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金融办】我省金融业借力“一带一路”进军金融新高地

22.06.2016  16:58

  近年来,在国家推进“一带一路”、打造全面开放新格局的战略指引下,全省金融系统深入贯彻省委、省政府各项决策部署,着力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凝心聚力、抢抓机遇、攻坚克难、奋发有为,我省金融业保持了强劲的发展势头,支持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进入了更加活跃、富有成效的新阶段。

  ——坚持政策引领,金融深度融入“一带一路”显成效。省委、省政府坚持把发展金融、运用金融作为加快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抓手,强化顶层设计和制度保障,制定出台了《金融支持青海省融入“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指导意见》、《关于金融支持企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工业稳增长调结构增效益的意见》等重要文件,在“窗口指导”、财税、人才、培训、组织保障等方面形成了有效的政策支持体系,推动我省金融业持续高速增长。2015年,我省金融业增加值占全省GDP的比重上升到9.1%,较2010年提升5.1个百分点;人民币存贷款均突破5000亿元大关,增速连续六年保持全国前列,存贷比和不良贷款率优于全国水平;直接融资突破489亿元,同比增长53.51%。截至今年5月末,全省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5698.34亿元,同比增长23.26%;各项贷款余额5326.02亿元,同比增长17.67%;直接融资完成241.01亿元,同比增长25.43%;资本市场上市挂牌企业数量275家。金融业对我省经济拉动倍增效应更加明显。

  ——坚持协同发展,金融有力保障“一带一路”互联互通。截至5月末,国开行省分行支持“一带一路”交通项目贷款余额328.7亿元,占全省交通项目贷款余额29%;农业银行省分行开通信贷“绿色通道”,发放30亿元公路项目贷款;交通银行省分行累计投放各类贷款45亿元;兴业银行西宁分行推出我省第一笔100亿元城市基础设施产业基金项目。

  ——坚持创新驱动,金融支持“一带一路”焕发活力。一是完善地方金融组织体系。民生银行、光大银行成功引进,农信社改制稳妥有序,消费金融公司、资产管理公司等创新型金融机构设立步伐加快。二是拓展多元投融资路径。截至5月末,10家上市公司中有9家公司完成融资66.62亿元。全省保险业金融机构累计原保险保费收入为12.98亿元,同比增长10.59%,小额贷款保证保险和出口信用保险稳步发展;全省79家融资性担保机构在保责任余额364.05亿元,同比增长6.02%;91家小额贷款公司贷款余额50.29亿元,同比增长2.15%;青易融、贝通网等互联网投融资平台实现融资近3.6亿元。三是丰富融资产品。西北首例17亿元资产证券化项目落地,盐湖股份完成首期25亿元永续债注册,西部矿业30亿元永续票据注册工作有序进行。

  ——坚持绿色发展,借力“一带一路”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加强绿色信贷有效投入,多角度、多层面支持我省经济转型升级。截至5月末,全省绿色信贷余额1737.84亿元,较年初增加164.27亿元,增长10.44%,绿色信贷覆盖率达32.58%。其中,国开行省分行完成全国首单12亿元绿色债券发行。

  ——坚持开放合作,金融全方位支持我省优势企业跨境发展。构建金融开放合作新机制,鼓励商业银行加快海外布局,加大对企业并购、贸易等的资金支持。截至5月末,银行业金融机构为企业办理跨境人民币结算2.2亿元,银行结售汇总额4.4亿美元,同比增长20%。其中,中国银行省分行贸易结算市场份额达到30.31%,跨境人民币结算市场份额达到56.70 %,两项业务市场份额均排名省内第一。

  ——坚持服务民生,普惠金融使全省人民共建共享“一带一路”发展成果。一是推动薄弱领域贷款稳中有升。截至5月末,全省微型企业贷款余额同比增长31.7%,涉农贷款同比增长20.76%。二是推广“双基联动”合作贷款模式。该模式得到了汪洋副总理表扬和中组部肯定,中央深改办、银监会以专刊、领导讲话等形式予以推广。截至5月末,开展该项业务的银行网点有216个,贷款达22.25亿元,惠及约22万农牧户。三是推进金融精准扶贫。2015年完成22.5亿元扶贫贴息贷款发放,约15万户农牧民受益,助推青海42个贫困县三年内实现整体脱贫。四是完善政策性农牧业担保网络。组建省级政策性农牧业信贷担保公司,推进乌兰、贵南等4个县试点工作。

