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进展新成就 海西:为了瀚海戈壁永恒的“春天”
2016年9月9日,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州委第十一届十五次全会通过《中国共产党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委员会关于年实现贫困人口全部清零的决议》;
2016年11月17日,海西州邀请扶贫攻坚成效第三方评估小组,深入到2016年脱贫的2614户贫困户、退出的119个贫困村和摘帽的8个市、县、行委开展脱贫成效评估。
2017年2月20日,海西州宣布率先在全省实现贫困人口清零……
在这一连串可圈可点的日期背后,呈现的是海西为率先在全省完成脱贫清零,一路跋涉的铿锵足迹;是海西奋力推动“四个扎扎实实”在瀚海戈壁落地生根,呈现的不屈不挠的信念和力量。正因有了这股力量,八百里瀚海戈壁发起的脱贫攻坚之战,如潮涌拍岸,强劲呼唤一个永恒的“春天”。
“集结号”奏响脱贫攻坚最强音
2015年,随着《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正式发布,海西便立下了率先在全省实现脱贫清零的“军令状”,吹响了海西大地脱贫攻坚的“集结号”。
整体脱贫是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底线。面对脱贫攻坚的艰巨任务。海西大胆创新,走出了一条通过开展易地搬迁、旅游扶贫、产业园扶贫、光伏扶贫铺就的产业扶贫发展之路。
乌兰县吉仁生态农牧业有限公司在开展产业扶贫中,摸索出行之有效的鲜活经验和做法。这家公司把茶卡镇巴里河滩村、那仁村等几个村的牧户聚拢起来,以牲畜和草山在公司入股,每年年底分红。同时把离开草山、牲畜的牧民,尤其是特困户组织到养殖、旅游基地边打工边培训技能,一批掌握了技能、挣来“家底”的牧民实现脱贫后,另一批贫困户再招进公司,在“走进来,送出去”之后一批批曾经的贫困人口开始在草山之外找到自己的位置;有些人不仅能脱贫,而且当上了“小老板”,在经营自己好日子的同时,也为经济社会发展输入了绵绵不断的能量。
勇于创新的“柴达木精神”激发了海西一系列的新做法、新成效,让产业扶贫这条路越走越宽。
创新带动贫困户增收机制,将财政扶贫资金入股金融企业、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以量化折股的方式配置给贫困户,达到资产收益脱贫。通过省州两级财政资金产业扶持,实现贫困人口产业发展和资产收益全覆盖,贫困户长期有增收。
按照省级每村投入300万元的标准,顺势发展旅游产业。结合当地自然风光、民族风情、特色农业等,在乌兰县茶卡镇巴音村建设生态旅游扶贫示范村项目、希里沟镇东庄村、柯柯镇西沙沟村实施旅游扶贫宾馆建设项目、天峻县阳康乡果当村建设自驾游营地项目、都兰县热水乡实施旅游扶贫项目,达到以旅游扶贫促增收的目的;依托茶卡盐湖景区独特的旅游资源发展产业园扶贫,在茶卡镇建设旅游扶贫产业园1处,投入财政扶贫资金1500万元。
将绩效考评资金1000万元下发给各县,其中格尔木市、乌兰县将资金入股至农商行,用于资产收益;德令哈市用于温室改造、藜麦种植、民族特色雕刻技术基地建设等产业项目;天峻县用于民族特色服装厂基地建设等产业项目;都兰县用于种植枸杞产业项目。各类项目建成后将为贫困户进行不低于10%-12%的分红。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回望,正是这条产业扶贫之路引领着海西走向了扶贫攻坚的最终胜利,未来,在巩固这来之不易的胜利果实的过程中,海西还将在这条路上迈出坚实的步伐。
用真情厚意让脱贫精准到位
扶贫就是要把贫困群众当成亲人、朋友、恩人,以对人民群众深厚的感情办好每一件事情,把脱贫攻坚工作抓实、抓具体、抓到位,而精准识别才能让真正的贫困户摘掉“贫困帽”。
贫困户家庭状况明细上墙,脱贫目标上墙,脱贫措施上墙……在扶贫攻坚工作纵深推进中,六张贫困村脱贫攻坚“作战图”,明晰了海西119个贫困村脱贫目标,老百姓由此可以清楚地知道在某个时间节点上自己的生活,自己的村庄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在德令哈市柯鲁柯镇连湖村村委办公室的墙上,“脱贫攻坚组织保障图”、“贫困村退出工作流程图”、“贫困户识别(返贫)认定流程图”、“贫困户脱贫退出工作流程图”、“全村脱贫目标任务图”、“贫困户脱贫目标任务图”六张图整整齐齐地挂在墙上,上面清晰地记录着连湖村19户贫困家庭的详细信息、脱贫方式、扶贫工作进度。
