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要把家安在这儿”
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安化中学的特岗教师高进儒,因为一部电影改变了人生。
《一个都不能少》让当时读大学的高进儒泪流满面。2007年从天水师范学院毕业后,他主动选择到甘肃最偏远的陇南山区服务,成为一名普通的乡村语文教师。
被分配到安化中学任教后,高进儒发现,“学校里没有教师宿舍,没有围墙,没有正规的大门。更让我没想到的是,农村学校一个班居然有七八十个学生,而让我带的班级成绩是年级倒数第一”。
冬天的安化镇,寒风像刺刀,钻心刺骨,加上经济拮据,高进儒几乎到了崩溃的边缘,甚至在一节班会课上,他告诉学生:“我想走!”
然而,学生与乡亲们的淳朴打动了高进儒,他坚持了下来。
2007年12月22日,高进儒无意中听到所带班级班长的一句话——“我们给高老师凑钱吧!”这让他纳闷,学生们想干什么?三天后,学生们出现在他的宿舍外,一双双冻僵的小手捧着方便面、瓜子、土豆等食物。孩子们争着说:“老师,明天去我家吃饭吧。”“高老师,一定得去,我明天给你做洋芋搅团。”高进儒流泪了。
2008年5月12日下午,高进儒正准备上课,突然听到一声巨响,黑板上的墙体一下子裂开了几条大口子,地震了。那一刻,看着惊慌的孩子们,高进儒不知道哪来的勇气,大声喊道:“不要怕,有老师在,一个一个走。”他拼命拉扯着,让学生有秩序地跑出教室,跑向空地。当教学楼垮掉的刹那,他清楚地听到一个声音:“我们抬高老师出去!”最后跑出教室的两个学生一把拽住他的胳膊,跑向了空地。
“这两件事让我重新定义了自己的工作,也让我下定决心坚守乡村。”
很快,高进儒进入了角色。他开始在课堂教学上动脑筋。他创造了学校历史上的多个“第一次”——第一次将多媒体设备引入课堂,第一次将乡土文化融入语文教学……现在,高进儒走到哪个班,哪个班的语文成绩就是全年级第一,甚至比城区学校的成绩还要好。他也因此多次获得省、市级语文讲课、说课的奖项。
有了成绩,高进儒的内心却依然不踏实。他觉得自己力量有限,要想让农村教育大发展,需要更多的人扎下根来。因此,从2009年开始,他每年都会给新来的特岗教师做岗前培训,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去感染更多人。
岗前培训,也为高进儒带来了意外之喜。2009年,他结识了刚到陇南的特岗教师李守霞。在李守霞看来,高进儒是一个有责任心和爱心的人。“他经常给我讲他和孩子们的故事,以亲身经历鼓励我,面对困境要坚强,要勇于挑战。”
2011年7月,高进儒和李守霞携手走入婚姻的殿堂,建立了“特岗家庭”。2012年,他们迎来了自己的“特岗宝宝”。
“不是没想过离开。特岗服务期满后,家里人都希望我回老家工作。”思前想后,李守霞最终选择了留下。“我和丈夫的想法一样——和农村孩子在一起,尽可能地去帮助他们,不放弃每一个孩子。”
“有了妻子,有了孩子,我们这个‘特岗家庭’更要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就是要把家安在这儿。”高进儒说。
(本报记者 晋浩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