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抓抓实“两学一做” 全力推进“四个扎扎实实” 金银滩草原的“六和”调解室
在海北藏族自治州海晏县青海湖乡,乡政府司法所所长秦建银的手机号码是公开的。“乡里谁有个矛盾纠纷了,都是给秦所长打电话,或者直接到司法所的‘六和’调解室找秦所长。”乡党委书记才星加向记者说道。
前不久,当记者在青海湖乡乡政府一楼见到秦建银的时候,恰逢两个村的村主任前来对秦建银表达谢意。问询得知,他们是秦所长在几个月前成功调解的一起两村草场归属问题纠纷的当事人。
同宝村下农事队和达玉五谷村农事队之间的草场归属纠纷问题由来已久。原因是1993年划分草场时,由于诸多原因,没有详细划清草场界限。“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经过六和调解室的四次积极主动协调后,最终双方达成了协议。
推开调解室的门,正前方挂了一面牌子,上面解释了“六和”的含义,“六和”一和是家庭和气,二和是邻里和善,三和是群众和乐,四和是民族和睦,五和是宗教和顺,六和是社会和谐,“这也是调解室所要恪守的调解准则”。
墙上还挂有“法理情义”、“梅兰竹菊”的牌子。两排软软的沙发,秋日的阳光照进房间,给人一种很温馨的感觉。“我们‘六和’调解室不是法庭,这样布置后,大家的情绪也比较放松,一进来,喝杯热水慢慢聊,事情就容易解决了。”秦建银笑着说道。
“自从开展‘两学一做’,学习党章党规已经成了大家的习惯,但是怎么样才能把学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带领大家做到知行合一呢?”秦建银常常思考这个问题。
青海湖乡有藏、回、蒙古等多个民族,地处湟水源头,具有重要的生态保护地位。结合基本乡情,秦建银总结以往工作中积累的经验,带领着司法所的同事们投入到“做”的行动中:
他们会把每一个案件事无巨细地记录成“调解卷宗”,卷宗上除了记有案件详情,还记录了案件在调解之后的回访情况。
秦建银翻开其中一个卷宗,说道:“当时调解这个案件的时候,前前后后花了不少时间,矛盾纠纷迟迟解决不了,把我们愁坏了。”原来今年8月6日,青海湖乡同宝村村民万某与同村村民彭某,在青海湖沙岛景区以拉牦牛载客为营利,双方当事人因争抢生意发生口角争执,并相互厮打,以至于使怀孕的万某受伤,送往医院住院治疗。
万某出院后到青海湖乡的司法所,申请调解其住院期间所花的医疗费用共计5200元。
“当时双方当事人的情绪还是比较激动的。我们在调解的时候也没什么技巧可言,就是为他们讲解相关的法律法规,再设身处地地为双方当事人着想,一步一步的劝解。”秦建银翻着手里的卷宗回忆道。经过调解,矛盾双方自愿达成赔偿协议,“两个人握手言和,出了调解室后,还手挽手照了个相。”
青海湖乡司法所和乡调委会,从去年年初至今共成功调解各类矛盾纠纷41件,调处率100%、调解成功率100%,群众满意率100%。司法所在排查化解各类社会矛盾纠纷中做到早发现、早预警、早调处、早化解,在实际工作中全面掌握辖区存在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随时受理、迅速办理、妥善处理,有效减少了民事纠纷的碰头叠加,及时将一批矛盾纠纷化解在了基层,消除在了萌芽状态,这就是“六和”调解室被群众认可的原因所在,因为它早已成为这片草原矛盾与纠纷的“融化器”。
一桩桩的案子解决下来,所里的人往基层跑的次数越来越多,村干部身上的担子越来越轻,青海湖乡的老百姓们生活越来越和谐……(丁玉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