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法:让善行得到保障和尊重
青海新闻网讯 “慈善法出台,必将成为慈善事业的‘加速器’。”3月10日上午,全国政协委员分组讨论慈善法草案,马虎成委员的一席话,引发了同组委员的热烈讨论,更折射出全社会对这部法律的关注与期待。
“作为中国慈善事业建设的第一部基础性和综合性的法律,慈善法主要系统规定基本的慈善法律制度,包括慈善概念、慈善机构、慈善政策等,慈善法的出台势必对我们国家慈善事业的推进发展,起到一个积极的引导作用,也必将进一步规范我们的慈善活动。”全国政协委员菊红花表示。
“慈善法出台,有利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善行善举广行天下。相信通过慈善法草案的审议和实施,能够更好地提高全社会的慈善意识,让更多的人参与到慈善事业中来。”全国人大代表尼玛卓玛对慈善法有着更多期待。
“据我所知,民政部早在2005年就开始牵头起草慈善法,其间数易其稿,2008年年底曾将草案提交国务院法制办。但由于社会各界未能取得共识,未能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全国人大代表诺尔德说。
“对慈善组织、慈善活动进一步规范化,让它们在法律框架下运作的建议,由来已久。早在2008年,不少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就以提案、建议以及小组讨论发言的形式,为尽快出台慈善法鼓与呼。”已参加了三届全国“两会”的马虎成委员回忆道。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出台这样一部慈善法,进一步规范慈善行为,势在必行。终于,在2013年10月30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公布的五年立法规划中,慈善事业法位列第一类项目,慈善法立法工作再次迎来转机,在这之后,被喻为“开门立法”典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立法工作“一朝提速”,草案在2015年10月和12月先后两次提请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并决定提交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审议。
“慈善法草案征集了社会各界人士的建议以后,就慈善法的目的、组织架构、运行的程序规范以及相关法律责任,用九章一百一十二条的篇幅将它逐一规定好。”马虎成委员表示,从各国慈善事业的发展历程来看,可以说慈善事业既是对政府福利政策的拾遗补缺,也是对国家民政救助工作的拾遗补缺。
“随着慈善捐赠的主体多元化、标的多类型、方式多渠道,慈善法的出台必将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慈善事业参与主体的各类行为提供法律依据、规范和保障。”全国人大代表王玉虎说。
如果说慈善事业是脱贫攻坚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那么慈善法可以助力我们打赢脱贫攻坚战。“打赢脱贫攻坚需要全社会同心协力,慈善法也能进一步调动慈善爱心人士的积极性,将涓涓细流汇成大江大海,让慈善的力量,涌向贫困地区,发光发热。”全国政协委员菊红花说。
“慈善法也对慈善事业做了全面的规定、约束以及调整。”谈及对慈善法的思考,马虎成委员说。
“等这部法律出台之后,我们一定要将它宣传好、落实好和执行好,让全省各族群众了解、掌握这部法律的意义和内容,弘扬真善美,传递正能量,为我省脱贫攻坚做出积极贡献。”我省代表委员纷纷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