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融绿的特色成为撬动区域经济发展的支点——县域经济发展报告•海东篇
沿着湟水河一路向东,互助、平安、乐都、民和四县(区)几乎一字排开唇齿相依。
作为全省主要的耕地集中区和农产品产地,“菜篮子”、“高原粮仓“等“光环”让四县(区)声名远播,可它们经济发展之路也一度伴随着“起点低”、“结构单一”的评价起起伏伏。新的历史时期,地理条件基本相似、发展历程大致相同的沿湟水河四县(区),如何在发展的征程中独辟蹊径、脱颖而出?
答案只有一句话:找准融绿的特色!
平安 高原硒都,吸睛更吸金
“我在这儿种地挣得可比老家多!”当记者在平安区白沈沟富硒果蔬产业园见到孟令孝时,这位山东汉子正忙着算账,一提到收入,老孟笑得合不拢嘴。
山东的农业发展排在全国前列,而孟令孝的老家寿光市更有“中国菜都”之称,究竟老孟为何舍近求远,来平安干起自己的老本行?
2010年初,平安、乐都一带首次发现840平方公里的富硒土壤资源,其中平安区富硒土壤面积达到600多平方公里,硒含量达到足硒或中等富硒的水平。两年后,水源充足、地势平坦、土质较好,硒含量高的白沈沟率先建立起全区第一个富硒果蔬种植示范基地。
基地建起来了,可如何才能让“硒”有发挥出最大的经济效益?
“现在种地也得讲究科学,特别是大棚。可一开始在这方面,我们确实缺少经验!”基地的技术人员刘维文告诉记者,为了学习先进技术,他们去寿光市“取经”,不仅引进了当地成熟的做法,还引进了像孟令孝一样的十几个“土秀才”,而吸引他们的正是那个稀有的元素——“硒”。
一到基地,老孟率先承包了15个大棚种上了西瓜、桃子等水果。成熟后,这些水果的品质果然没有让他失望,一上市便供不应求。
“你看,这条沟谷地带有7.2公里,分布了3000多个这样的大棚。”园区主任时富存告诉记者,经过几年发展,他们已经建成了以白沈家村无公害蔬菜、大寨子村无公害设施红提葡萄、白沈沟千亩万株大果樱桃三大生产基地为核心的白沈沟富硒设施农业长廊。现在,园区推广设施果品、蔬菜良种41个,培养了2260名懂科技、善经营的新型农民,带动群众户均增收5000元左右。
而这里只是平安区六大生产基地之一,凭借物以“硒”为贵的优势,平安区在打造生产基地的基础上,着力打造富硒禽蛋、富硒大蒜、富硒马铃薯、富硒牛羊肉、富硒燕麦五大产业链。截至去年,平安区高原富硒现代农业示范园区产值达到4.27亿元,富硒产业链带动平安区近2000多户6000多人就业。
乐都:传统优势凸显特色效应
地处湟水河中游南岸的乐都区,一直是我省的“蔬菜大县”,乐都辣椒、紫皮大蒜早已成为当地的“金名片”。发展农业对于乐都而言,轻车熟路,可如何在风起云涌的市场中让农业这棵老树绽放新芽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近日,走进乐都区高庙镇东村的樱桃观光休闲园,一颗颗饱满的大樱桃在阳光的照射下显得格外诱人,慕名前来采摘的游客更是络绎不绝。休闲园负责人王枫说:“我们的500多株樱桃树,使用的都是农家肥和有机肥,这几年乐都大樱桃价格居高不下,每斤在40元左右。休闲园的樱桃去年开始挂果,到今年已经大面积结果,今年估计能挣10万元左右。”
而这大樱桃,就是乐都区发展现代农业的特色之一。
按照“现代农业稳区”战略,乐都区以发展现代农业、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为主线,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和布局,着力培育“条沟产业”、发展“条沟经济”,做大做强长辣椒、紫皮大蒜、大樱桃三大品牌。2015年,全区特色农作物种植面积达到27020公顷,占总播种面积的94%。
被誉为“大蒜之乡”的高店镇是典型的农业镇,其特色种植作物紫皮大蒜的种植面积达267公顷。高店镇镇长马元宏告诉记者,近年来,通过发展以大蒜为主的特色种植业,全镇经济持续增长。目前,除了近30个合作社,镇上还有9家农业企业,小小的一颗蒜,成为带动百姓致富的“金钥匙”。
互助:农业县建出个旅游城
提到发展,被称为“全国北方地区最大的春油菜、杂交油菜制繁种基地,全国重要的马铃薯制种基地和单体面积最大的‘菜篮子’基地”的互助土族自治县,在农业发展中的成绩一直不俗。
然而,传统的发展优势并没有让互助停下创新的脚步,按照“打造具有地域民族特色,高原田园风光的国家级旅游休闲度假名城”的发展定位,互助县将旅游业定位为实现县域突破、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的特色产业。
一个农业县如何打造出一个旅游城?
