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稳步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

14.01.2016  11:36

  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是提升国家自主创新能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战略部署。2008年国家科技部正式启动实施并批准57个城市开展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工作。西宁市作为青藏高原唯一获准的创建城市,自2010年开展试点工作以来,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 重大决策部署,坚持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区域综合科技实力为目标,在创新基础条件、创新投入、创新环境、创新绩效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为即将迎接国家科技部考核打下牢固基础。

  全面深化科技投入机制改革

  为全面贯彻落实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部署要求,全力打造西宁创新创业新模式,近年来,我市制定出台了《西宁市科技项目投入机制改革实施方案》、《西宁市科技项目评估评审实施细则》和《西宁市科技计划项目资金分类投入及后补助实施细则》等一系列政策措施,为加快科技项目投入机制改革提供保障。2015年,我市加快建立市场导向类科技项目后补助机制,完成后补助项目26项,取得科技成果、授权专利36项。新增先立项后补助科技项目77项,预计引导企业自行投入资金3.18亿元。

  逐年加大财政科技投入

  我市不断加大科技资金投入力度,建立财政性科技投入稳定增长机制,有力支持了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每年将市、区县财政科技投入纳入政府考核目标,全市财政性科技投入占比以10%的速度递增。2015年,我市财政科技投入支出占比达到1.5%以上,争取省级科技专项资金达1.61亿元,吸引社会投入16.2亿元,不断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助推西宁经济突破产业发展瓶颈制约,加快转型发展。

  加速推动科技成果转化

  我市加速推动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五年来,累计完成各项科技成果评价159项,有力提升了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成果转化能力。坚持每两年开展一次对全社会科技成果的表彰活动,激励全市科技工作者的干事热情。2015年,按照《西宁市科技成果奖励办法》和《西宁市科技成果奖励实施细则》规定,隆重组织召开了全市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共评选出科学进步一二三等奖13项。会议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重点突出科技成果的社会效益和社会影响力,营造了全社会共参与、齐创新的良好氛围和生动局面。

  强化知识产权创造应用与保护管理

  全面落实知识产权战略实施纲要,大力推进知识产权人才工程,积极开展知识产权创造、应用、保护等工作,强化知识产权制度在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政策导向作用。充分利用每年 “专利宣传周”,“知识产权宣传日”等公益性、专业性的系列活动,积极开展专利知识、专利代理服务等培训,向公众普及专利知识,引导企业通过制定和运用专利战略转变经营理念和发展模式。2015年,我市专利工作突飞猛进,专利申请量达1551件,占全省总量的81.80%;专利授权量783件,占全省总量的82.68%;万人有效发明专利达2.24件。

  推进高新技术产业稳步发展

  近年来,我市牢牢把握增强创新能力着力点,大力推进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加强高新技术产业载体建设,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连续保持逐年增长的良好态势。随着“一带一路”、西部大开发等国家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为进一步加快西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推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省政府批准将大通北川工业园区建设成为我市首个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标志着“十三五”时期,我市经济发展模式由要素驱动、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

  中关村科技成果产业化基地落户西宁

  为进一步推进我市和北京中关村科技战略合作步伐,加强两地在创新创业生态系统、成果产业化基地、产业对接、金融及人才交流等方面的交流合作,本着高起点规划、高水平打造的建设理念,经过两年多的不懈努力,2015年9月,西宁中关村科技成果产业化基地在大通北川工业园区正式揭牌。该基地的建设顺应了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和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重大战略部署,标志着西宁与北京中关村的战略合作迈开了实质性步伐,将为西宁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首次建立厅市会商议事制度

  “厅市会商”是近年来国家力推的重大科技合作新模式。为深入推进科技体制改革,集成全省优势科技资源,强化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加快我市创新型城市建设步伐,经过一年多的努力,2015年12月,省科技厅与市政府首次组织召开了“厅市会商协议签字仪式暨第一次工作会议”,标志着我市厅市会商工作进入了实质性推进阶段。省科技厅、市政府将整合省市科技优势资源,共同在西宁中关村科技成果产业化基地建设、国家和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设、西宁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设、打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新引擎、加快西宁绿色发展等五个方面综合施策,共同推动,求进求新。

  深入推进“创新五进”活动 

  创新宣传是建设创新型城市的根本动力和基本保障。近年来,全市不断加大以创新进机关、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农村等“五进”宣传活动力度,充分调动全市广大干部群众参与创新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连续举办我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职工优秀技术创新成果评选表彰等活动,全市培养在校学生和在岗职工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形成浓厚的创新创业氛围。累计打造22家职工创新工作室,为我市职工技术创新活动创造条件和服务平台。

  提升基层科技服务水平

  为鼓励基层创新,提升基层科技服务水平。五年来,在全市组织开展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活动,累计在四区三县开展送科技下乡活动50余次,受益群众近万人,发放实用手册6万余册。组织开展科普冬训工作,提高农村实用型人才科技服务水平,累计举办各类培训班350期,培训人数3万余人(次),发放科普资料近5万份(册)。加强科技特派员创业服务,累计成功培育了“科技特派员特色果蔬种植创业连”等37个具有良好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市级科技特派员创业连。组建科技特派员专家服务团赴农业一线,为农民传播新技术、介绍新产品,累计解决种植养殖问题6000余条,受到基层群众的充分肯定和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