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重大工程 改善总体环境——我省持续推进人才工作创新发展

21.02.2017  10:38

   前  言

  体制机制改革大刀阔斧、重点工程项目稳步推进、公共服务环境建设日新月异……2016年,我省人才工作亮点频现,全省人才事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新景象!

  2016年全省人才工作坚持从“供给侧”发力,牢牢把握工作目标、始终确保创新“力度”,牢牢把握工作规律、始终确保创新“精度”,牢牢把握工作实际、始终确保创新“效度”,大力推动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强力组织实施重大人才工程,改善人才发展总体环境,持续推进全省人才工作创新发展。

   强化制度供给,构建青海版人才治理体系

  汇总梳理原有人才政策,整合集成优势资源,强化人才制度供给,构建“1+2+3+x”升级版青海人才政策框架体系,即:以《青海省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实施意见》统领人才制度建设,以《青海省“高端创新人才千人计划”实施方案》和《青海省中端和初级人才培养实施方案》承载人才队伍建设,以《青海省柔性引才引智实施办法》《青海省人才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办法(试行)》《青海省人才工作“伯乐奖”评选奖励办法》保障人才发展环境。同时发挥协调作用,推动相关部门和地区制定配套政策30余项,初步构建起了全省上下衔接、左右联动的人才政策体系。特别是以敢于“第一个吃螃蟹”的精神,周密谋划、精准设计、全力推动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在人才评价、人才引进、人才编制管理、人才创新创业激励以及鼓励开展改革探索上实现了五大突破,在融合发展、柔性引才、基层一线导向、精神引领上凸显了四大特色,为高端创新人才配备“保健医生”,提出“不看时间看业绩”考核管理柔性引进人才等改革措施,在全国也是比较先进的的。

   强力实施人才工程,着力打造西部人才高地

  强力实施青海省“高端创新人才千人计划”,围绕我省科技创新、产业发展、社会民生等重点领域,精准引进急需高端人才,深度培养本土优秀人才。2016年,“高端创新人才千人计划”共引进高端创新人才100名,创新团队3个,引进人数比上年增长了11.5倍;支持培养本土人才135名,创新团队7个,支持人数比2015年增长5.75倍,人均支持强度比2015年增长5.4倍。引进培养高端创新人才对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十分突出。比如引进的西部矿业集团有限公司科技负责人罗仙平,掌握的9项研究成果直接投入西部矿业生产研究之中,产生较大经济效益;支持培养的青海大学农林科学院副院长王舰,建立了国内领先的马铃薯四级种薯生产体系和质量监测体系,累计推广种植脱毒马铃薯1500余万亩。实施“名校选调生计划”,形成党政干部队伍建设的源头活水,2016年招录人数为前两年的总和,2017年有望再翻一番。建立“后补助”支持机制,充分调动基层积极性,实施引智项目76个,引进高端智力418人次。建立柔性引智联系库,将159名往届博士服务团成员和552名援青干部人才全部纳入柔性引智联系库。推动国家“三区人才支持计划”落地实施,为基层输送和培养专业人才2857人。通过资源撬动机制,加大力度选派“西部之光”访问学者30名,比上年增加50%。构建“团队作用”发挥机制,鼓励引导第16批博士服务团成员在充分发挥个人专业技术优势服务青海发展的同时,组织开展团队式服务工作,特别是医学博士打响了团队式服务的品牌;第17批博士服务团人数比上年增长17%,并且特色更加突出,争取到16名医学博士来青服务,占全国总数的32%。探索京青两地跨区域协同机制,连续第三年开展“京青专家服务活动”,选派50名省内外专家赴基层一线开展短期智力服务。总体来看,由于省委省政府持续优化人才政策环境、加大人才支持力度,事业留人、待遇留人、环境留人的效应初步显现,本土人才队伍稳定与发展的良好格局正在形成。