  ——坚持防范风险,优化“一带一路”金融服务软环境。加强金融知识宣传、教育和培训,严厉打击非法集资、金融诈骗等非法金融活动,切实做好投资者保护工作,维护良好市场秩序,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青海证监局: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促进经济转型升级

  为进一步增强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能力,青海证监局充分利用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开展有效的股权、债券融资支持服务工作,取得积极成效。

  (一)拟上市企业培育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目前有上市意愿的企业约30多家。藏格钾肥于2015年12月16日获得证监会并购重组审核委员会审核通过,目前正在稳步推进重组方资产清理、债务剥离、迁址回青工作。正平路桥于2016年1月27日获得证监会主板发审委无条件审核通过。

  (二)加大上市公司直接融资的支持力度。截止目前,青海辖区10家上市公司中有9家公司完成融资66.62亿元,拟融资额约为180亿元。

  (三)引导证券期货机构服务地方实体经济。支持九州证券深耕青海,服务我省直接融资工作,2016年九州证券拟增资扩股500亿元;推进中金期货围绕服务实体经济进行业务和产品创新,引导原油期货、白糖、豆粕农产品期货期权试点业务。

  (四)创新开展投资者教育和保护工作。开展“走进高校”证券期货知识讲座,推动高等教育引入资本市场知识等公共选修课。推动辖区成熟证券期货经营机构建设省级教育基地,切实做好投资者教育和保护工作。

   青海保监局:强化保险服务创新推动实施“一带一路”

  过去的一年,我省保险业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各行各业的大力支持下,驶上了发展快车道,原保险保费收入创历史新高。

  (一)积极参与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积极争取总公司加大保险直投力度,遴选储备保险资金投资重点项目,鼓励保险资金通过债权投资、股权投资等方式,参与我省重大基础设施、棚户区改造、城镇化建设、生态保护、环境治理、教育医疗事业发展等民生工程和重点工业项目。

  (二)积极服务我省经济结构调整。加快发展小微企业信用保险和贷款保证保险,增强小微企业融资能力。积极发展个人消费贷款保证保险,释放居民消费潜力。发挥保险对咨询、法律、会计、评估、审计等产业的辐射作用。

  (三)加大对我省企业“走出去”的支持力度。着眼于把我省建成“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通道,逐步扩大我省出口信用保险规模和覆盖面。加大对自主品牌、自主知识产权、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支持力度,促进我省藏毯、清真食品用品、枸杞等外向型产业转型升级,推动特色民贸产品、特色农副产品对外贸易稳定增长。

   农发行青海省分行:坚持“农”字当头深耕四大领域

  农发行青海省分行依据全省经济发展布局,围绕供给侧改革积极进行业务创新,信贷支农成效明显。截至5月末,全行各项贷款余额297亿元,比年初增加30亿元,1-5月累放各类贷款75亿元,支持农村路网、棚户区改造、易地扶贫搬迁等项目50余个,不良贷款连续8年零余额。

  (一)全力服务现代农业。支持高标准农田建设、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和规模经营、农牧业生产结构和区域布局优化等,支持设施农业、特色产业发展。

  (二)全力服务城乡发展一体化。支持全省重大水利建设项目及水环境治理;服务全省农村路网建设;支持农村人居环境、特色小城镇、美丽乡村、“海绵城市”和地下综合管廊建设;支持文教卫生、产城融合等保障项目。

  (三)全力服务脱贫攻坚。重点支持易地扶贫搬迁项目,积极服务产业扶贫、光伏扶贫、旅游扶贫、教育扶贫、医疗扶贫,助力全省脱贫攻坚战略实施。

  (四)全力服务区域发展战略。积极服务生态文明建设,支持高原绿色城镇化建设、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生态循环农业、水生态文明等项目;支持荒漠化防治、三江源湿地保护以及可再生能源项目,推动省委省政府关于生态文明建设战略部署的顺利实施。

   中国银行青海省分行:发挥国际化优势加快融入“一带一路”

  中国银行青海省分行充分发挥国际化、多元化优势,结合青海经济金融实际,突出特色,深耕细作,改革创新,全面参与丝路金融建设,助力我省“一带一路”发展。

  (一)积极为企业提供投融资安排。联动首尔分行办理了省内首笔境外人民币投资业务;联动纽约分行办理省内首笔内保外贷业务;开办我省第一单跨境双向人民币资金池业务,帮助企业实现境内外成员人民币资金一体化管理。加大对省内铁路、公路、水电能源项目信贷支持,目前,铁路、公路、能源企业贷款余额达到为100.13亿元。

