浓墨重彩绘就民生改善壮美画卷——我省 “十二五”以来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综述

04.02.2015  13:24

  开栏的话:民生天下事,点滴暖人心。我们欣喜地看到,“十二五”以来的四年,是我省民生政策出台最多、资金投入最多、事业发展最快、群众得实惠最多的时期。全省民生建设水平和各族群众幸福指数显著提升,切实让各族群众感受到了党的关怀、增强了发展信心,形成了奋发前行的强大凝聚力和向心力。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为反映这四年省委省政府持续发力、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大举措和巨大成就,青海日报从即日起开设《深读民生·精彩之笔》专栏,全景记录我省干群始终坚持“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的扎实努力和不懈追求。同时,青海日报开设的《行进青海·民生故事》专栏也将于近日推出,敬请关注。

  当时空的钟摆指向2015年,在决战“十二五”、谋划“十三五”的关键之际,回望过去的四年,人们注意到——“民生建设”已经成为青海经济社会发展中最为耀眼的亮点。

  艰难中的挺进,变革中的成就。2011—2014,民生节节拔高的4年,是青海民生政策出台最多、资金投入最多、事业发展最快、群众得实惠最多的时期。

  四年的跋涉,出色的答卷留下这样的鉴定:四年来,全省各项社会事业加快发展,基本公共服务能力迅速增强,民生保障水平显著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大幅增长,物价稳控在合理区间,一些民生指标位居西部或全国前列,人民群众期盼解决的上学、就医、住房、饮水、行路等问题得到有效破解,民生建设跃上了一个大台阶。

  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

  四年时间,无论是直面灾难的冲击,还是经历经济下行压力,省委、省政府坚定地把保障和改善各族人民生活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首要目标,坚持小财政办大民生的理念不动摇,坚持财政再紧保障民生的力度不减弱,坚持每年为老百姓办十件实事的目标不懈怠,倾注真情实感,投入“真金白银”。

  短短四年,财力并不强大的青海,累计安排财政资金3600亿元,年均增长17%以上,占同期财政支出的比例平均达到75.4%,去年用于民生的财力突破一千亿元,青海发展的坚实路基熔铸!

  其作始也简,其将毕也巨。狠抓就业民生之本,狠抓教育民生之基,狠抓社保民生之盾,狠抓就医民生之急,狠抓安居民生之要,狠抓人居环境民生之需,狠抓扶贫开发民生之重,努力完成玉树重建这个最大民生工程……青海大地,一项又一项民生新政破浪前行,一件又一件民生实事落地生根,一幅幅温暖的民生图景体现在百姓心坎里、口碑中,向我们娓娓道来。

   努力实现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一项项举措回应民生心声

  “推动发展的根本目的在于不断保障和改善民生,让各族人民过上更加幸福的生活。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在省十二届人大四次会议闭幕时,省委书记骆惠宁用深情的话语道出了省委、省政府的“民生情怀”。

  对经济相对滞后、财力相对欠发达的青海来说,不断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全省上下一如既往的执着追求,更是党和政府的执政理念和工作重点。

  从居无定所到住有所居,从破败不堪的棚户区到时尚现代的花园小区,从跑风漏雨的土坯房到保温有热水的新农庄……无数高原人“想有一个温暖的家”、“想有一个漂亮的家”的心愿变成了现实。

  2011年以来,我省通过实施大规模城乡安居工程,累计开工建设各类城镇保障房45.4万套,全省城镇居民户均住房达到1.1套,人均自有住房面积由25.9平方米扩大到32.3平方米,达到全国平均水平;新建农牧区各类住房58.7万户,233万农牧民群众直接受益;历时五年的游牧民定居工程全面完成,11.3万户牧民入住新居。

  像安居工程这样的民生攻坚战,四年来在我省有很多。2011年以来,从住房、医疗、教育,到物价、就业、社保等,只要是群众关心的焦点问题,无一不是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和解决的着力点。

  改善民生离不开资金投入。作为经济欠发达的西部省份,我省一方面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另一方面深入“挖”钱,盘活存量。一笔笔“真金白银”按时拨付,让一项项民生工程顺利实施,也让一幅幅温暖的民生图景映照万家灯火。

  作为最大的民生工程,在党中央国务院的特殊关怀和全国人民的倾力支持下,玉树灾后重建总投资愈400亿元,全面完成了1248个重建项目,灾区人居条件焕然一新,公共服务设施大为改观,基础设施全面提升,生态修复与环境保护成效显著,特色优势产业顺势兴起,实现了“苦干三年、跨越二十年”的重建目标,社会主义新玉树已屹立在雪域高原上,并向着生态美好、生活富裕、和谐发展的目标不断迈进。

  教育方面:过去四年,我省累计投入教育资金580亿元,全面实现了“两基”攻坚目标,成为全国第二个实施中职全日制在校生免费教育的省份,高等教育也呈现学科优化、水平提升的新气象,更多莘莘学子梦想得以成真,树立起我省教育发展史上新的里程碑。

  就医方面:围绕实现人人“病有所医”的目标,累计投入资金250多亿元,全省医保参保率达到98.5%,城乡居民医保筹资标准达到510元,是2010年的3.3倍,多项指标走在了全国前列。

  社保方面:全省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参保人数比“十一五”末增长了27%,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到94%,社保覆盖面不断扩大。城镇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实现11年连续增长,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和城乡低保、高龄补贴标准等持续提高,均位居全国前列。

