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升级版的全民健身
青海新闻网·青海新闻客户端讯 2019年,省体育局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做实“六个身边”工程,扎实解决好和群众密切相关的“到哪里健身”和“怎样健身”的问题,打造全民健身升级版。
健身设施越来越全
节气已快到惊蛰,但清晨的青藏高原严寒依旧。喜爱健身的苏启航从山东济南来到西宁后,一直保持着他晨练的习惯,甚至更加喜爱在西宁健身,因为他被西宁市崭新的健身器材和浓厚的健身氛围所吸引。
苏启航的女儿在西宁市工作,年过七旬的他和老伴为了一家团圆,而选择搬到西宁来住。“我住在黄河路,早晨健身步行五分钟就走到小游园了,崭新的健身器材特别方便。”而在苏启航的老家,虽然健身器材也很普及,但因为早晨人太多,健身器材很难满足大家一起使用。
做了一辈子教育工作的苏启航,除了喜爱健身,还喜欢在地上练习书法。“来西宁的一个多月时间,我天天都能碰到书法名家,一起交流后发现,大家对健康生活和传统文化都有很高的见解。”大家一起健身,又遇到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苏启航在西宁市享受着天伦之乐。
据了解,除了西宁市中心区域健身设施科学覆盖以外,近几年随着我省全民健身实施计划的落实,健身器材已实现全覆盖。2019年,我省再次将投入资金300万元,为100个乡镇、村、社区、寺院配备(更新)健身器材,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1.8平方米。
省体育局相关工作人员说,2019年,我省将加强与体育总局、发改委、财政等部门的沟通与衔接,争取资金、项目支持,落实好国家发改委、体育总局《关于“十三五”公共体育普及工程实施方案》,加大项目储备和争取力度。抓好笼式足球场地、多功能健身场地、自行车专道、健身步道、射箭场等常规场地设施建设,引导社会资本改造赛马场、射箭馆、滑雪馆、游泳馆及乡(镇)社区健身馆。完成《青海省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6-2020)》评估,为“十四五”体育规划打下基础。
参加赛事变成常态
2018年底,湟中县鲁沙尔镇居民汤波代表湟中县棋协参加了一次省上的象棋比赛,他是一名象棋痴迷者,棋艺水平不错的他,由于不熟悉比赛规则,第一轮比赛就被淘汰了,赛后他选择悄悄离开赛场。
“我以为第一轮比赛就被淘汰了,所以第一轮结束后我就走了,后来组委会给我打电话说比赛还没结束。”汤波后来才知道象棋比赛是循环制,比赛要随时记分和打卡,要一直重复比赛,所以又跑回去参加剩余的比赛。虽然错过两轮比赛,但他最终获得第四名。
从那以后,汤波逢赛必去必拿奖。不到三个月时间,他在湟中县和附近地方参加象棋比赛拿了好几个冠军,奖品也没少拿。“以前我下棋到处跑,老伴为了找我吃饭没少吵架。现在经常参加比赛过瘾不说,拿了奖回家老伴也高兴。”汤波说,象棋比赛已成为他的生活常态。
近年来,为了丰富群众身边的体育健身活动,省体育局鼓励各市州、县区广泛举办赛事活动,带动各地全民健身工作深入开展,大力发展群众冰雪运动,全省全年举办较大规模有影响的赛事活动近600场次,参加体育锻炼的群众达250万人次以上,形成全民健身蓬勃发展的生动局面。
省体育局还支持群众身边的体育健身赛事。2019年,我省将要举办国际国内重大赛事70余项,更多体育赛事向民族地区倾斜,指导开展少数民族传统项目体育活动。落实和用好中央彩票公益金中下拨的赛事补贴和引导资金,积极开展“人民足球”赛事,积极扶持组建社会足球俱乐部,打造职工足球赛、农牧民足球赛、社区足球赛等“草根”足球联赛体系,办好“民族团结杯”12省区青少年U系列足球联赛。
社会指导员教大家科学健身