   培育人才品牌,厚植人才健康发展沃土

  在省级政策加力升级的基础上,带动市州和重点用人单位创新政策增加资金投入。2016年,全省人才发展工程专项资金投入1亿元,比“十二五”期间年均投入增长5.5倍。各市州投入人才专项资金4428万元,比2015年增长2.69倍。例如,海西州拟投入2.4亿元,启动实施“十三五”高端创新人才百人计划,支持本州高端创新人才队伍建设;青海民族大学对直接引进的杰出和领军人才给予1:1经费配套。依托新媒体创新青海人才推介方式,精心制作的青海“高端创新人才千人计划”H5宣传页面得到社会广泛关注,累计浏览量已突破75万人次。落实人才关爱关怀机制,由省领导带队走访慰问专家代表20人,组织10名专家携家属休假疗养、40名专家参加国情省情研修。

  在人才服务硬件建设上,选择西宁市、海东科技园等5家单位作为首批“人才之家”建设单位,为高层次人才创造更加优质的交流服务平台。积极引导和鼓励重点地区和单位推动人才公寓建设,2016年新建成人才公寓1580套,比2015年增长2.36倍,取得突破性进展。其中,海东市依托科技园打造“9+1+1”高标准人才社区,为杰出人才提供团队工作生活别墅9套,为青年人才提供周转公寓250套,为创新人才提供交流活动会馆1座。(青组)

   声  音

   奋力厚植青海招贤造士的优质土壤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人才是发展的第一资源,惟有人才兴,方能事业兴。省委十二届十三次全会聚焦“四个扎扎实实”重大要求,提出“四个转变”,为我们推进各项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围绕思路抓落实、促发展,强化人才支撑是关键。要广开进贤之路、广泛育才造士,并为人才脱颖而出厚植创新创造的“优质土壤”。

  以“吐故纳新”的改革决心,厚植制度土壤。商鞅变法求进,成就秦国霸业。要以思新求变的决心,推进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让青海人才事业真正兴旺起来。围绕人才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遵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以敢于“吃螃蟹”、摸着石头过河的勇气和胆识,加强重点政策集中攻关和协同创新,健全人才创新创业激励保障机制,扫除体制壁垒和身份障碍,让人才活力充分迸发;完善事业单位编制管理、职称管理等制度,推动人才管理部门放权松绑;推进人才发展试验区和人才特区建设,鼓励大胆探索、先行先试;探索人才向青南等艰苦边远地区流动的导向机制,树立人才在一线成长的价值取向,打出一套有青海特点的改革“组合拳”。

  以“海纳百川”的宽广胸襟,厚植聚才土壤。尧有“九佐”、舜有“七友”、禹有“五丞”等历史典故,都深刻阐述了“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的至理。要拓宽选人视野,坚持五湖四海广开进贤之路,敞开胸怀广纳八方之才,把培养聚集人才作为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需要,紧扣高原生态农牧业、盐湖资源综合开发、生物医药、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高原旅游开发等具有独特资源禀赋优势和广阔干事创业空间的领域,实施以“高端创新人才千人计划”为突破口,以中初级人才培养和柔性引智引才为两翼的聚才项目,通过高端引领、引培并举、刚柔并济相结合的方式,千方百计地把各类人才吸引过来、凝聚起来,精准引进、深度培养一批有责任心和事业感的高精尖人才,带动起一条人才链和产业链,从而实现人才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度融合。

  以“尚贤爱才”的优才氛围,厚植环境土壤。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环境好,则人才聚、事业兴;环境不好,则人才散、事业衰”,启示我们招贤造士须先筑好“巢”,营造“近者悦,远者来”的优越环境,让各方人才都能体现出价值,有认同感和归宿感。要通过创建“青海学者”品牌、开展“青海省人才工作伯乐奖”评选表彰等,努力营造尊重人才、见贤思齐的社会环境;加快推进人才公寓建设,探索建立线上和线下互动、现实空间和虚拟空间衔接的“人才之家”,让各类人才感受到家的“温度”;落实领导干部直接联系专家制度,做好专家休假疗养、走访慰问等各项关心关爱服务活动,做实爱才优才的软环境建设。

