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述我们的故事:上巴塘村小学的“前世今生”
讲述者:扎西卓玛 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市巴塘乡上巴塘村小学校长
说起我们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市巴塘乡上巴塘村小学,最大的变化应该是,一个月前,我们学校和玉树市第一完全小学的“同步课堂”远程教学试点项目启动。我们学校虽然在大山深处,但我们牧民的孩子坐在教室同样可以享受到城市学校的教育资源。
2010年,也是我来这个学校任教的第一年,当时在那一场突如其来的地震中,学校校舍全部坍塌,但是我们的教学并没有因为地震受到太大影响。后来师生们在极短时间内搬进简易的板房进行学习,老师们住宿和办公的地点也只能设在就地搭起的简易帐篷里。经过灾后重建,2015年,学校新建了教室、宿舍、操场、教辅用房等,我们上巴塘村小学彻底变了样。
你们看,如今眼前这个通体银色的梯形物体就是我们的可移动式教学楼,木质楼梯、阶梯式课桌、远程教学设施、太阳能取暖设备,如果不是亲眼所见,可能你们都不会相信在海拔4000多米的牧区,我们牧民的孩子能在这样一个“高大上”的“教学城堡”里上课。
我们上巴塘村小学有着55年的历史,55年来学校经历了沧桑巨变。
学校最先被叫做“石窟小学”。听老人们说,早在1962年,当地民办教师昂囊一手创办了学校,最初孩子们上课的地点就在离如今学校不远的后山上,一处仅能容纳二三十人的山洞里,学校的条件很艰苦,孩子们上课的桌椅都没有,学生们只好席地而坐听昂囊老师授课,当时课程内容也只是简单的计算和识字。
一路风雨兼程,经历半个世纪之久的上巴塘村小学也经历了一次次“巨变”。
1982年,我们学校解散。1985年,为了保障当时适龄儿童能够就近入学,村里盖起了一间土房后学校再次复课,后来学校也一度遇到发展“瓶颈”,学生越来越少,2004年时只剩下一名教师和十几个孩子。
昂囊对教育事业的执着和无私奉献的精神影响着身边的人,2005年昂囊的儿子嘎玛索南加措自筹18万元,为学校置地、建围墙、建土木结构教室,当时政府也为学校安排了两名公办教师和一名代课老师,这应该是上巴塘村小学发展的一个“逆转”。
草原上的牧民有游牧的习俗,为保障教学工作正常开展,也为了不让孩子们的学习受到影响,早些年前,我们学校的授课点也会随着不同季节牧民的迁移而转移,教室时常会设在临时搭建的帐篷里,因此我们学校也被称为“流动学校”。
现如今,我们学校不仅只有本村的学生,还有100个学生分别来自附近的五个村庄。历经半个多世纪,从“石窟”、“流动”再到现在的“光电”时代,学校一次次发生着巨大的变化,教学质量也在一步步提升,从过去到现在,我们上巴塘小学的教学质量一直名列全乡甚至玉树市前茅。
近几年,随着我省教育和教学资源整合,村级办学已经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但我们上巴塘村小学一直坚持到现在,就是因为我们办的是牧民孩子的学校,我们办学是当地牧民群众的需求,牧民的孩子们能够就近上学,并且我们因教学质量高生源也能够保证。
二年级的晋美江措是我们学校几乎所有老师都夸奖的一个学生,他以前是一个很不爱学习的孩子,而且非常调皮,后来在老师们耐心的教育帮助下,他不仅成了班上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还成为了劳动委员。
现在我们学校有7名授课教师,两名公办教师和5名代课教师。他们要担负起学校五个班孩子们的全部课程,每个老师几乎从早自习开始就要忙碌到晚自习结束,一天要经历从一个教室到另一个教室的好几次“转场”。
索昂巴措,是我们学校代课时间最长的一名教师,从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后,2006年索昂巴措就来到了上巴塘村小学,一个月仅仅只有1000多元的工资。不过他没有怨言,在这个乡村小学默默无闻地付出了很多年。我们学校的代课老师们时常说:我们能坚持留下,是牧区孩子们对知识的渴望和好学的精神让我们感动,虽然条件艰苦,但我们不缺精神,我们只想尽自己所能,为孩子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以前每年一到夏季,学校对面的巴曲河内河水湍急,牧民修建的简易桥经常被河水冲断,为保证对面山脚下的孩子正常上学,我们学校的老师就会在早上上学和晚上放学时,背着孩子们过河,有时水深能没过膝盖,无论刮风下雨,老师们从未间断过,直到后来河上架起了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桥。
值得自豪的是,无论是当年的石窟小学,后来的流动小学,还是如今教学设施现代化的上巴塘村小学,都走出了一批学习成绩优异的佼佼者。现就读于玉树州第二高级中学高三年级的梅朵卓玛,成绩在全校名列第一,她正是从我们上巴塘村小学走出的学生,也是我来到学校任教后带出的第一批即将参加高考的学生,和她一样的优秀学生还有很多很多。当年从石窟小学走出的很多学生如今已经成为了各行各业的优秀人才,有藏地书法家、藏文学家、藏医学学科带头人、机关干部等。
爱因斯坦说过,热爱才是最好的老师。我想牧区孩子们对知识的渴求和对学习的热爱,就是我们长年默默坚守在偏远牧区学校的最大动力。(宋明慧 董慧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