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力“三个扎扎实实”·一线故事:三种人生三种希望

05.06.2016  19:51

  “这个苗子长得还挺快!”李孝国蹲地边,拿手比划着地里蚕豆苗的高度,“一拃了!希望今年能有个好收成!

  家住海东市平安区石灰窑回族乡石灰窑村的李孝国虽说是个地地道道的庄稼汉,可种蚕豆对他来说,却是大姑娘上轿——头一回。“以前都种洋芋和油菜,小麦也只够自己家的口粮。”而这种蚕豆的故事还得从去年说起……

  石灰窑村是一个藏汉合居村,全村99户343人中,藏族占40%。虽然有145公顷耕地,可水浇地只占到2.76%。全村资源匮乏,种植结构单一。2015年,全村人均纯收入不足6000元,是区上的重点贫困村。

  “去年秋天,我们都在地里收洋芋,黄书记正好来了解情况,老孙就把产量的问题告诉他了。”李孝国笑着说。

  黄书记名叫黄兴鹏,是青海机场通信导航队副队长。刚刚被选派到石灰窑村担任“第一书记”。

  “去年我种了0.4公顷洋芋,可阳坡的产量还没有阴坡的高,不光是我,大家都觉得产量不稳定,这到底是咋回事?”孙成元搓了搓手接着说,“书记当时没给我回复,后来才知道,他是去区上农业局找专家去了!

  一个月后,黄书记组织村里的51位村民到区上参加了5天的农业技术培训,随后又去互助土族自治县小庄村观摩了人家的蔬菜种植基地。

  “虽然种了一辈子地,可这土垄的宽窄、施肥量的控制以前也没研究过。

  这次培训不但解决了我们的问题,专家还教我们种植蚕豆、人参果,这比种洋芋挣得多!”于是,学成归来的李孝国今年春耕时的第一件事就是种下了一片试验田。

  和种了半辈子地的李孝国不同,毕业后在外打工的丁珍芳一直想做点新鲜的。去年,看朋友圈里的微商越来越多,他也动了做微商的念头。几个月下来,收益不错。

  “当时就想开家实体店,可大点的店铺租金太高,小的又不够用。”就在丁珍芳一筹莫展之际,石灰窑村电商扶贫服务工作站成立了,作为村上的创业代表,今年2月,小丁入驻到了平安区青年大学生电子商务创业园,成为了那里目前唯一一位专职电商。

  “有了实体店。顾客可以到店里亲自体验再下单,他们买的放心,我的信用度也逐步提升。”指着电脑上的订单,丁珍芳笑着告诉记者,不仅免费提供场地,还能不定期参加培训,现在每个月的线上销售额都近2万元。

  小丁动动手指头就能赚到钱的故事很快传遍了山沟。常年在外务工的贺洛桑尖措知道,这都是“沾了有文化的光”。而他一年在外的收入除了维持一家四口的生计之外,还得供两个孩子读书。虽然生活过得紧巴巴,但他最大的希望,就是自己的孩子能够靠知识改变命运。

  “这是叔叔阿姨送我的新书包!”一看到记者,读二年级的贺加央朋措就高兴地喊了起来,“我们还搬到了新教室,有了新的桌子和凳子!我一定听他们的话好好学习!

  “原来的教室特别简陋,我们就将学校搬迁到原来村上的党员活动室,并对教室提升改造。为了能够持续帮扶,今后,石灰窑村小学将作为机场开展教育扶贫工作的重点帮扶学校。”黄兴鹏说,他们一定尽力帮助村上困难家庭的子女顺利完成学业。

  无论是李孝国、丁珍芳还是贺洛桑尖措,他们的人生虽然不同,但今后的生活,都将会越来越好……(咸文静)

国家10.49亿支持我省启动实施教育强国推进工程
  今年以来,按照省委省政府安排部署,省发展改革委紧抓“十四五”开局机遇,围绕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新时代目标,科学谋划项目储备,主动加强汇报衔接,全力以赴争取中央专项资金,支持教育领域基础设施建设。经积极争取,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下达我省教育强国推进工程2021年中央预算内投资10.人民政府
甘青两省政协就推动兰西城市群建设开展联合调研
  8月2日至6日,青海省政协应甘肃省政协的邀请,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