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医改迎来而立之年

11.02.2015  13:51
核心提示:  从1985年开始至今,中国医改已经走过了30年的历程。从当年的简政放权、放开搞活,到后来的医疗市场化和鼓励各类医疗机构合作、合并,再到2009年新医改强调坚持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中国医改一直在探

  从1985年开始至今,中国医改已经走过了30年的历程。从当年的简政放权、放开搞活,到后来的医疗市场化和鼓励各类医疗机构合作、合并,再到2009年新医改强调坚持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中国医改一直在探索。

  1985年被称为“医改元年”。

  当年国务院批转了卫生部1984年8月起草的《关于卫生工作改革若干政策问题的报告》,其中提出:“必须进行改革,放宽政策,简政放权,多方集资,放开搞活,开阔发展卫生事业的路子。”由此,中国的全面医改正式启动,基本做法则是“只给政策不给钱”。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效,然而,政府对公共卫生的投入不足;基层、特别是农村医疗卫生防疫网破坏等问题凸显出来。

  1992年是向“医疗市场化”进军年。当年9月,国务院下发《关于深化卫生改革的几点意见》。根据这个文件,卫生部要求医院在“以工助医、以副补主”等方面取得新成绩。此后,一系列能够创造效益的新事物,诸如点名手术、特殊护理、特殊病房等在医疗系统全面开花。在这一阶段,围绕政府主导还是市场改革,卫生系统内部争论不休。

  2000年吹响了产权改革的号角。

  2000年2月,国务院《关于城镇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公布,其中“鼓励各类医疗机构合作、合并,共建医疗服务集团。盈利性医疗机构医疗服务价格放开,依法自主经营,照章纳税”等内容,被解读为完全“市场化”的医改开了绿灯。

  2005年医改风云变化。当年5月初,卫生部副部长马晓华发表讲话,严厉批评了当前公立医疗机构公益性淡化、过分追求经济利益的倾向,并且着重强调,“应当坚持政府主导,引入市场机制。产权制度改革,不是医疗制度改革的主要途径,我们决不主张民进国退。

  2009年新一轮医改启动。2009年3月17日,国务院公布了《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明确指出,坚持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实行政事分开、管办分开、医药分开、营利性和非营利性分开,强化政府责任和投入,完善国民健康政策,健全制度体系,加强监督管理,创新体制机制,鼓励社会参与,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并提出,到2020年,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基本建立。(刘娜)

我省进一步加强危险化学品管理
  青海新闻网·青海新闻客户端讯 近日,Qhnews.Com
我省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开展专题调研
     青海新闻网·青海新闻客户端讯7月14日至Qh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