  (二)全力支持优质企业走出去。2015年,联合青海省商务厅举办“一带一路”助力青海企业“走出去”洽谈会,为打造两地特色产业合作创造便利金融条件。2016年,与青海省民宗委签订支持民贸民品企业融资发展合作框架协议。截至目前,贸易结算市场份额达到30.31%,跨境人民币结算市场份额达到56.70 %,两项业务市场份额均排名省内第一,为我省重点出口企业办理出口商业发票贴现业务23笔,融资额达到5800万元。

  (三)持续创新服务模式。成立“出国金融服务中心”,畅通出国金融绿色通道,为市民提供一站式、全方位、全过程、全球化的出国金融服务。

   农业银行青海省分行:30亿元信贷为青海“新丝绸之路”建设添力

  近年来,农业银行青海分行紧紧围绕中央“一带一路”战略规划,立足青海省重点项目建设进程,开通信贷“绿色通道”,加快审贷流程,全力支持省内重点公路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一)加快青海融入“新丝绸之路”建设。在总行的大力支持下,从简化流程,加快投放速度入手,积极与总行对接行业限额和信贷规模,确保工程项目顺利推进。截至5月末,农业银行青海省分行发放公路项目贷款30亿元,为开辟连接甘肃、四川的两条新通道,带动青海东南部农牧区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不断提高精细化管理水平。联动经营行紧紧围绕项目贷款资金流向,深挖项目关联信息,密切跟进项目关联客户,根据各相关项目单位的服务需求进行延伸营销,开立存款账户,最大限度保证了项目资金在农行“体内循环”。

   工商银行青海省分行:助力“一带一路”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近年来,工商银行青海分行始终坚持服务实体经济的工作方向,充分发挥服务优势,积极支持国家“一带一路”重点项目建设。贷款增量连续两年保持同业领先,在全省重大项目和基础设施建设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截至2016年5月末,各项贷款余额548亿元,较年初增加29亿元,增长5.58%。

  (一)高层重视,政策倾斜支持。制定《“一带一路”区域信贷指导意见》,从信贷投向、资源配置、信贷准入等多方面给予青海更大的倾斜性政策支持,贷款增速持续高于全行平均水平,2014年、2015年贷款增速分别为20.95%和18.09%、排在系统前列。

  (二)靠前服务,主动对接落实。提升对“一带一路”建设的精准服务,成立大客户服务中心,专门对重点客户开展服务,对重点项目服务进行统筹规划。优化服务流程,对西宁地区信贷业务集中上收,大客户服务中心可直接发起业务流程。

  (三)突出重点,提速重点行业发展。2015年以来,向新能源项目累计投放贷款45.79亿元,建成了全球最大的龙羊峡水光互补项目等标志性工程;累计向公路建设项目发放贷款44.99亿元;向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核心项目金属镁一体化项目贷款余额为50.74亿元。成功承销发行盐湖股份、西部矿业中期票据、短期融资券合计57亿元,承销青海省地方债47.62亿元,占债券承销总量的14.52%,居同业之首。

   交通银行青海省分行:创新发展提升服务促进新青海建设

  交通银行青海省分行自成立以来,结合青海地区经济特色,持续推进产品创新和服务提升,积极支持青海省内重点项目发展,取得了良好成效。

  交通银行青海省分行全面加大金融支持供给侧改革、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和“一带一路”建设的力度,通过银团贷款、股权融资、增资过桥等融资方式,为本地重点基础设施建设提供资金支持,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和投资环境的进一步改善。近年来,累计投放各类贷款45亿元支持国道315线察汗诺至德令哈高速公路项目等重点交通运输线路建设。今年2月,向青海省交通厅发放11.3亿元项目贷款,支持西塔高速公路改扩建以及川口至大河坝公路建设项目。

  此外,积极配合我省开展债券融资工作,全力支持各类债券发行。今年3月和5月,先后两次承销青海省地方债共计27.5亿元,地方债投资余额已达56.2亿元;通过超短融方式为西部矿业集团融资20亿元。截至5月末,为青海省投资集团等省内重点企业累计批准的授信额度近140亿元,授信余额达82亿元。

   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发挥基层优势多措并举支持“一带一路”

  青海省农村信用社、农村商业银行致力于发挥点多、面广、最深入基层、最贴近农牧民及中小微企业的优势,认真履行“金融支小”服务职能,积极利用365个营业网点优势,多措并举助力我省“一带一路”建设,实现年均小微企业信贷投放近120亿元。

  (一)围绕基础建设,提供有力资金支持。加大对“一带一路”地区经济“五网”建设的信贷支持。今年1-5月累计发放各项贷款164.32亿元,为“一带一路”战略实施提供了有力支撑。

