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着力打通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塔迈村村民李云才家最近遂了一桩心愿,几年来全家人一直想着开个小卖店的愿望终于得以实现。
今年51岁的李云才视力不好,妻子和孩子都有先天智力缺陷,家境困难。结合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塔迈村党支部通过牵线搭桥、积极争取,从海南藏族自治州残联为李云才争取到6000元扶持经费,帮助他开了家小卖店。
“以前眼睛不方便还要东奔西跑去打工,现在可以一边挣钱,一边顾着家里,全家人都希望能把这个小店开好。”李云才说。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得好不好,党员干部是关键。青海省在抓“一把手”、“一把手”抓基础上,结合中央对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要求,专题研究加强基层组织、基础工作和基本能力的“三基”建设问题,通过抓“三基”强“三基”,激活党组织基层“末梢神经”,下大力气解决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
为了整治基层组织软弱涣散的毛病,青海省进一步明确和严格了州、县、乡领导干部和联点单位结对帮扶工作的要求,采取了组织专门工作组驻点、选派“第一书记”等措施,对基层组织软弱涣散的毛病动“真格”、下“猛药”。截至目前,全省共选派“第一书记”210人,调整村党组织书记149人。通过整顿,有432个基层党组织面貌实现了良性转化。
在玉树藏族自治州务工的海东市平安县三合镇寺台村党员王明云,日前通过QQ视频全程参加了远在800多公里外的村支部生活会,进行了自我评议,并聆听了家乡党员对她的评议。
王明云说:“以前我忙于打工,很少参加组织生活。通过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我认识到这很不应该。作为一名党员必须凝聚在党组织周围,为家乡群众过好日子出力”。
据统计,目前青海省已有4.98万名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为群众服务,先后认领服务岗位4053个(次),完成服务项目2211个(次),累计投入资金355.7万元,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1228件。
为解决好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青海各地各单位不断健全和完善领导干部基层联系点、联系户制度。通过制度引导、约束,各级领导干部走村入户,与群众“零距离”接触,“面对面”交流,深入体察民情民意身体力行“联系服务群众工作日志”和“民情台账”,通过现场办公、上门服务等方式,第一时间回应群众呼声和需求,竭力帮助群众解决困难和问题。
这其中,海北藏族自治州组织州直机关领导干部开展“访民情七日行、办实事二百件”活动,走访群众600余户,集中解决了一批群众反映的重点难点问题。果洛藏族自治州班玛县400多名入乡驻村干部集中开展整治工作,运用藏汉“双语”逐村、逐户、逐人宣传党的政策,宣讲法治精神,办实事解民忧,有力推动了维稳工作由被动防控向主动创稳、应急处置向长效治理转变。青海省委还抽调3804名干部进驻634个问题村、贫困村、后进村开展长期帮扶,并向每个进驻村配套下拨50万元帮扶项目资金,重点解决政策落实不到位、贫困突出等问题。
记者从青海省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了解到,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青海各市(州)还多渠道筹集资金2.44亿元,新建和改扩建村(社区)综合办公服务场所751个,打造和更新了服务群众、凝聚人心的主阵地。(马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