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学意义判断西宁成为全国唯一未入春省会城市
入春标准:连续5天日均气温超过10摄氏度
西宁人在乍暖还寒中度过了5月的每一天。 5月16日,立夏节气已经过去十几天,而地处高原的青海依旧忽冷忽热,气象学意义上的春天还没有正式到来。西宁成为全国唯一未入春的省会城市。
持续降温多地入春又无春
昨天艳阳高照、春意盎然,今天却是冬装上阵,这种忽冷忽热、气温剧烈起伏的过山车式天气近期在青海经常出现。以省会西宁为例,5月14日早晨的最低气温只有2.4摄氏度,较13日下降6摄氏度,到了中午寒风夹杂着雨丝,和前一天的和煦春光形成巨大反差,人们纷纷穿上厚衣服御寒,不少人由于没及时添加衣物而感冒。5月18日,西宁将出现明显降温天气,海西大部、玉树南部、果洛南部、黄南南部多云,省内其余地区有小雨雪;海西、环青海湖地区有6到7级偏西风。5月19日:玉树南部有小雨雪,省内其余地区多云。其中19日凌晨,西宁、海东、海北、黄南最低气温较低,局部可能会有霜冻。5月20日:玉树、果洛、黄南南部有阵雨雪,省内其余地区晴或多云。
据青海省气候中心高级工程师戴升介绍,气象意义上,入春的标准是连续5天日均气温超过10摄氏度,青海很多地方由于早晚温差大,加之近期冷空气活动频繁,5天晴好天气很难持续出现,导致大部分地区久久无法入春。而5月上旬入春的循化、尖扎、民和等地,由于最近几天的持续降温,陆续返回无春地区行列,个别地方甚至出现“倒春寒”。如民和县,由于近期出现降温降雨天气,局部地区气温降至零摄氏度以下,导致出现霜冻,使全县玉米大面积遭受冻害。
西宁气温创1961年以来同期最低
根据气象资料,5月1日至14日,我省气温异常偏低,全省平均气温为6.4摄氏度,与历年相比偏低1摄氏度,其中柴达木盆地北部及祁连山区西段偏低最为明显,冷湖创1961年以来同期最低。全省最低气温异常偏低,全省平均最低气温为-1.0摄氏度,与历年相比偏低1.6摄氏度,其中,冷湖、西宁、湟中等地创1961年以来同期最低。
气象专家介绍,5月份这种气温偏低、降水偏少的天气现象称之为干冷天气。持续低温天气对全省农业区果树开花及作物、蔬菜生长发育带来不利影响,同时不利于牧区牧草返青后的快速发育,也给公众户外锻炼、正常出行及人体健康带来很大影响。
据分析,出现近期异常天气的原因是,乌拉尔山地区为异常高压脊控制并持续维持,蒙古至中国为明显的负距平区域,形成典型的“西高东低”环流,使得来自中高纬大量的干冷空气在乌拉尔山地区堆积,并沿脊前西北气流南下频繁影响青海,导致近期持续低温天气出现。据预报,青海未来10天冷空气活动仍较频繁,农业区出现晚霜冻的风险较大,需做好防范。
“入春”标准遭遇尴尬
虽然户外花红柳绿、春意盎然,但是对于青海大部分地区而言,气象意义上的春天还没有完全到来。很多人为此质疑气象意义上“入春”的标准。
戴升介绍,是否入春是按照全国统一标准来判断,由于青海独有的高原地形及天气特点,这个标准在青海面临尴尬遭遇。一方面,由于早晚温差大,加之天气变化多端,持续5天平均气温在10摄氏度以上的天气在青海高原不易出现。这给人一种错觉,明明外面一派春光,而气象意义上的春天迟迟未到。另一方面,部分地方由于前期气候条件好,很早入春,后期却持续很长时间的低温天气,如何界定该地区是否入春,也没有明确标准。“在青海、西藏等高寒牧区,如果严格按照气象意义上的入春、入夏标准判断,这些地区很难有春天和夏天。”戴升说。(王雅琳、金泉才、申红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