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着残疾人旗号“电熨斗”无牌乱跑
南山公园路口停满了等待载客的“电熨斗”
路边停放的“电熨斗”
没有牌照的“电熨斗”行驶在马路上
停在公交车站等待载客的“电熨斗”
青海新闻网讯 省城街头经常会看到一些无牌无证、无营运手续的三轮车,西宁市民形象地称之为“电熨斗”。“电熨斗”最早主要是作为残疾人的代步工具出现。然而,一些四肢健全的人打着残疾人助力车的旗号,非法营运,视交通规则如无物,看人下“菜单”,漫天要价,既坑害了消费者,也给城市的交通环境带来安全隐患。
“电熨斗”四问题
一、占用大量道路资源
为了争抢客源,“电熨斗”往往聚集在医院、车站、超市门前等人员密集场所,停车地点一般也选择在马路两侧的非机动车道或人行道上。记者在走访中看到,省城八一路客运站、南山公园路口、小商品批发市场等路段,“电熨斗”相对比较集中。这些路段车流量本来就比较大,“电熨斗”占据了部分路面,使得不宽的马路变得更加拥挤,大大降低了路面的通行效率。
二、安全隐患大
记者从西宁市公路运输管理处了解到,从事客运营运的从业车辆和人员都有严格规定,不仅车辆要符合安全要求,人员也要经过培训,具备必要的安全意识和技能。
然而,“电熨斗”机动性强,安全性差,再加上车主基本没有接受过正式培训,驾驶技能和安全意识不强,在行驶过程中,很容易发生事故。同时,“电熨斗”大多无牌无照,未购买保险,车主经济条件又较差,一旦发生事故,“电熨斗”车主自顾不暇,更不要说救助或赔偿乘客了。
三、不遵守交通法规
在几天的采访中记者发现,“电熨斗”车身轻巧,机动性好,走在路上非常灵活,违反交通法规的现象也很多。如:“电熨斗”开上人行道、随意乱停放、抢红灯、来回变道、在车流中随意超车,甚至逆行等。
四、漫天要价
乘坐出租车要打表,收费有标准。可是,“电熨斗”的价格却是由车主说了算。7月2日下午,在八一路客运站,记者询问两名“电熨斗”司机,到南山路多少钱。两名司机,第一个说15元,第二个说20元。当记者说,出租车最多也就10元左右时,一名“电熨斗”的司机说:“那你打车去撒,只要你能打上。”
据了解,“电熨斗”价格的随意性非常大,往往会根据交通状况和天气情况变动,越到交通高峰期要价越高,越是恶劣天气,要价也越高。
市民:“电熨斗”,既爱你又气你
虽然“电熨斗”有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不可否认的是,“电熨斗”确实为市民出行提供了方便,特别是一些乘车困难的地区和路段。因此,面对满街跑的“电熨斗”,很多市民是既爱又气。
“很多次,我站在路边等老半天都不见一辆出租车经过,没办法,只有坐‘电熨斗’。我也知道‘电熨斗’不安全,每次乘坐时都会要求师傅放慢速度,注意安全。”在小商品市场做生意的王女士无奈地说。
由于西宁火车站片区改造,互助路小商品市场的商户和附近住户出行比较困难,出租车难等、公交车太挤,乘坐“电熨斗”就成了很多人的选择。
市民朱先生说,前不久,他开车出门,因前面路口有车,他就减速,后面一辆“电熨斗”来不及刹车,一下就撞在了他的车尾部。等他下车查看情况时,“电熨斗”已经转上人行道并迅速拐进了旁边的巷道。那辆“电熨斗”没有牌照,追又追不上,朱先生只能自认倒霉。
“电熨斗”车主:不守规矩的只占极少数
采访中,很多残疾人表示,“电熨斗”对于他们来说,最主要的作用就是代步,当然,其中一些人表示,他们确实参与了营运。
他们认为,残疾人大多家庭条件较差,而且就业困难,买一辆助力车,除了代步外,拉几个人挣点钱补贴家用,应该得到理解。同时,这些残疾人还表示,他们都会自觉遵守交通法规,不守规矩的只占极少数。因为他们清楚,自己的身体状况,同样的情况下,他们相对健全人来说,无论反应速度还是处置能力上都会差很多。况且,如果不遵守交通法规,一旦出了事情,他们自己受到的伤害要比健全人大得多。因此,他们开车上路,都十分小心。
一名姓马的“电熨斗”车主告诉记者,不遵守交通法规的“电熨斗”一般都是那些打着残疾人旗号的健全人。几千元钱买辆“电熨斗”,目的就是为了拉客,而且这些车都没有牌照,即便违反交通法规,也不怕被监控录像拍到。另外,一些二手“电熨斗”价格非常便宜,如果拉得好,一二十天就收回了成本,即便被交警等部门抓住,没收了,车主也不心疼。
交警部门:“电熨斗”管理有难度
记者从交警部门了解到,参与营运的“电熨斗”中有很多是电瓶车,还有一部分是助力车,而相关法律并没有明确规定这些车到底属不属于机动车,于是,就造成交警部门在执法过程中缺乏法律依据,因而,取缔也就更加没有依据,这也增加了他的执法难度。
为整治“电熨斗”的违法行为,省城各区交警部门都采取了措施,例如,在“电熨斗”较集中的地方蹲点清理,对违反交通法规的“电熨斗”严管重罚等。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对此,很多市民表示,既然取缔“电熨斗”没有依据,也不合适,那么,相关部门就应该想办法规范“电熨斗”。对于那些真正需要“电熨斗”代步的残疾人,要更好地关爱和保护。对于那些打着残疾人的旗号,利用“电熨斗”非法营运,无视交通法规的健全人,则要大力整顿。同时,相关部门还要加强对“电熨斗”车主的培训力度,增强他们的自律意识和安全技能,共同维护好市容环境和交通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