天刚蒙蒙亮,住在省城国际村的太极拳一级社会体育指导员王亚楠,穿好运动服出了门,步行前往中心广场。在这里,她要指导从德令哈市专程赶来学习太极剑的马海英招式。“马步要扎牢,动作要缓慢、有力……这个动作是双手画弧线,右手应该抬高点。”优雅的动作引来众多健身者跃跃欲试。
77岁的王亚楠是青海省太极拳健身活动的发起人之一。由于从小就熟悉并热爱太极拳,给青海人传授王家祖传的太极拳,也成了她一生的事业。从1967年开始至今,她无偿教健身者练太极拳已有半个世纪。
50年来,王亚楠为了将太极拳传授给每一名爱好者,她帮助各州县建立太极拳指导站,倡议大家每天早、晚练习太极拳健身,并教导学生在各自辅导站传授太极拳时一律免费。在王亚楠的影响下,近几年,西宁市掀起太极拳健身热,仅中心广场由她带领的爱好者就有200余人。
如今,全民健身蔚然成风。无论清晨还是傍晚,在大小广场、游园,常常能见到打太极拳、跳广场舞、抖空竹的群众,而站在队伍前面带领大家练习的,一般都是社会体育指导员,这些人都是民间高手。“现在大家锻炼的热情很高,但有的人不懂方法,而错误的健身方法会伤着自己,我建议他们先跟着一些有经验的人练习。”省健身气功负责人、国家一级社会体育指导员景文菊说,她于2013年取得了一级社会体育指导员证书,一开始也是跟着别人练习健身气功,慢慢地越练越好,从“徒弟”变成了“师傅”,经常指导别人,领着大家一起练。
据省体育局负责人介绍,随着参与运动的群众逐渐增多,社会体育指导员的队伍也随之扩大,参加培训、考试和取得资格证也越来越严格,目的就是让社会体育指导员用更专业的知识指导广大群众科学健身。
2019年,我省将继续加大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力度,社会体育指导员达1.2万人,引导教师、机关事业单位干部职工、退役运动员参加社会指导服务,开展国民体质监测等全民健身活动,投入资金600万元,新建40个国民体质监测点,新增监测量4万人次,宣传普及科学健身知识。
让专业团队引导行业发展
前不久,青海博和武术俱乐部在青海多巴国家高原体育训练基地成立。省体工一大队通过共建方式与青海博奥集团洽谈,成立以社会资本和武术项目训练单位共同投入的武术俱乐部,探索青海高原体育强省特色的武术改革发展新路子。成立后的青海博和武术俱乐部,为青海省武术项目引进和培养优秀武术人才,力争建立一支国内武术强队,打造青海武术产业品牌,实现青海武术运动水平提高与武术产业品牌提升的双赢局面。
今后,俱乐部运行管理按《青海博和武术俱乐部章程》的规定执行,以奖励资金、场馆设施等资源投入,青海省体工一大队以专业人才、训练、竞赛经费为保障,形成合理的投资来源结构,推动俱乐部专业化、职业化、特色化、多元化发展。同时促进专业队建设,以共建的方式加大对省武术(套路、散打)专业队的投入,推进专业队向职业化转型。积极探索具有我省特色的品牌赛事,重点发展武术健身休闲产业、竞赛表演、技术培训等体育产业,合理引导武术消费。
省体育局相关负责人说,今后省体育局要深化体育社团组织改革,推进协会实体化建设。加强对各级各类协会的管理、监督、指导和服务,确保全省各市(州)县普遍建立基本协会,支持协会健康有序良性发展。推动自行车等项目实体化、职业化改革,支持成立篮球、足球、武术俱乐部及省冰雪运动协会,大力培育单项协会、赛事公司、俱乐部、户外徒步、露营大会等社会体育组织。
大力弘扬奥运精神和中华体育精神,培养积极向上的社会正能量,深入推进体育精神文明创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开展向冠军学习职业竞赛活动,发挥优秀运动员、教练员等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用人民群众听得懂、看得到、听得进的方法普及健身知识和体育文化,倡导健康生活理念,营造参与体育健身的社会氛围,吸引大众广泛参与全民健身。