收入结构单一,生活单调。这是90后大学生“村官”吴旭红初到连湖村时的第一印象。扶贫工作队进驻连湖村后,在村“三委”的支持和配合下,走访、入户调查,通过“看房、看粮、看有无高中以上及大学生、看技能、看有无残疾病人或重病人”来了解这些贫困户家的基本情况,再通过“问贫困户本人、问村社干部、问左邻右舍”,深挖贫困户致贫的根源。随着一次次走访和一张张表单的完善,全州119个贫困村致贫原因逐渐明晰,详细的汇总和记录为开展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为确保顺利完成“清零”任务,海西州选派工作能力强,业务水平高、善于开展群众工作的优秀干部354名,担任141个贫困村、维稳重点村、后进村“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队员,真正做到了符合标准的一户不漏,不符合标准的一户不进。
确保在2016年清零的基础上,到2017年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村全部退出、贫困县全部摘帽——这项艰巨的历史使命的完成,正是因为这些扎根脱贫攻坚一线的村干部和“第一书记”们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把扶贫工作从“一村一策”精准到“一户多策”。
“深挖穷根”巩固脱贫成果
精准扶贫就是要扶到根上,只有从根源上切断穷根,才能真正打赢这场攻坚战,构建富裕文明的和谐小康社会。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通过给有劳动能力的贫困群众提供技能培训,使贫困家庭产生“自主造血”功能,让海西经济发展产生的用工需求与群众的脱贫需求有力地结合起来。据了解,海西州开展的“雨露计划”培训专业涉及枸杞种植、电子商务、工程机械驾驶、民族刺绣等,真正做到了从根源上巩固脱贫成果。
“在学校学到的专业技能,还没毕业就能变成财富”,来自大柴旦马海村在青海柴达木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系就读的马景明很是自豪。对每年即将毕业的学生,学校都会安排到大中型企业实习就业,马景明说,“我在企业实习的时候一个月能拿到2400元,毕业转正后至少能拿到3500元。”
在青海柴达木职业技术学院,不少学生都来自贫困家庭。对于贫困家庭来说,培养出一个孩子,就能给全家人的生活带来巨大的改变。孩子接受了教育有一技在身,就能找到一份好的工作,这个贫困家庭就能有脱贫的希望,教育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根本途径,能从根本上拔掉一个家庭的“穷根”。
从2016年春季开始海西全面实施15年免费教育,逐步建立城乡统一,重点在农村贫困地区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对流动人口在城镇就读的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家庭子女,实现“两免一补”和生均公用经费基准定额资金随学生流动。
对高校贫困生,在认真调研摸清底数的基础上,建立贫困生精准扶贫档案台账,做到不漏一户贫困户、不漏一个贫困生。对正在就读于大中专院校和职业技术学校的223名贫困学生全额学费救助兜底。需通过技能培训后脱贫的非在校生,由州教育局与州人社、农牧、扶贫确定培训内容、培训方向等,制定培训计划,并协调州内两所职业学校对450人进行分期、分专业培训。
治贫先治愚、扶贫先扶智。“治愚”和“扶智”,根本手段就是发展教育。相对于经济扶贫、政策扶贫、项目扶贫等,海西州的“教育扶贫”直指导致贫穷落后的根源,牵住了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牛鼻子”。(马振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