  ……

   “兜住底”,“补短板”,倾心倾力解决最基本、最迫切民生问题

  “社会政策要托底”、“构建相互衔接、运行有效、保障特困群众的兜底制度”、“着力解决民生领域突出问题”……进入“十二五”以来,在省委、省政府的一系列政策措施中,都在强调民生优先的发展思路。

  在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最基本的生活需求、完善社保安全网的基础上,我省正在全力补足民生“短板”。

  因地处干旱山区、生产生活困难的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峡门镇李家庄村,“在国家扶贫政策的支持下,乡亲们异地搬迁告别了干旱山头,搬迁到集镇沿线,孩子上学、老人看病等都方便多了。”李家庄村村党支部书记李海荣由衷感叹。

  贫困是青海最基本的省情,也是最大的民生“短板”。于是,省委、省政府将扶贫攻坚视为民生之重。坚持精准扶贫和区域扶贫攻坚相结合,动员全社会力量,向“绝对贫困”发起总攻。

  四年来,投入扶贫资金63.6亿元,是“十一五”的2.6倍,年均增长36%。上百万贫困人口直接参与产业扶贫项目并从中受益,累计减少贫困人口85.6万人,基本解决了贫困地区的人畜饮水安全问题。从而也造就了青海历史上扶贫成效最大、减贫进程最快的时期,尤其是贫困地区自我发展能力不断增强,农牧民脱贫之路越走越宽广。

  正是这样的“兜底”理念,在就业这项民生之本上,四年来,全省新增城镇就业23.2万人,是“十一五”的1.3倍,登记失业率始终保持在4%以内。转移农牧区劳动力就业超过445万人次,年均超过110万人次。越来越多的城乡劳动者实现了更高质量的就业,开启了新生活的大门。

  还有空气、水、电、路、通信、广播电视等,随着众多民生项目全力实施,“短板”不断补足。

  如今,青海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供给实现大幅增长。全省城镇化率从2010年的44.7%提高到49.8%,上千个村的村容村貌得到根本性改变,基本实现了水、电、路、通信、广播电视、邮政、金融和优美环境“八到乡村”,湟水河水质达到国控目标,西宁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达到72.8%。全省城乡面貌发生重大变化,人居环境显著改善。

   民生改革深层掘进,从制度上为所有人创造公平发展机会

  改革为了发展,发展为了民生。让更多改革红利普惠民生,创造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的社会环境,这是省委、省政府坚定不移的工作目标。

  “从申请到拿到执照只用了3天时间。”今年新注册的青海葛源现代农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马进辉说。

  马进辉是我省工商登记制度改革的受益者。取消实收资本制度、下放行政审批权限……工商登记制度改革的实施,降低了准入门槛、提高了注册效率,激发了创业热潮。截至2014年12月底,全省市场主体累计达到24.68万户、注册资本4432.2亿元,同比增长25.09%、41.2%。

  人们对广泛公平的渴望,使得改革有了广泛的群众基础,从而推动全省民生领域改革不断深入,群众不断受益。

  看病难、看病贵,一直是老百姓的心头之痛。西宁市城北区大堡子镇的刘玉荣老人与人分享医改带来的实惠时说:“这几年的政策越来越好,看病、买药越来越方便省钱。”

  改革不断破冰不断深化,青海的民生保障安全网日益织牢。

  四年来,一系列促进就业创业的政策举措和收入倍增计划,特别是对藏区就业实行倾斜政策,有效改善了藏区大学生就业难的状况,使得全省就业率不断提高,创业平台日益拓宽。

  四年来,已建立的以社会保险为主体,包括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优抚安置、住房保障和社会慈善事业在内的社会保障制度体系,使得全省社会福利制度开始向适度普惠型迈进。

  四年来,全面加强基层基本医疗体系建设,着力推动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基层医疗机构综合改革等八项制度实现全覆盖,走在了全国前列。在医改的带动下,人民群众“看病贵、看病难”的状况明显改善,享受到了更多健康红利。

  就业率提高,创业平台拓宽,养老金提高,医疗保险完善,新居新村林立,菜篮子稳定,居民收入增加……四年来,人民群众分享到更多改革发展的红利,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而民生建设的数字背后,则对应着每一个幸福的青海人,蕴含着省委、省政府民生至上的价值追求。

  以经济发展改善民生,以改革创新保障民生,以社会进步创造美好生活!

  我们相信,随着我省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改革不断深入,民生问题将在更高层次上得以解决,越来越多的群众将能更好地分享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全省各族人民也将生活得更加殷实、更加幸福、更有尊严。(张海虎)

国家10.49亿支持我省启动实施教育强国推进工程
  今年以来,按照省委省政府安排部署,省发展改革委紧抓“十四五”开局机遇,围绕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新时代目标,科学谋划项目储备,主动加强汇报衔接,全力以赴争取中央专项资金,支持教育领域基础设施建设。经积极争取,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下达我省教育强国推进工程2021年中央预算内投资10.人民政府
甘青两省政协就推动兰西城市群建设开展联合调研
  8月2日至6日,青海省政协应甘肃省政协的邀请,人民政府
全省快递员群体交流座谈会召开
  8月6日,省总工会召开全省快递员群体交流座谈会,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