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蓝天下幸福成长——我省关心少年儿童健康快乐成长掠影
“六一”国际儿童节来临前夕,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古鄯镇中心卫生院迎来了一群特殊的“客人”——省妇女儿童医院的健康流动服务车,为当地的少年儿童进行义诊活动。义诊中,医护人员在给孩子们进行身体检查的同时,还向他们的父母详细传授儿童健康教育知识,提高对孩子们的预防保健意识。
走进贵南县塔秀村西龙幼儿园,这里的条件一点儿不比城里差——园内绿草萋萋,各种大型户外玩具齐全地摆放在草坪上,小朋友们有的在跳蹦床,有的在滑滑梯,还有的在老师的带领下跳舞、做武术操;教室里张贴着五颜六色的幼儿识字图片和卡通画,寝室里的小床铺和小被子摆放得整整齐齐,活动室里,小朋友们拼拼图、搭积木,整个幼儿园充满了欢声笑语……
其实,像这样的场景,全省各地随处可见——实现免费义务教育、实施儿童重大公共卫生项目、启动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形成少年儿童保健网络……
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
多年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少年儿童工作,不断改善少年儿童成长环境,发展儿童事业。每年都要推出一批社会影响大、群众满意、少年儿童欢迎的实事和好事,让全省广大少年儿童沐浴在阳光雨露下,健康快乐成长。
每个月末,门源回族自治县泉口镇卫生院的副院长张桂祥都会背起药箱,进村入户,指导婴幼儿童预防接种工作。在旱台村卫生室,他仔细询问和检查每一位前来打预防针的孩子身体有无发热、皮肤过敏等异常情况。当一名妇女告诉他孩子有点发烧时,张桂祥赶紧让她抱孩子先回家,并反复向她叮嘱,等孩子感冒好了一定要及时补种疫苗。
我省不断扩大新生儿疾病筛查覆盖面,规范新生儿疾病筛查、儿童先天性心脏病筛查工作,完成57389名新生儿筛查,筛查覆盖率达60%以上;为7万名农牧区育龄妇女发放叶酸,有效减少了我省出生缺陷、新生儿苯丙酮尿症、甲状腺功能减低症的发生;儿童营养改善项目覆盖全省,受益儿童达10.39万名。儿童营养包服用率达87%以上,儿童营养水平和身体健康得到有力保障。
积极发挥乡镇卫生院的作用,强化主动服务,优化转诊流程,及时救治转诊危重孕产妇和新生儿,新生儿访视率均达到90%以上。
全省医疗保健机构产、儿科建设、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不断改善,儿童医疗保健人员培训工作全面开展,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员儿童常见病、儿童保健知识和技能不断增强,儿童急救和孕产妇危重症救治能力进一步提升。
一项项决策,一个个数字,都见证了我省关爱少年儿童的不懈努力。
2014年全省婴儿死亡率及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为11.50‰、14.42‰,分别较2010年降低了28.44%和28.75%;3岁以下儿童系统管理率为87.25%,常规免疫报告接种率均达98%以上。
积极开展幼托机构和学校食品卫生监督检查,保障少年儿童“舌尖上的安全”。在每个学期开学之前,组织执法人员对辖区幼托机构和学校进行全面督导检查,针对食品安全管理的薄弱环节和预防食物中毒的重点环节,提出具体改进意见,督促落实整改措施;改善食堂硬件卫生设施,指导学校完善各项食品卫生和安全管理制度。
新学期一开学,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鲍家小学校长吕根成心中的一块石头总算落地了。学校新建的开水房正式投入使用,鲍家小学的四百多名学生的用水问题终于彻底得到解决。学校还安排专人负责开水房,保证早、中、晚饭时间都有开水喝。
同在蓝天下,共同成长进步。对于我省偏远落地地区的少年儿童,省委省政府和教育等相关部门都给予了特别的关注,倾注了许多的爱心。
自实施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以来,我省4次提高寄宿生生活费补助标准。《三江源地区“1+9+3”教育经费保障补偿机制实施办法》,将三江源地区义务教育寄宿生生活补助年标准再提高100元;省财政厅、省教育厅修订印发了《青海省农村牧区义务教育阶段寄宿生生活补助暂行办法》,规定从2014年春季学期起,对农村牧区义务教育阶段寄宿生生活补助标准生再提高100元。
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让特困地区40个试点县及原有2个国定贫困县的孩子们吃上了营养餐。计划实施3年来,有效改善了贫困地区贫困家庭中小学生的身体营养状况,学生体质有了明显变化,今年春季学期起补助标准又从3元提高到4元,全年800元。
今年启动的《青海省第二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计划投入1.4亿元新建幼儿园45所,优先安排县城、乡镇没有幼儿园的地区,同时支持生态移民建设急需学前教育资源的地区;计划投入专项资金1.2亿元,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缓解当前学前教育专任教师不足的突出问题。
一点一滴显爱心,一枝一叶总关情。
在全社会的共同关心下,祖国的花朵,正蓄积着无穷的能量,准备破蕊而开。(李欣赵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