   ——摘自省委组织部副部长王志明《奋力厚植青海招贤造士的优质土壤》一文

   印  迹

   格日力:把青海高原医学带上国际舞台

  春日阳光渗浸陈设简洁的青海高原医学研究中心,身量不高的格日力步履矫健地行走在静谧的空间里。如果不是头发已苍白,没有人会想到,他已经是一位64岁的老人了。

  但显然,这不是一位普通的六旬老人。

  上个世纪70年代到90年代,格日力走出青海,在日本、美国获得博士学位,完成博士后研究。

  2001年,格日力放弃国外优越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回到青海,从事高原医学研究。

  2003年,中国第一个集科研、教学、医疗为一体的高原医学研究中心在青海建成;2004年,国际高原医学大会首次成功在中国举办;2006年,中国唯一的高原医学重点实验室在青海大学建成,世界海拔最高的高原医学固定研究基地在可可西里建成。

  2016年11月14日,在有全球近百个国家和地区的科学家及国际组织代表参加的发展中国家科学院第27届院士大会上,格日力荣获全球唯一基础医学科学奖。

  “10多年来,我们经历了很多从无到有的过程。从没有一间实验室到拥有省部共建实验室,从没有一篇像模像样的学术论文到实现国际顶级杂志全覆盖,从没有一项高原医学成果到连续获得国际国内大奖,从没有一位专业研究人员到拥有一支具有国际研修背景的高原医学研究队伍。”说到变化,格日力感慨万千。

  归国的几年时间里,格日力以刻苦、严谨的治学态度致力于高原医学研究。2006年,格日力带着学生到海拔6700米的玉珠峰开展医学考察活动。为了取得第一手的珍贵数据,54岁的格日力不顾血压高及严重的高山反应,冒着零下二三十度的严寒,亲自带队员攀爬到海拔5680米高的实验营地。在冰雪峭壁间,他还不顾个人生命危险,伸出胳膊让学生采集自己的血样,以供科研使用。

  2004年,国际高原医学大会确定的慢性高原病国际诊断“青海标准”,解决了国际上近半个世纪悬而未决的一个重大基础理论、实践难题,为攻克高原病奠定了坚实基础,也为我国高原医学走上国际医学研究舞台赢得了“入场券”。

  2010年,格日力团队与美国犹他大学合作,在国际上首次发现了藏族适应高原的两个新基因(EGLN1和PPARA),成果发表在美国科学杂志,引起世界高原医学界的强烈反响,显示了中国在国际高原医学研究中的战略地位。这也成为格日力科研生涯中最有标志性、最为骄傲的成果。(何敏)

   王体虎:一个人才,一个产业

  要说王体虎,先得说亚洲硅业(青海)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亚洲硅业”)。在刚刚过去的2016年,亚洲硅业实现销售额约20亿元,其生产设备和工艺技术水平、多晶硅产品质量和生产成本在全球具有核心竞争力。经受完全市场化的竞争和洗礼后,以亚洲硅业为龙头的我省光伏产业在全国乃至全球稳稳占据了一席之地。

  从无到有、从姗姗起步到成果斐然,这条在高原上创立世界一流多晶硅生产企业的“追光之路”,王体虎走了整整十年。

  2006年7月,身为美籍华人的王体虎放弃国外优越条件,不远万里回到祖国,一心扎根在条件艰苦的青海发展。

  多晶硅的生产要素是电,而青海有水电资源,这是可再生能源,也是清洁能源,这与太阳能光伏产业的主旨是相同的,而且成本较低;青海更有非常优惠的政策措施来支持企业的发展。

  2006年12月,亚洲硅业在西宁注册成立。2007年3月,随着公司一期项目在西宁(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破土动工,王体虎也步入了他最为艰难的创业期。

  以前,他的人生舞台是实验室,而此刻,他却要站在一片空旷泥泞的土地上,用自己的智慧、双手和汗水,使一座国际一流的工厂在这里拔地而起。

  2008年12月31日20点58分,青海高原第一炉多晶硅成功“诞生”。就在第一炉多晶硅出炉那一刻,王体虎的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而他的妻子却哭了。她知道,先生付出的太多太多。

