医财巷西社区开展“镜”促“净”活动,以先进典型人物为“镜”,促进党员干部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提高。

  ●西关大街街道各社区依托“市民学校”和“社区党校”,把教育实践活动与道德讲堂相结合,实行点单式自助培训方式,开展“群众在心中”主题活动,不断强化教育效果;

  ●古城台街道各社区结合“红色古城”党建品牌建设,通过“微党课”教育、“服务之星”评比、“红色文化”传播、观瞻红色教育基地等,强化社区干部服务意识和奉献精神。

  据悉,城西区各单位通过发放征求意见建议,召开征求意见座谈会169次,调查问卷1439份,走访群众5108人,走访村(社区)361次。针对群众提出的拆迁安置、民生改善、劳动就业、城市建管等问题,不过滤、不遮掩,梳理归类3大类226条问题,征集“金点子”346条,其中,县级党员领导干部继续深入部门单位、镇(街道)、村(社区)、企业学校蹲点调研,查找以形式主义反对形式主义问题、聚焦“四风”不深不准不具体问题、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瓶颈问题,力求看到真实情况,做到征求意见不停步、不畏难。截至目前,在前期征集226条意见建议基础上,通过补充梳理归纳征求意见建议130条,涉及“四风”方面的问题101条,群众切身利益问题70条,服务群众方面问题55条,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方面22条。

  回头看保活动稳步推进

  回应群众诉求,解决要问题到位是城西区开展教育实践活动以来衡量活动成效的重要标尺。活动开展以来,城西区将重点放在解决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上,针对群众反映征地拆迁养老问题,安排资金8500万元,全面启动被征地农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针对群众反映的饮水、道路问题,安排资金664万元,进行人饮管道、村级道路改造。针对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投资5000万元建成集群众文化培训、图书阅览、艺术展演、休闲娱乐为一体的城西区文化艺术中心。针对“三无”楼院无人管理问题,探索“政府主导、适当补贴”模式,辖区149个“三无”楼院社会化物业管理实现全覆盖。同时,安排2.5亿元资金,认真推进落实17项为民办实事项目。

  为全力打造“宜居、宜业、宜游”新城区,城西区坚持以市委提出的“1346”实践载体为引领,结合辖区“446”自选动作,开展了简政放权、大气污染治理、拆违打非、稳控物价和美丽村镇专项整治行动,全力打造“宜居、宜业、宜游”新城区。同时,在政府行政服务大厅设立6个综合服务窗口,推行部门联审联批;整合城市管理职能,分离管理和执法,实行相对集中执法,构建“大城管”体制;建立环境保护四级网格化监管体系,实现全区大气污染治理“零盲区”;建立违法建设全天候巡查监控机制,查处违法建设20处8212平方米,拆除违章建筑15处6555平方米;认真落实平抑物价、保障市场供应政策措施,累计发放物价补贴258万余元,有效维护了市场物价平稳。

  五级联动为民办实事

  始终把开展教育实践活动与做好当前各项工作相结合,用实际成效检验教育实践活动成果。城西区的五级联动工作机制,通过建立省、市、区、镇(街道)、村(社区)五级联动机制,探索联系服务群众的常态长效机制。五级联动制度不是个自为政,单打独斗,不搞花架子,联动机制进一步做活了城西区教育实践活动。

  在省经委的帮助下,北气巷社区居民有了一个书香馨浓的图书角和心愿直通的“微愿桥”;在省林业厅的大力支持下,杨家寨村安置用地林木移植工作得到了更好的开展;在西关大街办事处党员进社区活动中,省地税局赵局长被聘为发展顾问;在西宁市电信分公司的慷慨解囊下,福利院的人们拥有了向往已久的手机和宽带服务……以最务实的行为,在细微小事帮助和难题解决中,践行着“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鲜活实践。

  ●城西区经济和商务局积极为小微企业提供“一站式”服务,促进了民营企业经济发展壮大。同时,还为辖区50余家中小微企业形成对接会,促成32个项目达成意向,其融资金额共3751万元。

  ●城西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依托就业培训中心和大学生创业孵化服务中心,有效提高困难群众就业率。

  ●城西区委政法委、区司法局加快推进“平安西区”“法治西区”进程,创新社会治理方式,积极排查化解各类矛盾纠纷,开展法律援助“套餐服务”、疑难案件“专家门诊”,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法治保障。

  ●西关大街街道办事处联动中油燃气公司,特事特办,将贾小小区729户居民反映的冬季取暖问题迅速得到解决。联动青海明惠公司,为黄河路154号46户居民协调安装了电灶,并将院落存在安全隐患的围墙进行了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