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民间工艺品走向大市场

04.11.2016  11:39

  青海新闻网讯 如今,机器和流水线已经代替了传统手工艺,很多手工制品因为价格高,几乎没有销路。今年,上海大学在果洛藏族自治州设立传统工艺工作站,给手工艺人提供走向市场的平台,并帮助传统工艺品扩大了国内销路。

  夏若太是玛沁拉加藏靴厂的职工,专职做藏靴很多年。随着外地机制皮鞋和胶鞋的涌入,传统藏靴的市场越来越小,让传统工艺和手工艺人都面临困境。“市场上的皮鞋价格便宜、款式多,相比之下,我们的手工藏靴样式单一,当然不好卖。”夏若太告诉记者,传统拉加藏靴从牛皮加工到制作要经过去油、浸泡、脱毛、保存、烟熏、揉皮、上色等九道工序,以往每户人家每年只加工四五双藏靴,费时又费力。

  今年,夏若太和当地50多名民间艺人在我省文化部门组织下前往上海大学美术学院培训,学习了手工艺品的色彩搭配和如何销售的整套知识。从上海大学美术学院学习回来后,夏若太在专业设计师的帮助下研究制作了羊毛编制的帽子、手套、背包、拖鞋。羊毛制品从色彩和工艺上都与以往有所不同,在保留民族特色的基础上,样式更加时尚,在当地有了不错的销量。

  不止夏若太,很多手工艺人通过专业老师和传统工艺工作站的指导,在保持民族风格的基础上设计出了时尚创意的作品。十月初,黑陶手工艺人更嘎和几个朋友在网上办工艺品巡展,展出的作品深受外地人的喜爱,一个月内销量达到800件,他还收到了海外订单。

  据了解,上海大学在果洛设立传统工艺工作站,是为了传承青海传统工艺、保护我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站通过与企业、高校和地方的合作,帮助当地传统工艺企业和手工艺人改进设计、改良制作、培训品牌,提高了传统工艺的发展水平和市场竞争力。工作站的设立为果洛传统工艺走向国内、国际市场搭建了重要的平台。接下来,来自高校、企业的工艺师、设计师还将对非遗传承人群、民间艺人开展巡回讲习,对手工艺人面对面辅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