  2012年至2014年,光伏制造业经历了全球金融危机等困难时期,产业陷入低迷阶段,这样的大环境,也对亚洲硅业的生产和经营形成了很大的冲击。但是在王体虎和他的团队的不懈努力下,亚洲硅业一步步艰难前行,并最终走出困境,踏上光明前程。

  几年来,王体虎带领着他的研发团队,先后承担完成国家、青海省和西宁市科技攻关项目、支撑项目10余项,专利、成果产出30余项,年均完成大小技术改造50余项,解决了多项制约低成本、低能耗、低污染高纯多晶硅生产的关键技术,保持核心工艺技术在行业内的领先地位,产品质量持续向国际水平提升,节能降耗效果显著。(何敏)

   李浩放:潜心盐湖科技三十年

  抚今追昔,李浩放怎么也没有想到,自己在盐湖一干就是三十多年;他更没有想到,在青海盐湖工业集团工作的三十多年,会收获很多成绩,登上人生的“荣誉殿堂”。

  1982年,19岁的李浩放早早就参加工作了,等待这个年轻人的,不是轻松悠闲的部门,而是需要吃苦耐劳的基层岗位。但很快,肯吃苦、有想法的李浩放就从年轻工人中脱颖而出,他努力学习,刻苦钻研,积极探索,勤奋工作,从最基层干起,直到成长为我国钾肥工业科技技术专家和科技带头人之一,并担任青海盐湖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党委委员。

  1996年底,李浩放调任盐湖集团公司生产处处长兼任设计室副主任。此时,随着盐湖集团不断发展壮大,对光卤石的采矿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若想提高采矿能力,一种办法是从美国进口水采船,但价格昂贵,如果备品备件不能及时到位,还会影响正常生产。另一种办法是自行设计、国内委托制造水采船。虽然对进口水采船的技术改造工作取得成功,要想自主开发、研制水采船,对国内相关设计院都是不可能的,其难度可想而知。

  紧急关头,重任落在了李浩放的肩头。在他的带领下,设计小组全体成员经过3个多月的连续奋战,于1997年4月设计完成全部施工图,并一次性通过设计审查。不仅如此,他们还承担了水采船的制造和安装任务。艰苦的安装工作耗时近一年,1998年9月1日,由李浩放带领的团队设计、国内委托加工、自行安装的水采船顺利下水,次年3月份投入使用,填补了国内空白。李浩放自豪地说:“除了船壳,其它全都改造了” 。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由于李浩放为盐湖集团发展作出的突出贡献,他先后获得“青海省科学技术重大贡献奖”等国家、省部级、厅级奖励20余次。2007年,由李浩放作为第一完成人设计、实施的“青海盐湖100万吨钾肥光卤石采收系统”经青海省人民政府批准,授予2006年度青海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三十多年来,在攀登科技的路上,李浩放始终保持着一名共产党员的本色和理想信念。他以盐湖工业发展为己任,想企业困难之所想,急企业发展之所急,潜心钻研技术,他设计的6条水采船和100万吨钾肥生产工艺配套电气自控一体化系统,技术性能达到了当今世界领先水平,把我国钾肥工业整体技术水准再次推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何敏)

国家10.49亿支持我省启动实施教育强国推进工程
  今年以来,按照省委省政府安排部署,省发展改革委紧抓“十四五”开局机遇,围绕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新时代目标,科学谋划项目储备,主动加强汇报衔接,全力以赴争取中央专项资金,支持教育领域基础设施建设。经积极争取,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下达我省教育强国推进工程2021年中央预算内投资10.人民政府
甘青两省政协就推动兰西城市群建设开展联合调研
  8月2日至6日,青海省政协应甘肃省政协的邀请,人民政府
全省快递员群体交流座谈会召开
  8月6日,省总工会召开全省快递员群体交流座谈会,人民政府
省政协“委员讲堂”开讲
  按照党史学习教育计划和《2021年省政协理论学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