  (二)创新金融产品,提升对“一带一路”的金融服务水平。一是创新金融产品,全力推动“一县一品”信贷模式,已研发推出“羚动时贷”、“枸杞贷”等15类新型信贷产品。二是创新贷款担保方式,积极研发门票收费权质押业务,已累计向湟中塔尔寺、互助北山等旅游企业提供1.41亿元贷款。三是推进小额信用贷款“进村入户”和“小额循环贷进万家”工程。农牧户贷款年均投放近70亿元,累计评定信用户23.7万户,实现全省县、乡金融服务“双百”全覆盖。

  (三)加强创新驱动,助力企业跨境发展。结合部分企业出口业务快速发展的实际,加快保函、票据、信托等业务产品研发,满足小微企业资金需求。

   兴业银行西宁分行:稳步推进“一带一路”金融服务

  自“一带一路”战略构想提出以来,兴业银行西宁分行立足区域实际,紧紧围绕青海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的重大工程、重点项目和关键节点做好金融服务工作,助推丝绸之路经济带成为青海向西开放的主阵地和推动全省经济发展的新增长极。

  (一)支持互联互通建设。牢牢把握优化路网布局这一有利时机,多方洽谈业务合作,合理制定金融服务方案,及时为项目建设提供资金支持。截止2016年5月末,累计向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投放61.98亿元,有力支持了“国道G569曼德拉至大通公路克图至大通段建设项目”、“牙什尕-同仁高速公路建设项目”、“西宁南绕城公路建设项目”和“川口至大河家(省界)公路建设项目”。

  (二)支持节点城市发展。围绕青海省“四区两带一线”的战略部署,持续加大信贷投放力度。截至2016年5月末,累计向重大技术进步项目投放2.41亿元,技术创新项目投放1.7亿元,“双百”工业项目投放1.7亿元;向融资平台投放8亿元。同时积极推广产业基金等权益类债务工具以及资产证券化等创新类投行产品,推出我省第一笔也是最大一笔100亿元城市基础设施产业基金项目,已落地37.65亿元。

   人民银行西宁中心支行:完善金融服务打出政策组合拳

  为贯彻落实国家“一带一路”发展战略,支持青海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基地和重要支点建设,人民银行西宁中心支行通过改进和加强货币信贷政策指导,引导金融机构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全方位、多角度的金融服务。

  (一)积极融入“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印发《金融支持青海省融入“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指导意见》。特别是加大对公路、铁路、民航等交通网络建设的支持力度;加大特色信贷投入,整合金融资源推动经济带建设战略实施;深入推进青海企业实施“走出去”发展战略,更好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

  (二)加快推进企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2016年4月1日,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了《人民银行西宁中心支行等九部门关于金融支持企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工业稳增长调结构增效益的意见》,从金融服务主体、加大直接融资、改善金融服务基础等10个方面制定了具体措施。

  (三)坚持金融精准扶贫的信用之道。联合青海省扶贫开发局印发了《金融支持精准扶贫青海行动方案》,建档立卡贫困户,给予5万元以下、3年以内的信用贷款,执行基准利率,全额贴息。2015年,我省完成22.5亿元扶贫贴息贷款发放,2016年试点将达100个,约15万户农牧民受益。

   青海银监局:发展三大金融改善金融供给

  青海银监局着力推动银行业发展丝路金融、普惠金融、绿色金融,支持我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一)发展丝路金融。引导银行业围绕青海融入“一带一路”互联互通重大工程以及节点城市建设,内引外联提供一揽子综合化金融服务。支持39个投资项目,银团贷款余额695.60亿元,银团贷款同比增速21.49%,高于全国水平12.86个百分点。

  (二)发展普惠金融。通过基层银行业机构与农牧村党组织的深度合作,有效破解困扰农牧民群众的“贷款难”问题。4月末,全省银行业“双基联动”合作贷款达16.61亿元,较年初增长78.98%,开展“双基联动”合作贷款的银行网点199个,建立信贷工作室1092个,惠及22万农牧户。

  (三)发展绿色金融。着力打造绿色信贷长效机制,增强对青海循环经济、新能源、新材料等金融支持。4月末,全省绿色信贷余额1738.22亿元,较年初增加164.71亿元,增长10.47%,绿色信贷覆盖率达32.58%。

