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惯性下行将持续投资需防范“踩地雷”
证券时报记者王莹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近日发布最新研究结果称,2016年1-2月份,中国CPI重回“2时代”,房地产投资反转成最大亮点,但工业增速跌破6%,经济景气指数持续低迷,经济企稳信号仍不足。
多位业内人士表示,2月份只有极少数数据是向上运行的,经济惯性下行仍将持续,今年投资需要防范“踩地雷”。
CPI重返“2时代”
2月份,CPI同比增长2.3%,比1月份回升0.5个百分点,是自2014年8月跌入“1时代”以来首次重返“2时代”。同时,生产者物价指数(PPI)降幅也连续2个月缩小,从2015年12月的-5.9%回升至-4.9%。部分业内人士认为中国物价回暖,经济正在企稳。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研究所联席所长毛振华表示,2月份CPI上涨具有明显的春节假期等短期因素影响,集中表现在它主要由食品价格大幅上涨所拉动,剔除食品的CPI及核心CPI仍在下降,说明企稳信号不足。不包含食品和能源的核心CPI仅上涨1.3%,均比1月份回落0.2个百分点。事实上,当前内外需都极为疲软。
CPI在回升,PPI在回落,PPI统计部门中的“三黑”煤炭、有色金属等仍占比较大。
“目前仍处于典型的产能过剩阶段,这个产能过剩没有消除之前,估计PPI还是负的。”中国银行业协会首席经济学家、中国宏观经济学会副秘书长巴曙松表示,实际上,韩国、日本、中国台湾的经济从制造业主导,向服务业发展的过程中,持续出现了CPI为正,PPI收缩的格局。这种现象日本经历了14年,韩国经历了13年,中国才经历3年多。
经济惯性下滑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执行院长刘元春认为,在短期内维持6.5%的GDP是有压力的。
第一、投资方面。目前,虽然投资出现明显反弹,特别是房地产及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企稳回升。但刘元春认为仍有几点需要格外注意:一、民间投资增速出现大幅下滑,去年增速超过10%,今年1月份和2月份仅有6.9%;二、外商投资,去年是负增长29.6%,今年1月份、2月份均是34.2%。
此外,2月份工业增速创近年新低,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进一步下滑至5.4%,首次跌破6%。钢铁、原油涨价的逻辑很大程度上和金融因素及市场预期有关,对实际项目开工最为敏感的水泥并没有明显反映。毛振华表示,“根据工业增加值与GDP增速的历史关系,同时考虑到金融服务业由于基数效应增速可能出现明显回落,一季度GDP增速下滑的压力进一步加大,能否守住6.5%的年度目标面临考验。
民生证券研究院执行院长管清友表示,从软数据来看,去年暴增2.8倍的证券交易印花税,1月份~2月份同比下降9.9%,金融业营业税增速也从19.5%大降至0.3%,这意味着天量信贷对金融业GDP拉动有限。
第二、出口。新兴经济体是中国整个制造业链条中很重要的部分,它在筑底的过程中会对中国的出口产生影响。刘元春称,新兴经济体的底部可能在去年年底到今年初基本显现,底部运行具很强烈的惯性,并且还会持续。
第三、消费。2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0.2%,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9.6%,均创近年来新低。其中,餐饮收入较为稳定,消费需求的下滑主要是由商品零售增速下降所主导。
此外,与商品零售下滑趋势一致,2月份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增速也有所下降,从2015年的31.6%下降至25.4%,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也从2015年10.8%下降至9.5%。“这些参数一致性的下行变化,可能意味着消费需求疲弱在短期内还将持续。”毛振华称。
投资防范“踩地雷”
巴曙松称,在当前融资环境比较宽松,利率持续走低的背景下,资产荒的状况还会持续,但是今年随着去杠杆、去产能的逐步推进,很多理财产品“地雷”会陆续被引爆。防范“踩地雷”是今年投资的重要课题。
具体来看,从去年开始债券市场已陆续出现了违约,今年债券市场违约会回归常态化,伴随债券市场发债主体的多元化,出现违约是很正常的。此外,快速发展的互联网金融也是一大潜在雷区。去年高收益的网贷信息中介(P2P)产品,部分投向了三、四线城市房地产,产能过剩产业的上游行业,以及产生不了现金流的中西部地区的地方平台项目。
值得注意的是,整个市场利率下行,按理说,企业的财务成本、融资成本也应该是下行的。数据显示,这些产能过剩行业及三、四线城市的房地产行业财务成本大幅上升。巴曙松称,这意味着这类企业无法从利率下降中获得正规的官方融资,而是通过市场化的高息融资,因此财务成本是在上升的。随着现在去产能、去杠杆,隐性风险势必将显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