2013年,互助县启动了互助土族故土园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工作,整合土族民俗、生态观光、宗教文化、高原休闲健身、青稞酒文化五大特色旅游资源,打造精品核心景区,带动全县旅游产业转型升级;
2014年,土族故土园景区顺利通过景观价值评审,被正式列入创建国家5A级景区预备名单。“中国土族·彩虹故乡·醉美互助”旅游品牌的影响力不断扩大,旅游城市逐步形成;
2015年,互助县依托县域内的旅游资源,投入旅游发展资金9600余万元,撬动社会投资20多亿元,推动五大旅游板块有序健康发展,土族故土园、北山景区等核心景区建设强力推进。
同时,在旅游业的带动下,与旅游业密切相关的交通运输、商贸、房地产、餐饮等传统服务业和物流、金融保险等现代服务业得到较快发展,互助县先后建成了全省县一级最大最先进的海洲国际商业综合体、全省县一级最大的农畜产品交易市场和德天新型仓储物流企业等一批重大三产项目,第三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2.1%,成为支撑全县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我们的目标是到2020年,全县的文化旅游品牌竞争力进一步提升,互助土族故土园景区知名度大幅提高,旅游业成为县域经济的核心,力争旅游收入较“十二五”末翻一番。通过扶持引导旅游企业依托自身优势,推出一批富有特色的民俗风情之旅、摄影采风之旅、农家土菜体验之旅和冬春旅游项目,乘势发展高端乡村旅游,打造全年全景全要素式旅游。“互助县文化旅游体育局局长麻守文的一番话目标明确、底气十足。
民和:当绿色趋势遇到创新实践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素有“东部门户”之称的民和县最先感受到了改革开放春风。短短几年时间,从老鸦峡东段至川口镇的狭长地带上,近20家大大小小的冶炼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兴起,这里成了闻名全省的“硅铁走廊”。
然而,这些高耗能、高污染的企业布局分散,工艺设备落后,能源消耗高。随着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深入人心,“硅铁走廊”无疑成为当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如何协调的现实命题。
绿色是趋势不可阻挡,绿色革命总要付出有形或无形的代价。
2008年起,民和县在“硅铁走廊”掀起一场淘汰落后产能的风暴,36台矿热炉、1台铁合金精炼炉、48台铝电解槽、2条碳化硅生产线、2条立窑水泥生产线等先后被拆除。随之减少的,是每年2400万元财政收入。
如何改造、提升传统产业,走上绿色高效的工业发展之路?民和县的答案是——创新!
伴随着落后产能淘汰,我省十五个重大产业基地之一的民和工业园开始筹建,经过多年的精心打造,截至“十二五”末,园区已入驻企业30家,基本形成以有色金属冶炼精深加工为主的东区冶金园和以公铁联运现代物流为主的西区物流园“两翼齐飞”新格局,园区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28.61亿元,实现产值173.35亿元、工业增加值51.05亿元。资料显示,2011年,园区实现工业产值15亿元,完成增加值5.1亿元,到2015年,这两个数字分别增加到64.47亿元和14.1亿元。
“接下来,我们的重点是打造民和新材料综合产业园。”园区常务副主任曹云泰向记者介绍说:“这个产业园规划面积66.67公顷、计划总投资9.8亿,最大的特色就是新型材料加工和能源产业。”
无论是平安的富硒吸金,还是乐都的农业“老树”发芽,无论是互助的旅游开新花,还是民和的工业再崛起,都离不开立足优势站位更高,突出特色紧贴绿色,这其中,凸显着科学发展的理念,彰显的是沿湟水河四县创新实干的硕果。
【记者感言】
都说成功的县域经济,必然是有特色的经济。鲜明的特色,就是优势,就能持续,就是生产力,就是不可复制的竞争力。
海东,是青海最主要的农业区, 20万公顷的耕地面积,102万的农业人口,长期以来,这里,特别是沿湟水河四县(区)的经济发展,弥漫着一种“土生土长”的气息。对于它们而言,一方面,要求发展奔小康,另一方面,要打破原有的发展思路,另辟蹊径。
随着采访的深入,突然发现印象中的农业区正在完成着破茧成蝶的蜕变。这种变化,并非是抛弃脚下这片世代赖以生存的土地,另谋他法,而是依托自身过去并未认清或发现的优势,用创新的理念,根据各自的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因地制宜,打好特色牌、优势仗。
平安,铺就了一条富硒路,让当地百姓的收入一涨再涨;乐都区,发展特色农业,农业品牌已走出海东,走向全国;互助县,大打旅游牌,5A景区的创建带动全县经济的发展;民和,站在昔日工业发展的基础上,大力革新,让工业园区成为全县经济发展的新亮点。
就在各县的经济发展方式逐渐发生转变的时候,老百姓的观念也随之更新。他们开始搭建温室大棚,热衷参加技术培训、倾心发展乡村旅游、纷纷进入园区务工,大踏步走上致富的康庄大道。
这种变化无疑是可喜的,即便是过去谁都不曾料到。现代化的生产车间、高端而又独特的旅游理念,甚至是全国领先的工业生产技术,如果不是亲眼所见,我想,谁都不敢相信,这些已经在湟水河畔成为现实。而这,就是立足实际,追求融绿的特色,不断创新的结果。(咸文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