   国开行青海省分行:强化融资融智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

  近日,由国开行青海分行承担的《青海省企业“走出去”战略规划》完成编制,标志着分行在融智融资支持青海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过程中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一)秉承“规划先行”的开发性金融理念。加强顶层设计,在支持青海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过程中,省分行充分发挥优势,积极参与我省“一带一路”实施方案的编制,对接全省实施方案,制定了青海省分行参与青海“一带一路”建设相关方案。

  (二)保障重大项目资金需求。省分行对接国家及全省“一带一路”推进战略,结合我省产业现状及企业情况,加大重点项目策划储备力度,建立了“一带一路”项目储备库。截至今年5月31日,交通项目贷款余额328.7亿元,占全省交通项目贷款余额的29%。

  (三)推动企业“走出去”。充分发挥国际业务经验优势和平台优势,组织黄河公司、盐湖股份等省内重点企业赴境外考察调研,促成企业与瑞典、埃塞等国政府部门达成投资意向,潜在项目合作金额超过180亿美元。截至5月31日,外汇贷款余额129.45亿元,占全省外汇贷款余额的93.11%。

   建设银行青海省分行:发挥优势提升能力服务经济

  建设银行青海省分行始终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将金融服务工作置于全省经济发展的大局中,主动把握“一带一路”、“供给侧改革”等国家战略机遇,超前谋划,积极作为,积极支持服务实体经济,推进全省经济金融持续健康发展。

  (一)明确目标,自加压力。围绕全省供给侧改革、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战略部署,突出改革转型和金融创新,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履行好国有控股大型商业银行主力军职责,更好地服务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加大信贷投入,多年来连续保持贷款份额市场第一,不折不扣地完成省政府、省金融办下达的融资任务。

  (二)发挥优势,打造亮点。突出建设银行在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传统优势,做好对东部城市群、保障性安居工程、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的金融服务;依托青海资源禀赋优势,大力扶持高原特色加工业,重点支持西宁地区藏毯、藏药、乳制品、绒毛等产业发展。

  (三)加大创新,提升服务。调整信贷结构,增强对国计民生重点领域的“输氧供血”能力。不断创新小微企业服务模式,推行“助保贷”等特色业务,大力扶持具有资源优势、民族特色和产品市场竞争力的优质小企业发展,努力实现“两个不低于”的目标;着力解决“三农”贷款难题,积极推广“枸杞贷”、“唐卡贷”等创新型金融产品,多渠道、多模式满足“三农”融资需求。

   青海银行:强化金融创新优化金融供给

  作为本土金融机构,青海银行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引领,不断扩大资金投放,大力创新金融产品,着力优化金融供给,为我省实体经济发展不断注入新鲜血液。

  (一)持续扩大信贷投放,着力优化信贷结构。大力发展绿色金融、普惠金融、民生金融、科技金融、丝路金融,累计投放各项贷款超过2000亿元,仅“十二五”即超过1000亿元。重点支持了基础设施建设、“一带一路”等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为青海省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二)秉承“创新兴行”理念,大力推动金融创新。先后发起设立了四支产业基金,总额48亿元。在省内独家推出无抵押、无担保消费贷款业务。在省内率先设立社区银行,目前共设立5家。在省内先后成立了6家跨区域分行和5家县域支行,有效提升了藏区和县域金融服务水平,实现网上银行、手机银行、微信银行、直销银行业务快速发展。

  (三)着力发展国际业务,提高支持进出口企业水平。在省内法人银行中率先推出跨境人民币业务,开办国际、国内信用证业务,为我省进出口企业提供了方便、快捷、安全的贸易融资服务,为我省融入“一带一路”发挥了积极作用。

国家10.49亿支持我省启动实施教育强国推进工程
  今年以来,按照省委省政府安排部署,省发展改革委紧抓“十四五”开局机遇,围绕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新时代目标,科学谋划项目储备,主动加强汇报衔接,全力以赴争取中央专项资金,支持教育领域基础设施建设。经积极争取,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下达我省教育强国推进工程2021年中央预算内投资10.人民政府
甘青两省政协就推动兰西城市群建设开展联合调研
  8月2日至6日,青海省政协应甘肃省政协的邀请,人民政府
全省快递员群体交流座谈会召开
  8月6日,省总工会召开全省快递员群体交流座谈会,人民政府
省政协“委员讲堂”开讲
  按照党史学习教育计划和《2021年省政协理论学人民政府
规上工业80.9%贡献率来自西宁——全省经济半年报之七
  2021年上半年,西宁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2.人民政府
在实践中展示青海担当作出青海贡献 ——论学习贯彻省委十三届十次全会精神
  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青海重要讲话,重在行动,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